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意為食用油粘標簽,粘知名品牌多加兩元

    2013-02-27
    摘要:

    來源:青年導報 在焦作灌裝的食用油,商標上卻寫著產于鶴壁。位于焦作市建設東路化二南門的焦作市潤鑫糧油批發部,被指違法銷售。 一個油罐里灌裝的油,貼了不同的商標,零售商覺得哪種好賣,批發商就會貼哪個... [詳細]

    來源: 青年導報


      在焦作灌裝的食用油,商標上卻寫著產于鶴壁。位于焦作市建設東路化二南門的焦作市潤鑫糧油批發部,被指違法銷售。


      一個油罐里灌裝的油,貼了不同的商標,零售商覺得哪種好賣,批發商就會貼哪個。粘貼“福臨門”等知名品牌,得多加兩元錢。這樣的買賣,焦作市鑫糧油批發部已經做了兩年多。


      舉報


      買到劣質油糧油店不予調換


      1月20日,焦作市民劉女士在糧油店買了一壺20千克裝的食用油。當天中午,劉女士炒菜時發現,油很渾濁,加熱后,又聞到了一股酸澀味。


      劉女士懷疑自己買的是劣質油,就到糧油店要求調換,但遭到了拒絕。1月24日,記者在劉女士家里看到了這壺食用油。通過商標,記者看到,這壺名為“潤鑫”牌的食用油,產于焦作,標注有“焦作市潤鑫糧油批發部”等字樣,并注明了地址和聯系電話。


      調查


      油品一樣可貼多種商標


      1月24日下午,按商標上的地址,在焦作市建設東路化二南門附近,記者找到了這家糧油批發部。在批發部門口,記者被一男子攔住。


      “你干啥?老板出去了,你明天再來吧。”該男子說著,“砰”的一聲關上了大門。


      記者轉身離去時,門內傳出了“外地來買油的”“認識不”“不認識”等聲音。


      1月25日,在當地朋友的幫助下,記者進入了大門。大門里,兩名女工身著便裝,露天拿著一塊黑乎乎的抹布正擦洗沾滿黑色油漬的空壺,擦洗設備骯臟不堪。洗凈后,就會被一男工甩手扔到灌裝車間,車間內一臺簡易灌裝機正在往壺里灌油。


      不遠處,頭頂上方的6個大油罐并列排開,油罐下方,火爐里的火正在熊熊燃燒。


      一個不足40平方米的灰暗倉庫里,靠墻堆放了200多壺已經灌裝好的裸裝食用油,地上滿是塵土。旁邊,還有一堆已經貼標“福臨門”的食用油。


      “你要啥牌,我給你貼啥牌。”女老板說:“油品都一樣,貼‘福臨門’要多加兩元錢。我們專車送貨,貨到付款。”


      女老板給了記者一張名片,名片上寫著“焦作市潤鑫油脂有限公司”。


      執法


      沒有食品流通許可證


      正在討價還價時,院里的工人用拖車把油從倉庫移裝到箱裝式的貨車上。裝滿食用油后,司機啟動了貨車。脫身后,記者尾隨送貨車輛來到了焦作沁陽市興弘糧油店。


      據興弘糧油店老板介紹,門口堆放的“潤鑫”“四季客來”“發淇”等食用油都是剛才那輛貨車送來的。隨即,記者撥打了12315。20分鐘后,沁陽市工商局執法人員來到現場。興弘糧油店不能提供該食用油的“三證”,沒有進貨臺賬。通過詢問調查,沁陽市工商執法人員當場將65壺食用油進行暫扣。“至于油是否存在質量問題,要等有關部門檢測才知道。”執法人員說。


      在執法中,記者注意到,“發淇”食用油,包裝上顯示的產地為鶴壁。


      同時,焦作市山陽區工商局3名工作人員也來到焦作市潤鑫糧油批發部,當執法人員要求查看食品流通許可證時,對方稱:“正在辦,還沒有批下來。”隨后執法人員離開了,以不屬于“流通環節”為由將情況通報給焦作市技術監督局。


      當日下午,焦作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城東分局執法人員對潤鑫糧油批發部進行了檢查,回應記者稱,“該案正在進一步調查中”。


      2月26日,時隔一個月,記者再次采訪發現,焦作市潤鑫糧油批發部仍在正常銷售中。記者 楊崗喻

    ?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