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食品學會
有人指出,洋快餐、各類蛋糕、餅干、咖啡、巧克力、冰激淋等都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影響。其中非常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它們都含有同一種物質,叫做氫化油,也被叫做“植物奶油”、“植物黃油”、“植脂末”;它的實質就是反式脂肪。反式脂肪除了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危險性外,還會干擾必要脂肪酸的代謝,影響兒童的生長發育及神經系統健康,增加2型糖尿病的患病風險,并導致婦女不孕不育。
【真相】
一些研究表明,反式脂肪確實對健康有危害。應該盡量減少反式脂肪的攝入。但植物奶油、氫化油和反式脂肪這三個概念并不完全等同。
【名詞解讀】植物奶油≠氫化油≠反式脂肪
植物奶油:指用植物油代替動物油脂制作的奶油,植物油只是其中的成分之一。氫化油是這一工藝中最常使用的植物油,也可以使用棕櫚油等未經氫化的植物油來代替。
氫化油:也叫氫化植物油,是人為將植物油中的不飽和雙鍵氫化還原,得到飽和脂肪酸的油脂。根據還原程度的不同,氫化油由可以分為完全氫化油和部分氫化油。
完全氫化油:所含的是完全飽和的脂肪酸,原則上不含反式脂肪。通過改進氫化還原工藝,也可以降低氫化油中反式脂肪酸的含量。但因為生產成本的制約,可能只有少數良心企業會選用完全氫化油代替部分氫化油。
反式脂肪:在部分氫化油的還原過程中,會有一部分的順式雙鍵異構為反式雙鍵,得到反式不飽和脂肪,也稱為反式脂肪。它就是現在人人喊打的“老鼠”。然而,由于目前市場上食品標簽標注規范性不一,很多商家并不會明確標出是否含有反式脂肪。
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2013版)明確指出,反式脂肪酸可耐受最高攝入量(UL)應<1%的全天總能量。以18歲以上輕體力活動者為例,全天能量需求2250kcal(男)和2100kcal(女),折算下來,每天反式脂肪攝入量應小于2.5g(男)和2.3g(女)。
【如何明辨反式脂肪】
營養成分表上標注反式脂肪酸為0克,并不是說肯定不含一點反式脂肪酸。按照相關標準,如果每100克食品里的反式脂肪酸含量不超過0.3克,就可以標注為零。但是,如果超過0.3克,就要在營養成分表上標注反式脂肪酸的準確含量。這就是配料表上有人造奶油、即反式脂肪酸卻標注為0克的原因。
想要從食品原料花樣繁多的名稱中把它找出來其實也不難。焙烤食品、固體飲料是反式脂肪酸的“大宗主”,還有常見的油炸食品和各種醬,凡是遇到這類食品都要多加注意。購買的時候先要看配料表,如果出現了“氫化”、“精煉”、“起酥”、“植物奶油”、“植脂”、“奶精”、“代可可脂”等字眼,一般都有反式脂肪酸的成分。
【結語】
因此,并非所有的植物奶油(植物黃油)都含氫化油,也并非所有的氫化油都是反式脂肪,將體重增加、肝臟損害、血壓升高等問題統統歸結為氫化油,這樣的結論有失偏頗,會對人們造成誤導,造成不必要的恐慌。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反式脂肪會增大罹患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但并不是不吃反式脂肪就一定安全。大量攝入膽固醇、飽和脂肪酸同樣會導致肥胖、高血脂等問題。如果只強調反式脂肪在心血管發病中的作用,會誤導人們忽略其他影響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