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ilcn油訊
反式脂肪是沉默的殺手,許多人都沒有意識到。聯合國屬下的世衛組織剛判其“死刑“!這個大事件將影響各國政府相關政策的制定,也必將影響我國油脂和食品業及人們的飲食結構。賣油郎們需重視研究。
本周一5月14日,聯合國專門機構世界衛生組織(WHO)在日內瓦發布名為“取代REPLACE”的行動指導方案,要在未來5年內——在2023年前徹底清除全球食品供應鏈中使用的人造反式脂肪(TRANS FAT)。
世衛組織總干事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宣布全球消除反式脂肪計劃。
這一舉措旨在引導各國制定立法。此舉是史無前例的,是世界衛生組織首次采取步驟,全面消除導致心臟病這種非傳染性疾病的一種食品。
世衛組織發布的“RELACE取代”行動目標:2023年前消除反式脂肪
反式脂肪
反式脂肪又名反式脂肪酸,在牛羊肉、牛奶及其制品中存在少量的天然反式脂肪。而人造反式脂肪的主要來源是部分氫化處理的植物油,如人造黃油等,深受食品制造商的歡迎,因為它們便宜,而且保質期較長。這種油在炸雞、薯條、爆米花、餅干、蛋糕等食品中使用較普遍。
人造反式脂肪曾被認為是一項突破性發明。但越來越多的醫學研究認為,反式脂肪對健康毫無益處,攝入越少越好。其最大的健康危害是,會增加人們罹患心血管疾病等的風險,對公共衛生構成潛在威脅。世衛組織估計,反式脂肪的攝入每年在全球范圍內導致超過50萬人死于心血管疾病。
WHO著力推動中低收入國家向反式脂肪宣戰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有一些醫學研究發現,反式脂肪不僅危害身體健康,對精神健康也有影響,那些常吃含有反式脂肪食物的人更具攻擊性。
世界衛生組織發布了一份英文名為“替代”(REPLACE)的行動指南,為各國迅速、完整、持續淘汰食品供應中工業生產的反式脂肪提供了指導。
其中包括六項戰略行動:
● 重新審視工業生產的反式脂肪的膳食來源,以改進相關政策;
● 促進用更健康的脂肪和油代替工業生產的反式脂肪;
● 立法或制定管理措施以淘汰工業生產的反式脂肪;
● 評估和監測食物供應中的反式脂肪含量以及人群中反式脂肪消耗量的變化;
● 提高政策制定者、生產者、供應商和公眾對反式脂肪對健康的負面影響的認識;
● 強制執行政策和法規。
REPLACE行動是史無前例的,一旦在一個國家制定了立法,就必須有合適的替代品,以向該國的食品公司提供。世界衛生組織建議使用富含不飽和脂肪的油,如大豆油、葵花籽油等。
2013年,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發布了《中國居民反式脂肪酸膳食攝入水平及其風險評估》報告。
報告顯示,中國人平均每天吃的反式脂肪是0.39克,通過膳食攝入的反式脂肪酸所提供的能量占膳食總能量的百分比為0.16%。與美國、英國、澳大利亞、日本等國家或地區相比,我國的反式脂肪酸供能比最低,也遠低于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值(小于1%)。
什么是反式脂肪?
反式脂肪酸(Trans fatty acids,TFA)是一類不飽和脂肪酸,有天然存在和人工制造兩種情況。
天然脂肪中(人乳、牛乳及制品)有少量存在。油脂氫化是反式脂肪酸的主要來源,此外植物油在進行精煉脫臭過程中,因高溫處理可能產生少量反式脂肪酸。烹調時習慣將油加熱到冒煙及反復煎炸食物,這些油中反式脂肪酸也會增加。
為增加貨架期和產品穩定性而添加氫化油的產品中都可能發現反式脂肪酸。包括薄脆餅干、焙烤食品、谷類食品、面包、快餐如炸薯條、炸魚、洋蔥圈、人造黃油。
衛生部2007年12月頒布的《食品營養標簽管理規范》規定,食品中反式脂肪酸含量≤0.3g/100g時,可標示為0。這也就是為什么有些食品配料表里明明有植脂末、氫化油,但是標簽中標注反式脂肪為0的原因。標注反式脂肪為0的食物不一定就不含有反式脂肪。
另外,氫化油脂絕不等于反式脂肪。通過改進氫化工藝或分提技術,可以降低甚至消除反式脂肪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