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不,我們要減油!
9月1日是第14個“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國家衛健委發布十條減油宣傳核心信息,倡導飲食減油理念。“健康要加油,飲食要減油”成為宣傳主題以及國民話題。
食用油脂作為三大營養要素之一,對我們的身體健康起到關鍵作用,不能不吃;但攝入過量會引起肥胖、脂肪肝、高血壓和動脈硬化等一系列疾病。
為了健康,就要少吃油。
人民群眾紛紛減油,油脂工作者們該如何加油?
當下存在油脂消費過多過量的現象,但并非營養過剩,而是營養不均衡;減油的同時,也要攝入更高營養價值,能緩解或改善慢性病發生的健康好油。
提供更健康的食用油脂產品,勢必成為油脂行業的重要創新方向。
有生意頭腦的賣油郎會另辟蹊徑,尋找有待開發的新藍海。
一起來了解:“減油”流行趨勢下,一個鮮為人知,卻蘊含極大市場潛在價值的小眾品類——中長碳鏈脂肪酸食用油。
目前國內的健身人群、生酮飲食人群開始流行一種被稱為能量油的油脂產品——MCT油,翻譯過來就是中鏈脂肪酸油,主要從椰子油以及棕櫚油里提煉而成,可以直接加在咖啡、果昔或是沙拉中食用,不能加熱用于烹調。
中長鏈脂肪酸食用油(MLCT油)即是以普通植物油與MCT或者含有MCT的食用油為原料,通過改性或結構重組而制得,是一種新型的合成功能性油脂,被譽為"新一代脂肪"。
因為中鏈脂肪酸MCT進入人體后會快速轉化為能量,能量釋放快,不會轉化為脂肪,因此在控制體重、體脂肪和改善載脂蛋白代謝方面具有重大意義。
MLCT油既有普通油脂的色澤、風味,又可快速高效地為機體提供能量而不造成脂肪累積,符合消費者健康訴求,已成為油脂研究領域的焦點。
2012年,我國衛生部批準“中長鏈脂肪酸食用油”作為新資源食品;意味著這類新型結構化油脂可以批量生產,進入食用油日常消費行列。
2019年底由江南大學、九三集團、上海日清油脂公司負責起草的《中長碳鏈脂肪酸食用油》行業標準已上報全國糧標委。
在國外,MLCT被廣泛應用于食品、醫藥工業,已經出現了不少商業化的產品:
日本日清奧利友公司生產了第一個商業化的MLCT產品,通過菜籽油、椰子油或棕櫚仁油的酯交換制成,煙點較高,在200℃下保持30分鐘依然穩定,作為烹飪油暢銷于日本和美國。
隨后有公司以大豆油與棕櫚油為原料合成了適用于烹飪的MLCT油。
2007年,“日清牌”MLCT食用油被批準為中國首款具有減肥保健功能的食用油。
2013年,中糧的香港上市公司中糧控股收購了大連日清的部分股權,原因之一是提前布局MLCT油。
當時中糧控股在公告中指出:
“國內油脂市場雖然產品種類繁多,但缺乏高附加值高技術的獨特產品。日清奧利友集團的專利技術,可為中國市場提供MLCT健康油脂產品,開辟國內油脂消費市場的新時代。”
七年后的今天,國內油脂消費的新時代已經來臨,琳瑯滿目的食用油貨架上,國產MLCT油依然缺席。
盡管市場前景大好,并不是誰都有資格分得這一杯羹,MLCT具有相當高的專利技術壁壘。
MCT研發技術領先的跨國公司如日清、雀巢等早已積極布局了在中國的專利申請;國內的頭部油企如益海嘉里、九三、三星等也各自儲備了相關技術專利,但尚未有公開的市場化舉動。
還有一些相關專利掌握在國內的一些高校手中,如江南大學、華南理工大學等。
目前市售的MCT油產品大多為進口,國內自主生產醫用級的中碳鏈油脂接近空白;不過,國內一些中小油企開始在這一領域嶄露頭角。
其中值得期待的重量級選手是總部位于江蘇鎮江的榮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與江南大學技術團隊合作,打破國外技術壟斷,中長鏈脂肪酸亞麻籽油年產量將達3.6萬噸,生產線即將于今年實現投產。
隨著“健康要加油,飲食要減油”的理念深入人心;未來食用植物油消費增速放緩,多元化、優質化和理性化消費需求趨向更加明顯。
對于國內油脂企業來說,開發有益于人體健康的具有高附加值的普通食用油脂、專用油脂及功能性油脂將成為市場發展的新方向。
參考:
《中長碳鏈甘油三酯的研究進展》作者:周飛等
《中鏈脂肪酸甘油三酯(MCT) 專利技術研究進展》作者:邱紅,汪建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