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ilcn油訊
近日,國外出現了關于菜籽油的一些爭論,網絡時代,很難預判此事件是會逐步平息,亦或愈演愈烈,甚至波及國內市場,油脂從業人員有必要了解這一最新動向:
還記得兩年前那條“科學家研究稱:植物油炒菜致癌”的報道嗎?引起一波公眾恐慌,雖被證偽,但至今還“生生不息”地流傳在朋友圈中。
當時那條新聞的源頭之一是英國《每日郵報》。時隔兩年,12月7日,這家媒體又來報道科學家關于植物油的最新研究了——歷史總是驚人地相似。這一次,菜籽油躺槍!
↓↓↓
翻譯過來,就是最近幾天被國內媒體迅速轉發的這些驚悚標題了,按照目前網絡自媒體的傳播規律,或許不久你就能從朋友圈中看到......
↓↓↓
芥花油canola oil,就是雙低菜籽油,也是美國、加拿大、英國、印度等國的主要食用油種,這條消息迅速發酵被傳播,不同程度驚嚇到了各國家消費者。
比如在印度,報道令菜籽油行業陷入恐慌。
Jivo是印度最大的菜籽油進口商和銷售商之一,其發言人稱“負面消息正在誤導消費者,客戶因此取消了訂單,每一秒我們都在遭受損失。”
印度菜籽油協會聲明稱:這項研究的結論似乎是由與芥花籽油競爭的利益驅動的。學術反駁報告也正在提交給發表這份研究結果的期刊。
12月12日,加拿大菜籽油協會也迅速發表聲明,提示消費者對該研究報告中存在的誤解,稱該研究并不能證明菜籽油和阿爾茨海默病(老年癡呆癥)有關。
國外亦有媒體評論說:這一周發生的事件堪稱是教科書式的范例:為了追求點擊率,媒體如何曲解科學事實,炮制聳人聽聞的標題,繼而這個標題又如何演繹出新的錯誤事實。媒體夸大其詞可能會從根本上扭曲消費者的選擇,導致受到驚嚇的公眾選擇對健康有害的食品,甚至引發公共健康危機。
“最新研究”并不意味“正確結論”
《吃的常識》作者云無心曾說:
這是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每一天,都有無數篇科學論文發表,有許多個“最新發現”面世。大多數媒體,都熱衷于這些“最新發現”。
但“最新研究”并不意味“正確結論”。
不要被“最新研究表明”弄得無所適從,不停地懷疑“我是不是吃錯了”。
一項“最新發現”要用來指南日常飲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只有許許多多的“最新研究”匯集在一起,才能形成一項“科學常識”。
在食品健康領域,常識比最新研究更重要!
因此,如果當你周圍的人提及菜籽油這條傳聞,請提醒他相信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