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ilcn油訊
6月3日聯合國糧農組織發布的報告顯示,5月份全球食品價格指數大幅飆升,其中植物油價格指數連續第12個月上漲,領漲農產品。
推高國際油價的因素包括棕櫚油出口國產量增長疲弱、玉米和大豆的主要出口國巴西出現干旱,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新推手:生物燃料(biofuel)需求的上升。
豆油、棕櫚油、菜籽油在世界范圍內越來越多地被加工成生物燃料,而它們的價格在一年內都翻了一番多。
在生物燃料行業不斷增長的需求推動下,美國芝加哥期貨交易所豆油期貨飆升至歷史新高,上周五(6月4日)收于每磅近72美分,超過了2008年創下的高點。
這令國內油脂界不由回顧起2007-2008年的跨年超級行情,當時美豆攀高至1640美分,國內豆油噸價也創下了16000元的歷史最高價;該輪“史上最強牛市行情”也是由生物燃料題材引爆。
但今昔非往昔,當下生物燃料擴張之勢對油價的影響并非曇花一現,將給植物油需求帶來的長期“結構性轉變”。這究竟是怎么回事?
為這一變化按下加速鍵的是美國總統拜登,他提出在2030年之前要將美國溫室氣體排放減少約一半。受益于拜登的綠色能源新政策及大規模資金投入,可再生柴油(renewable diesel)產業正在美國突飛猛進。
尋求從聯邦和州補貼中獲益的傳統化石煉油廠紛紛宣布擴建改造計劃,ADM、嘉吉等農業巨頭公司也在競相加入擴產隊伍。
新一代的可再生柴油主要采用催化加氫工藝,美國的生產原料以豆油為主,還包括餐飲業廢油、動物脂肪等可再生原料,其化學結構與柴油完全相同,比上一代工藝生產的生物柴油更清潔、更高質,可以調和到現有的化石柴油中或直接作為替代產品來使用。
隨著電動汽車的興起,汽油需求最終會下降,輪船、飛機、住宅和商業供暖對更清潔燃料的需求不斷擴大,美國的馬拉松石油公司和菲利普斯66等能源巨頭正在將多家煉油廠轉型改造為生物燃料廠。
美國生物柴油雜志報道說,兩個擴建項目和六個新的可再生柴油發電廠正在建設中,將增加75.7億升的產能,五座擬建的大型工廠將增加另外124.9億升的產能。
所有這些加起來的可再生柴油行業產能,其規模將是現有美國生物柴油行業的兩倍多,這將為可再生柴油原料創造一個巨大的新市場,而豆油是滿足這些需求的主要候選者。
有機構預測到2022年,將有超過300萬噸的美國豆油用于生產可再生柴油。美豆油價格的壓力可能會持續下去,因為美國的大豆壓榨能力至少要到2023年才能趕上。
為了應對能源客戶即將到來的新需求,美國糧商ADM宣布將新建一家日加工4000噸大豆的壓榨及精煉廠,并擴大其他現有壓榨和精煉廠的產能;
競爭對手嘉吉公司在3月表示,將斥資4.75億美元改善其在七個州的大豆壓榨設施,以提高效率并提高產量;嘉吉在4月還宣布將與其他公司合資建造一座新的可再生柴油工廠,每年將向市場供應8000萬加侖的可再生柴油。
一直以來,大豆壓榨產業的利潤驅動主要來自于豆粕,可再生柴油的蓬勃發展正在改變這一產業邏輯。
美國大豆出口委員會稱,豆油過去占大豆壓榨利潤的30%至35%;現在接近40%到45%,并且在未來幾年內可能仍然如此。
菜籽油用于美國生物柴油生產,但目前沒有途徑將其用作美國可再生柴油的原料;這是因為美國環保署EPA尚未批準菜籽油作為其可再生識別號(RIN)計劃的合格原料。
EPA正在審查菜籽油行業的一項新申請,以將菜籽油納入該計劃。業界預計這一進程在拜登政府期間將會加快。
如果得到批準,菜籽油在美國生物燃料(可再生柴油+生物柴油)原料供應中的份額預計將從2021年的4.6%飆升至2028年的13.5%。
這一預期加上加拿大的清潔燃料標準要求從2022年底開始降低碳強度,今年以來加拿大菜籽壓榨行業出現了大規模的投資擴產現象。
美國嘉吉、Viterra公司以及理查德森國際公司、Ceres公司等農業巨頭紛紛宣布計劃在加拿大發展或大幅擴建油菜籽壓榨設施,這意味著從2024年起,加拿大油菜籽壓榨產能每年將增加570萬噸,比2020年的1030萬噸增加50%以上。
近幾個月加拿大油菜籽壓榨數量激增,ceres國際公司首席執行官表示,雖然有多種因素推動菜籽油需求,但是最重要的因素是綠色能源轉型,以及作為可再生柴油生產原料的需求。
全球糧商邦吉公司首席執行官表示,可再生柴油擴張是食用油需求的長期“結構性轉變”,今年將進一步收緊全球供應;北美將在未來幾年內從供應過剩地區變為面臨短缺。
棕櫚油是世界上消費量最大的食用油,在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這兩個最大的生產國以及歐洲也被加工成生物燃料。
生物燃料的繁榮正對全球農業部門產生深遠的影響,因為大豆和油菜籽等油籽與其他作物競爭有限的種植面積,同時加劇了歷史性的植物油通脹。
那么,對于正在崛起的生物燃料需求,國內投研機構如何解讀?會對目前的油價產生多大的影響呢?
美爾雅期貨分析師認為:豆油生物燃料需求增加將進一步加劇美豆供需偏緊格局,疊加關鍵生長期天氣炒作預期,美豆類期價仍處于易漲難跌格局。
宏源期貨研分析師表示:從近兩個月行情可以看出,美豆油帶著美豆、內盤油脂上行,但國內油脂需求增速已經不可能達到和去年相同的幅度,因此出現了外強內弱的格局,這一格局預計延續至年底四季度至明年一季度。
中信建投分析師判斷:清潔能源革命將顛覆農產品等商品供需,需求定價在被強化。在生柴政策明晰的情況下,美豆油價格將在需求旺盛和庫存緊張的作用下維持高位。但國內價格已經逐漸脫鉤美豆油,豆油庫存隨著進口大豆到港在不斷增加,缺乏繼續跟隨美豆油上漲的驅動。
隨著各國紛紛加入“碳中和”行列,一場綠色低碳轉型的大潮正席卷全球。在此背景下,作為清潔能源的生物燃料再度被推向前臺。它將在未來的油脂行情中將扮演怎樣的角色?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