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柴油助攻 食用油脂大幅反彈

    2023-06-15
    摘要:

    國內油脂維持供過于求的格局,基本面依舊偏空,但生柴方面的題材給予較強支撐,后市關注美豆產區天氣以及歐美地區的生柴政策變動。

    糧油市場報

    進入6月份以來,植物油市場在歐美的生柴政策加持下大幅拉漲,領漲的美豆油漲幅一度達23%,憑一己之力帶動國內外植物油價格走高,國內豆棕菜油期貨主力合約最高漲幅也達8%。與此同時,現貨價格也呈現出明顯漲幅。

    6月13日,國內一級豆油均價為7587元/噸,較一周前上漲175元/噸。其中,廣東7600~7620元/噸,廣西7520~7570元/噸,福建7500~7600元/噸,江蘇7630~7660元/噸,河南7680元/噸,山東7520~7570元/噸。24度棕櫚油均價為7148元/噸,較一周前上漲73元/噸。其中,廣東7050元/噸左右,江蘇7080元/噸,天津7260元/噸,山東7200元/噸。兩廣地區四級菜籽油報價8060元/噸,較一周前上漲190元/噸;江蘇8150元/噸,較一周前上漲200元/噸。

    生柴題材輪番上演

    植物油的工業消費主要用于生產生物燃料,因而相關政策對其價格的影響較大。5月下旬,歐盟植物油和蛋白粕行業組織表示,被歸為廢料的生物柴油進口出現“異常”增長,影響到歐洲油菜籽價格,呼吁相關部門對這些生物燃料進口的真實性進行調查。隨后,歐洲廢棄物生物柴油行業協會也發聲,表示歐盟部分生物柴油工廠出現停產或減產,呼吁采取緊急行動停止潛在可疑的生柴進口。目前歐洲委員會已宣布對涉嫌欺詐的生物柴油展開調查,并加強對生柴進口的審查,同時撤銷了一些亞洲運營商的認證。

    在這樣的背景下,市場認為歐洲基于菜油為原料的生物燃料需求將增加,于是菜油價格上漲。但從長期來看,歐洲早已通過立法決定逐步淘汰棕櫚油以及豆油為原料的生物燃料,而能填補這一空白的油脂選擇比較有限,本次嚴審之后,預計后續生物柴油的進口也不會受到太大影響。

    除歐洲外,本周植物油市場也高度關注美國環境保護署即將公布的2023~2025年可再生燃料摻混最終方案。此前市場傳言電動車納入可再生燃料計劃或被推遲,此舉將利好以豆油為原料的生柴需求,這也是本輪美豆油大漲的驅動力。

    當歐美生柴題材輪番上演的時候,植物油市場也給足了“牌面”,應聲上漲,接下來關注預期能否得到兌現。

    兩大報告波瀾不驚

    上周五美國農業部發布了6月供需報告,由于數據本身平淡無奇,且當時美國豆油正處于生柴題材的浪尖上,該報告未對農產品市場造成影響。本周一馬來西亞棕櫚油局公布的月報顯示,截至5月末馬棕油庫存環比增加12.63%,至169萬噸;產量環比激增26.8%,至152萬噸;而出口卻小幅下滑,反映出棕櫚油在進入增產周期的同時,消費疲弱,但從價格走勢來看,該利空影響有限。

    油脂庫存維持高位

    據鋼聯數據統計,截至6月9日,全國重點地區豆油商業庫存為87.31萬噸,較之前一周增加2.72萬噸,漲幅3.22%;棕櫚油商業庫存52.05萬噸,較前一周減少1.04萬噸,降幅1.96%;菜油庫存12.05萬噸,較前一周增加1.34萬噸。

    據統計,我國6月至8月共計進口約2760萬噸大豆,遠超去年同期的2330萬噸,在持續增大的到港壓力下,油廠開機率將保持高位,豆油累庫進程不變。因菜粕需求轉好,菜籽油廠開機率也保持高位,菜油庫存壓力持續加大。三大植物油中,只有棕櫚油庫存下滑,但近兩周去庫速度明顯放緩,且伴隨進口利潤打開,進口商積極買船,6月至7月棕櫚油到港量預期增加。

    綜合來看,國內油脂維持供過于求的格局,基本面依舊偏空,但生柴方面的題材給予較強支撐,后市關注美豆產區天氣以及歐美地區的生柴政策變動。

    (原文刊登于2023年6月15日糧油市場報三版)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