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的生產制造是很大的學問,我們的老祖宗很早就知道如何從動物和植物中取得油脂,然而時下卻出現了越來越多的新品類,比如冷榨油,為什么會興起流行呢?
冷榨是一種生產油的制作工藝,可以簡單地理解為全程無高溫,一般在低于60℃的環境下進行加工。
現代冷榨工藝興起在20世紀80年代,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對自身保健要求的上升,在歐洲興起了一種食用天然綠色有機食品的浪潮。人們在選擇食品的時候,不僅對其來源和生長狀況是否天然感興趣,同時還對其加工過程是否環保和綠色感興趣。
1991年德國的一家油脂公司成功開發了油菜籽冷榨工藝和配套冷榨機,并建起了菜籽冷榨油廠,基于冷榨油是綠色食品的原因,其零售價格是普通油的3~5倍,僅在標有綠色有機食品標志的專門商店可以買到。
產品的價格優勢促使德國建起了多個純油菜籽脫皮冷榨工廠,這類工廠將菜籽皮和預處理分出的次等油菜籽作為能源,基本形成無需外來電力的循環封閉式生產:即購買油菜籽,產出冷榨菜籽油和冷榨餅,而電力來源為焚燒菜籽皮和二次壓榨的次級菜籽油。
可以看出冷榨工藝是一種對環境影響較小的制油工藝,采用的是物理機械式的制油方式,獲得的食用油僅需過濾或干燥即可滿足食用要求,不需進一步的油脂精煉,總的能源消耗低于常規法制油。
冷榨工藝更為消費者提供了一種高營養價值的綠色無污染的新油脂品類,最大限度地保存了油中各種其他脂溶性營養成分如維生素E、A和油脂的獨特風味,為人們所推崇的食用天然、有機無污染食品的理念提供了一種新的可選擇的食用油脂產品。
我國除了種植大豆、菜籽等大宗油料外,還種植了大量的花生、芝麻、亞麻、紫蘇、茶籽等具有較高營養價值的油料;這些油料富含維生素E、芝麻素和芝麻酚、硒等天然抗氧化類物質,冷榨制油能夠避免產生反式脂肪酸和油脂聚合體等有害成分,并能減少一些膠體雜質溶解到油中,更多地保留了油脂中的活性成分;
因此對這些油品的制取過程中,冷榨工藝得到了快速的運用和發展,冷榨花生油、冷榨亞麻油、冷榨茶油逐漸走上百姓的餐桌。
冷榨油并不是完美無缺,冷榨油的生產具有特定的適應性和應用范圍,并非所有的油料都適用冷榨法獲得:
因為冷榨工藝的出油率比較低,從經濟效益考慮,一般而言不適合于含油量低的油料壓榨;中國消費者傳統上偏愛“濃香”型的風味,必須對油料進行高溫焙炒,生產此類油品也不適合采用冷榨工藝。
我國油脂工作者的研究也表明:同種油料不同壓榨工藝所得油脂的脂肪酸組成基本一致,熱榨油的氧化穩定性高于冷榨油。
總體來說,冷榨油迎合了人們健康環保生活的新理念,也符合國家提倡的糧油產品適度加工方向。
有的人追求口味,有的人追求香味,冷熱各有千秋,冷榨油為消費者提供了一種健康用油新選擇,“冷”風還將繼續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