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科院呼吁出臺轉基因法

    2009-11-09
    摘要:

    一邊是對轉基因農作物技術研究的蓬勃開展,一邊是產業化的止步不前,中國轉基因產業正陷入進退維谷的局面。中科院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局段子淵處長今日出席北京生命科學論壇第四次會議時,呼吁盡快出臺轉基因法,... [詳細]

    一邊是對轉基因農作物技術研究的蓬勃開展,一邊是產業化的止步不前,中國轉基因產業正陷入進退維谷的局面。中科院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局段子淵處長今日出席北京生命科學論壇第四次會議時,呼吁盡快出臺轉基因法,將各個部門的十多個條例統一在一起,以便引導轉基因產業迅速壯大,同時加強安全管理。


      轉基因產業正呈席卷之勢


      盡管國際上一直爭論不休,但轉基因農作物自1996年大規模商業化種植以來,已成為近代史上應用最快的新技術,目前已有23個國家進行種植,29個國家批準轉基因作物作為食品或飼料進口,中國則在1996至2006年間,從種植轉基因抗蟲棉中獲益58億美元。


      “2008年全球種植面積已達1.25億公頃,占全球耕地面積的10%,是1996年的74倍,產值增加了65倍,還沒有其它的技術可以取得這樣的成績。”中國農科院生物技術研究所原所長黃大昉說。


      “舉一個例子就可以說明美國為什么這么重視轉基因產業。在使用氮高效轉基因玉米前,每年有價值3億多美元的氮肥流入密西西比河,不但造成了資源浪費,也帶來嚴重的環境污染,而種植轉基因玉米就不會發生這些問題。”孟山都北京生物技術研究中心總經理John McLean說。


      與此同時,全球糧食安全形勢依然嚴峻。“以中國為例,全國糧食產量從1998年的5.12億噸,發展到2008年的5.28億噸,10年時間只增長了2%,這還是在中央連續幾年發布1號文件,取消農業稅的背景下。照此速度,到2020年實現糧食產量5.73億噸的目標將面臨很大挑戰。”黃大昉說。


      玉米或先產業化


      盡管我國確定了轉基因產業發展的總體思路,即科學規劃、積極研究、穩妥推進、安全管理,但出于對安全問題的擔心,產業化進程非常緩慢。


      “學習美國的方式則擔心生物安全,學習歐洲的方式怕影響創新能力,學習日本全程監控的方式則擔心執法不力,所以產業化陷入了止步不前的局面。”中科院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局段子淵處長說。


      “事實上,安全問題也一直困擾著全球轉基因產業,剛剛發表的國際學術論文再次提及2004年的墨西哥玉米被污染事件,稱至今個別地區仍然檢測出陽性。”段子淵說。


      一直以來,墨西哥本身并不種植轉基因玉米,而且有法規規定不允許種植,但是它進口美國的轉基因玉米用做飼料,可能是有些農民首此影響拿轉基因玉米去種,種完之后就污染了當地的玉米。由于墨西哥是玉米的原產地,污染會影響到玉米原產地的遺傳多樣性,破壞玉米的遺傳結構,對整個玉米產業的殺傷力都是很大的。


      “我國轉植酸酶玉米的研制已經非常成熟,希望國家盡快批準產業化試點。大家都知道,養殖業是農村的支柱產業,但飼料業的發展加劇了磷資源的缺乏,也造成了嚴重污染,已經研制成熟的轉植酸酶玉米具有降低飼料成本2/3、減少磷的使用等特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都非常顯著。”黃大昉說。

    ?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