•  

    豆油:向下測試支撐

    2023-06-02
    摘要:

    從技術分析看,豆油2309合約增倉跌破8000元/噸、7500元/噸、7000元/噸平臺關口后,下方支撐位進一步下移,短線或繼續向下測試支撐平臺。

    期貨日報

    6月1日消息;當前,在宏觀周期切換的敏感時間窗口下,宏觀因素為主導大宗商品趨勢的首要因素,板塊內各品種基本面、估值空間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各品種間的強弱關系。

    宏觀因素分析

    美聯儲自2022年3月起進入本輪加息周期,2023年5月3日,美聯儲進入本輪加息周期以來的第十次加息,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上調25個基點,至5%—5.25%之間,本輪加息周期或進入尾聲階段。

    鮑威爾在記者發布會上,對美國勞動力市場的過熱和核心通脹的高企表示擔憂,認為通脹不會迅速降低,因此不會很快步入降息周期。這表明美聯儲目前傾向于控制通脹,限制性的利率水平不會短期降低,實際利率依舊維持高位。

    隨著美國銀行業流動性危機的發酵,市場關注的重點由加息轉向對衰退的擔憂。當前影響商品市場宏觀層面的預期差來自未來美聯儲貨幣政策轉向的路徑和時間,全球經濟走弱的深度和中國復蘇的成色,宏觀環境仍存在諸多不確定因素。

    供需結構分析

    國際方面,USDA公布5月供需數據,報告數據偏空。美豆2022/2023年度舊作平衡表中,進口由1500萬蒲式耳上調至2000萬蒲式耳,結轉庫存由2.1億蒲式耳上調至2.15億蒲式耳。2023/2024年度新作方面,結轉庫存為3.35億蒲式耳,高于市場平均預期的2.93億蒲式耳。南美方面,巴西舊作產量上調至1.55億噸,新作預期為1.63億噸;阿根廷舊作產量為2700萬噸,未調整,新作預期為4800萬噸。本次報告中,美豆新作庫存高于市場預期,南美新作預期豐產,供應壓力增幅較大,數據利空。

    國內方面,“低位累庫+中位基差”特征明顯。根據中國糧油商務網跟蹤統計的數據,2023年6月大豆到港量為885.8萬噸,較上月預報的918.8萬噸到港量減少了33萬噸,較去年同期870.6萬噸的到港船期量增加15.2萬噸。當前,美灣與阿根廷出口大豆盤面壓榨利潤與現貨壓榨利潤處于底部區域,后市或有望修復,巴西大豆壓榨利潤處于平衡線附近。綜合來看,豆油中期新增供給或維持中性。

    庫存方面,中國糧油商務網監測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第21周末,國內豆油庫存量為90.3萬噸,較上周的85.5萬噸增加4.8萬噸,環比增加5.58%,相比往年仍處于低位。豆油經過前期的主動去庫與被動去庫后,近期有所累庫,由去庫轉向累庫的拐點已出現。

    基差方面,地區一級豆油與期貨9月合約基差集中在300—400元/噸,上月同期集中在600元/噸左右。南方地區一級豆油與期貨9月合約基差集中在450—500元/噸,上月同期集中在600—850元/噸,當前基差相比往年處于中位水平。

    從技術分析看,豆油2309合約增倉跌破8000元/噸、7500元/噸、7000元/噸平臺關口后,下方支撐位進一步下移,短線或繼續向下測試支撐平臺。

    行情觀點總結

    當前,美國進入加息周期的尾聲階段,隨著美國銀行業流動性危機的發酵,市場關注的重點由加息轉向衰退預期。當前影響商品市場宏觀層面的預期差來自未來美聯儲貨幣政策轉向的路徑和時間,全球經濟走弱的深度和中國復蘇的成色,宏觀環境仍存在諸多不確定因素。

    國際大豆方面,5月USDA供需報告數據利空,美豆新作庫存高于市場預期,南美新作預期豐產,供應壓力增幅較大。

    國內豆油方面,6月預期到港大豆量較上月有所收緊,后市需求總體維穩,或圍繞季節因素小幅波動。國內豆油近期有所累庫,由去庫轉向累庫的拐點已出現。基差同比處于中位水平。

    結合宏觀、基本面與技術面,當前,豆油或處于 “尋底”階段,短線或向下測試支撐平臺。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