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發改委、國家林草局等10部門聯合印發意見,提出要加大政策引導力度,全面推動木本糧油和林下經濟產業高質量發展,2025年木本食用油年產量將達250萬噸。
在我國油市已被“洋油”主宰的形勢下,食用油料木本化,將改變依賴進口的局面;且木本油料大多在山地發展,“食用油上山”,還能夠騰出更多的耕地種植糧食,有效維護國家糧食安全。
木本食用油的有益脂肪酸含量多高于普通食用油,并含有豐富的營養伴隨物,而當下食用油消費總體趨勢正朝著優質、多品種、多檔次的方向發展;在功能性及特殊群體專用細分市場,木本食用油占據先天優勢,具有廣闊市場前景。
可以預期,在國家政策的助推下,將會有更多的資本和企業涌入木本食用油這一黃金賽道。
但木本油好樹難栽,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木本油料投入周期長,見效慢,要做好打“持久戰”的心理準備。另外找準產業發展方向很重要。
我國有木本油料樹種200多種,其中種仁含油量在50%~60%有50多種,究竟哪些木本食用油最熱門?又有哪些已漸入佳境?
以下為油訊跟進產業動向所做簡要梳理,供大家參考。
茶 油
茶油是目前產業化及市場化程度最高的木本食用油,也最被資本市場看好。
油茶與油橄欖、油棕、椰子并稱為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我國油茶籽主產區分布于湖南、江西、廣西等14個省(區、市)的642個縣(市、區)。
2018年中國茶油產量共計約70萬噸,其中湖南占比約48%,其次是江西、廣西,占比分別為23.8%、11.4%,三省合計占比約為83.2%,
中國現有茶油企業超過1400家,加工企業數量約700家,油茶籽加工產能超過110萬噸,加工產能過剩。
其中湖南省茶油加工企業總數超過300家,江西、廣西茶油加工企業數量分別為50余家、70余家。
茶油品牌企業銷售額排名前列的有貴太太、大三湘、沈郎、千島源、潤心等,排名前五的企業對銷售額的貢獻不超過25%,行業集中度較低。
茶油銷售對線下渠道依賴程度高,超市、便利店、禮品公司等線下渠道對茶油產品銷售額的貢獻率高達90%,線上渠道銷售額占比不超過10%。
橄 欖 油
世界油橄欖理事會前主席說過這樣一句話:中國市場是世界上最后一塊最大的橄欖油蛋糕。
橄欖油是世界公認的健康高端食用油,全球年產量約300萬噸左右。
目前橄欖油在我國家庭滲透率已達到13%,銷量增速超過葵花籽油等其他所有油種,是最具開發價值及開發空間的木本食用油。
中國大規模油橄欖種植始于20世紀60年代,已突破了技術瓶頸,已在甘肅、四川、云南、重慶、陜西、湖北、湖南、浙江、江蘇、廣東、貴州、安徽等12個省引種栽培,以甘肅武都為中心的白龍江低山河谷區、以四川西昌為中心的金沙江干熱河谷區和長江三峽低山河谷區為最適宜區。
我國的油橄欖種植以縣域發展為主,多呈區塊化分割,投產掛果點多但規模不大。甘肅隴南是我國最主要的油橄欖適生區,橄欖油產量、產值均居全國第1位,以”祥宇”為代表的國產橄欖油品牌在這里嶄露頭角。
國產橄欖油年產量約1萬噸,而我國橄欖油年消費量預計為10萬噸左右,國產橄欖油增速仍趕不上進口量增速。
國產橄欖油中輕度口味和果香味的初榨橄欖油,將迎合東方人的飲食味蕾習慣,消費人群將會逐漸增多;降低生產成本,與進口橄欖油打價格戰,是目前國產橄欖油面對的挑戰。
核 桃 油
核桃的油脂含量高達65%~70%,居所有木本油料之首,有“樹上油庫”的美譽。
我國核桃年產量約為300多萬噸,是木本油料中產量最高的品種,國內已形成了四大栽培區域:西南區(云南、四川、貴州、重慶、西藏、廣西)、大西北區(新疆、陜西、甘肅、山西、青海、寧夏)、東部沿海區及中部區。
我國核桃油原料有薄皮核桃和鐵核桃兩大類,核桃油的開發還處于起步階段,加工企業多集中在云南、四川、山西、河北等地,多為小型規模企業,年產量非常有限。
近年來,核桃油作為母嬰保健專用油的市場定位愈發明顯,尤其在電商渠道,核桃油銷量穩定增長,熱門品牌在天貓月銷售額過百萬,客戶為多中高端寶媽群體。
核桃油已成為母嬰細分市場最具接受度的食用油品類,但當前受歡迎及關注的多為進口品牌,國產核桃油缺乏高檔次精品,因而存在著廣闊的市場前景和極大的發展空間。
值得注意的是,十部門意見中,在有關“科學擴大木本糧油產業規模”論述中,未提及核桃,大概因為目前核桃產業體量及規模已經較大,更應聚焦經濟效益的提高。
牡丹籽油
油用牡丹是一種新興的木本油料作物,牡丹籽油中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達到90%以上,其中α-亞麻酸的含量可以高達40%以上;2011年國家衛計委批準牡丹籽油為新資源食品原料。
牡丹生態適應性強.我國有兩億畝丘陵荒山,大部分適宜種植牡丹;牡丹第3年開始結籽,產籽壽命可達60年以上,能持續產生效益;牡丹種籽可以榨油,花可觀賞,根可入藥,具有很好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目前油用牡丹種植主要分布在山東、河南、甘肅、云南、河北、山西、陜西、安徽、四川等地。
至2019年6月份為止,全國油用牡丹種植面積約160萬畝,牡丹籽年產量24萬噸,牡丹籽油年加工能力2萬噸。
雖然近幾年牡丹籽油行業的發展速度明顯加快,但實際上牡丹籽油產品的市場占有率仍處于較低水平。
產品的營銷市場分布具有明顯的地域性特征,在山東菏澤、河南洛陽、安徽銅陵等主產區分布較為密集,在非主產區缺少固定的營銷渠道,整體營銷狀況不佳;產品多以“土特產”形式在市場流通,在中大型商超中鮮見,在電商渠道的銷量并不理想。
與橄欖油、茶油等相比,牡丹籽油價格偏高;牡丹籽油的優點還沒有得到廣泛宣傳,也缺少具有影響力龍頭企業和品牌,進入尋常百姓家還需時日。
文冠果油
文冠果俗名木瓜,又名文官果,素有“北方油茶”之稱,是我國北方特有的木本油料樹種,主要分布于內蒙古、遼寧、陜西、甘肅、河南、山東等省區。
文冠果具有耐寒、耐旱、耐瘠薄等特性,是水土保持、防沙治沙的優良樹種;其樹姿婀娜,花色瑰麗,花期長,是園林綠化美化的優良樹種。
文冠果種仁含油率高達66%—72%,油品中不飽和脂肪酸含量94%,獨特之處在于含有3%—5%的神經酸,是大腦神經組織和神經細胞的核心成分之一。
文冠果被稱為“鐵桿莊稼”,壽命可達千年以上,收益期百年以上;但素有“移栽成活難”和“千花一果”的難題,導致經濟效益有限。
文冠果進入始果期一般需要5年,穩產期需要8年以上,前期投入大、種植時間長、見效慢。
文冠果全身是寶,應用領域比較廣泛,但目前上市產品比較單一,文冠果油產業規模較小,產業鏈條尚未形成,缺乏龍頭企業帶動。
元寶楓籽油
元寶楓為一種落葉亞喬木,為我國特有的木本油料樹種和著名的秋季紅葉樹種,因翅果形狀像中國古代的“金錠元寶”而得名。
元寶楓分布在我國19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應用和開發價值主要集中在景觀造林、油品加工和醫學用藥。
元寶楓的種籽含油量高達48%、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達92%、其中含有5.8%的神經酸,葉片中含有黃銅和抗氧化性物質,故而受到國家相關部門重視,成為當今流行的木本油料樹種和醫藥原料樹種。
然而生產加工技術不成熟成為其發展的主要阻礙之一。由于無先進配套的提取、加工技術,故造成原料資源和生產時間的浪費;研發力度不足,導致研發產品始終處于中試階段,沒有得到合理的改進升級,這都是造成元寶楓市場的大門始終沒有充分打開的原因。
在國內,與元寶楓有關的產品加工企業主要集中在陜西、江西、山東、江蘇等地,研發、加工、生產、銷售和宣傳的能力有限,元寶楓產業的資源優勢和規模效益潛力有待開發。
山桐子油
山桐子,又名水冬瓜、山梧桐、油葡萄等,現有毛葉山桐子、長果山桐子、福建山桐子三個變種。
山桐子是陽性速生樹種,生長適應性強,主要分布于甘肅、陜西、山西、河南、臺灣等省以及西南、華東、華南等地區。
山桐子油平均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達77%,其中亞油酸平均含量達到62.9%,僅次于紅花籽油;四川部分地區和陜西漢中等地區老百姓食用山桐子油已有上百年歷史。
相比于文冠果、油茶等木本油料,山桐子生長迅速,掛果快,產量高,其種子和果肉含油量都很高,可將果實和種子一起榨油,不需要進行分離,耐儲藏、易加工,是較為理想的優質高產的木本油料本土植物。
但山桐子原油存在透明度差、酸值高、氣味較重等問題,其一直在較小的區域傳承發展,未被大眾所接受;目前鮮果鮮榨制油工藝已經攻克,從事山桐子產業開發的企業有上百家,具有非常廣闊的市場前景。
長柄扁桃油
長柄扁桃屬多年生落葉灌木,又名野櫻桃、山櫻桃、柄扁桃(扁桃仁就是巴旦木),具有較強的抗旱、抗寒、耐貧瘠性,是我國西北地區荒漠化治理的重要樹種之一,主要分布于內蒙古、陜西等地。
長柄扁桃果仁含油率高達45%~58%,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達98%,脂肪酸比例與橄欖油類似,是我國西部大力發展木本油料的首選灌木樹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