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場人士:厄爾尼諾對植物油市場的影響存在滯后性

    2023-06-09
    摘要:

    在油脂基本面未見明顯起色的背景下,價格反彈動能不足,重回弱勢只是時間問題。主產區的天氣因素是當前市場的關注重點。

    期貨日報

    近期,在基本面缺乏明確方向指引、宏觀面影響減弱的背景下,全球油脂價格進入低位振蕩區間。市場人士表示,由于厄爾尼諾預期增強,全球植物油主產區的天氣因素是當前市場的關注重點。

    “全球大宗油料市場當前聚焦于東南亞棕櫚油主產區和美國大豆主產區的天氣狀況。”中泰期貨研究所植物油首席分析師史恒昱介紹說,東南亞的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4月剛過完伊斯蘭教歷大節——開齋節,由于節日放假,當月馬來西亞棕櫚油產量出現反季節性環比下滑,這種情況5月復工后被修復。目前民間機構的高頻數據顯示,5月馬來西亞毛棕櫚油產量環比預計提高20%—30%,近月CNF價格承壓,這已經從CNF的月間價差上得到體現。

    中信建投期貨油脂油料首席研究員石麗紅認為,東南亞已進入旱季,潛在的厄爾尼諾及相應的海溫變化導致當地相較往年降雨更少,這有利于棕櫚果的收獲,因降雨對產量存在滯后性,厄爾尼諾對棕櫚油的炒作為時尚早。

    美國方面,史恒昱表示,新作大豆進入關鍵生長期,伊利諾伊州和愛荷華州為核心的中西部主產區目前氣象條件還不錯。不過,緊鄰中西部偏南的一部分地區表現出輕度干旱問題,需要持續關注干旱區域是否會北移,進而對新作大豆生長構成實質性影響。

    “目前美豆種植進度超過九成,在今年天氣相較往年偏干且USDA給予新作美豆52蒲式耳/英畝較高單產預估的情況下,市場對于后期主產區天氣十分關注。”石麗紅表示。

    此外,石麗紅介紹,目前加拿大菜籽正處于播種期,降水尚可,但氣溫偏高引發周邊省份山火,需關注山火是否蔓延及煙霾對菜籽生長的影響。

    期貨日報記者了解到,澳大利亞氣象局的ENSO展望已轉移至厄爾尼諾警報,認為今年厄爾尼諾形成的可能性為70%,中太平洋和東太平洋海面溫度已升至厄爾尼諾閾值。美國海洋與大氣管理局將于近日發布6月ENSO展望,此前其預期今冬太平洋發生厄爾尼諾的概率超過90%,其中為強厄爾尼諾概率達55%。

    史恒昱認為,根據以往經驗,嚴重的厄爾尼諾對東南亞油棕產量構成影響的時間在10月及之后月份。今年截至目前,SSTA仍然在0.5上下,強度并不算很大。但需要注意,目前被市場廣泛關注的全球多地的高溫天氣跟厄爾尼諾是沒有關系的。

    石麗紅介紹說,厄爾尼諾對喜愛高溫多雨的油棕樹的生長、開花、結果不利,但對棕櫚油產量的影響并不是即時的,因為棕櫚果從開花到果實成熟長達22個月,降雨對棕櫚油單產的影響存在明顯滯后性。

    “根據我們此前的研究,厄爾尼諾對作物產量的影響最終是通過降雨來實現的,而降雨對棕櫚油產量的影響有8—10個月的滯后期,這意味著即將在三季度發生的厄爾尼諾難以對年內棕櫚油產量產生不利影響,MPOC近期預測的影響將在明年3月之后顯現。中短期來看,潛在厄爾尼諾帶來的降雨減少令棕櫚果收獲不易受到洪澇干擾,在去年整體良好的降雨保障下,今年下半年的棕櫚油產量更容易兌現。而即便是明年的棕櫚油產量,多大程度受到厄爾尼諾的影響,取決于厄爾尼諾的強度,而這有待進一步觀察。”石麗紅表示。

    事實上,3月初以來,在主產區增產壓力下,全球油脂價格持續振蕩走低。在史恒昱看來,近期油脂市場基本面表現不佳——東南亞主產區正在加速采摘FFB并積極銷售精煉油,而主要需求國如印度由于棕櫚油與豆油、葵油等競品的價差走擴影響了其采購棕櫚油的積極性,美國、歐洲和東南亞的生物柴油商業化摻兌利潤隨著原油和石化柴油價格的下跌而回落,削弱了生物柴油的生產熱情。

    史恒昱認為,在當前時間點,油脂價格走強只能寄希望于北半球天氣炒作,但這仍停留在預期層面,沒有實質性驅動力量。此外,美債上限問題暫時解決,對于后續美聯儲是否繼續加息的討論并不急于一時,宏觀層面進入短暫的真空期,市場失去了方向性引導。

    “上周后半周油脂盤面的反彈更多由空頭減倉引發,空頭為規避一些不確定性風險及階段性利好題材主動離場,市場難言持續性。”石麗紅表示,在全球經濟表現低迷的背景下,歐佩克+的減產很難給予油價大幅上行的動能,油脂的生物柴油需求整體面臨挑戰。另外,開齋節后棕櫚油產量回升帶來較大累庫壓力,并通過積極的近月船期銷售向國內傳導,中短期棕櫚油價格承壓,勢必帶來豆油、棕櫚油價差修復的機會。在油脂基本面未見明顯起色的背景下,價格反彈動能不足,重回弱勢只是時間問題。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