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我國油脂油料進口特點及2021年進口展望

    2021-06-24
    摘要:

    2020年食用植物油進口量連續第二年創歷史最高紀錄。在油脂油料進口量增加的同時,進口品種結構發生較大變化,進口渠道來源日趨多元化。

    國家糧油信息中心 張立偉

    2018-2019年受中美經貿摩擦、國內爆發非洲豬瘟疫情、國家調整蛋白粕進出口政策等因素影響,我國食用油籽進口量連續兩年下降。2020年隨著國內生豬養殖持續快速恢復,蛋白粕消費需求不斷增加,食用油籽和蛋白粕進口量大幅增加,并創下歷史最高紀錄。隨著臨儲菜籽油去庫存結束,國內植物油供應出現下降,進口量不斷增加,2020年食用植物油進口量連續第二年創歷史最高紀錄。在油脂油料進口量增加的同時,進口品種結構發生較大變化,進口渠道來源日趨多元化。預計2021年我國油脂油料進口量繼續保持較高水平,國內油脂油料供應相對充裕,保供穩市具有較好的物質基礎。

    一、食用油籽進口量創歷史最高紀錄,渠道來源增加

    2020年我國食用油籽進口量達到10614萬噸,較2019年的9331萬噸大幅增加1283萬噸,連續第二年增加,并創歷史最高紀錄;在食用油籽進口量增加的同時,進口品種結構不斷優化,進口渠道來源日趨多元化。

    2020年我國食用油籽進口量最大、增加量最多的品種是大豆,當年大豆進口量首次超過1億噸,達到1.0033億噸,創下歷史最高紀錄,占我國食用油籽進口量的比重為94.5%,較2019年的8851萬噸大幅增加1182萬噸,占食用油籽進口增加量的比重高達92.1%。

    2020年我國大豆進口來源發生較大變化,大豆進口增加部分主要來自巴西和美國,兩國合計大豆進口增加1556萬噸,超過了1182萬噸的當年大豆進口增加量。其中,進口巴西大豆6428萬噸,較上年的5767萬噸增加661萬噸;進口美國大豆2589萬噸,較上年的1694萬噸增加895萬噸。受多種因素共同影響,2020年我國進口阿根廷、加拿大、烏拉圭、俄羅斯和哈薩克斯坦大豆數量減少,但從烏克蘭進口增加。其中,進口阿根廷大豆745.6萬噸,同比減少133.5萬噸;進口加拿大大豆24.5萬噸,同比大幅減少202.1萬噸;進口烏拉圭大豆165.7萬噸,同比減少40.9萬噸;進口俄羅斯大豆69.3萬噸,同比減少3.8萬噸;進口哈薩克斯坦大豆0.7萬噸,同比減少0.8萬噸;進口烏克蘭大豆6.5萬噸,同比大幅增加4.3萬噸。

    2020年我國進口油菜籽311.4萬噸,較上年的273.7萬噸增加37.7萬噸,進口增加部分主要來自澳大利亞;由于從進口加拿大油菜籽中檢測出有害生物,2019年3月海關總署暫停了加拿大理查森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和維特拉國際貿易公司對我國出口油菜籽,導致我國進口加拿大油菜籽不斷減少。2020年我國進口加拿大油菜籽231.6萬噸,較上年的235.8萬噸減少4.2萬噸,連續第3年減少,較2017年的歷史最高值451.3萬噸減少219.7萬噸,減幅48.7%;進口澳大利亞油菜籽43.9萬噸,較上年的13.3萬噸大幅增加30.6萬噸,增幅高達230.1%,連續第2年增加。2020年我國進口俄羅斯油菜籽33.1萬噸,較上年的18.8萬噸增加14.3萬噸;進口蒙古油菜籽2.9萬噸,較上年的5.8萬噸減少2.9萬噸。

    2020年我國花生進口數量?品種和渠道來源都發生較大變化。從進口數量看,當年花生進口量達到108.5萬噸較上年的51.5萬噸大幅增加57萬噸,增幅高達110.7%,創歷史最高紀錄,也使我國再次成為花生凈進口國。從進口品種看,當年未去殼花生進口量32萬噸,較上年的7.4萬噸大幅增加24.6萬噸,增幅高達332.4%;花生仁進口量達到76.5萬噸,較上年的40.5萬噸大幅增加36萬噸,增幅88.9%。從進口來源國看,花生仁進口量最大的國家是塞內加爾和蘇丹,增幅最大的是美國、印度和蘇丹。其中,從塞內加爾進口花生仁32.3萬噸,同比增長22.4%。

    第四大進口食用油籽品種是芝麻,2020年我國進口芝麻達到101.6萬噸,較上年的81.5萬噸增加20.1萬噸,遠高于45萬噸左右的國內芝麻產量。我國進口芝麻主要來自非洲地區國家,占比高達97%,其中,從蘇丹進口23.1萬噸,從尼日爾進口17.7萬噸,從坦桑尼亞進口13.7萬噸,從埃塞俄比亞進口11.9萬噸,從多哥進口11.2萬噸,從莫桑比克進口10萬噸,從馬里進口5.2萬噸,從烏干達進口1.5萬噸。

    除進口上述四種食用油籽外,2020年我國還進口亞麻籽37.3萬噸,較上年的42.7萬噸減少5.4萬噸,幾乎全部來自加拿大、哈薩克斯坦和俄羅斯三國。進口葵花籽8.1萬噸,較上年的30.3萬噸減少12.2萬噸,全部來自哈薩克斯坦、俄羅斯和保加利亞三國;進口棉籽0.56萬噸,略低于上年的0.57萬噸,主要來自美國。

    二、食用植物油進口量持續增加,品種結構發生變化

    2020年我國進口食用植物油(含棕櫚油硬脂)1169.5萬噸,較上年的1152.7萬噸增加16.8萬噸,連續第四年增加,連續第二年創歷史最高紀錄。在食用植物油進口量持續增加的同時,進口品種和結構發生較大變化,具體表現在:棕櫚油進口量明顯減少,葵油、豆油、菜油等進口量持續增加。

    1998年以來,棕櫚油一直是我國進口量最大的食用植物油品種。2020年我國進口棕櫚油646.1萬噸,較上年755.2萬噸減少109.1萬噸,是進口食用植物油中唯一減少的品種。2020年我國進口棕櫚油減少的主要原因:一是主產國棕櫚油因干旱減產,全球供應偏緊,國際市場價格大幅上漲,內外價格持續倒掛。二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國內餐飲、團體行業食用油消費減少,加上國內外豆油與棕櫚油價差大幅縮小,不利國內棕櫚油消費和進口。我國棕櫚油進口幾乎全部來自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2020年從印度尼西亞進口棕櫚油375萬噸,占進口總量的比重為58%;從馬來西亞進口棕櫚油270萬噸,占進口總量的比重為41.8%。分品種看,2020年我國進口24度棕櫚油461萬噸,較上年的552萬噸減少93萬噸;進口棕櫚油硬脂181萬噸,較上年的194萬噸減少13萬噸;進口初榨棕櫚油及棕櫚油分離品5萬噸,較上年的7萬噸減少2萬噸。

    最近兩年,我國葵花籽油進口量持續大幅增加,2020年我國進口葵花籽油195.4萬噸,較上年的122.9萬噸大幅增加72.5萬噸,增幅高達58.5%,連續第二年創歷史最高紀錄,一躍成為我國第二大食用植物油進口品種。2020年我國共從10多個國家進口葵花籽油,但進口最最大的國家是烏克蘭和俄羅斯,共從兩國進口葵油189萬噸,占進口總量的比重達到96.7%。其中,從烏克蘭進口115萬噸,占進口總量的比重為59%;從俄羅斯進口74萬噸,占進口總量的比重37.7%。

    2020年我國進口菜籽油193.2萬噸,較上年的161.5萬噸增加31.7萬噸,連續第四年增加,連續第二年創歷史最高紀錄。近幾年,我國菜籽油進口渠道來源多元化趨勢明顯,尤其是從歐洲和前蘇聯地區國家進口非轉基因菜籽油數量不斷增加。2020年我國共從18個國家進口了菜籽油,但進口量最大的國家仍然是加拿大,其次是阿聯酋和俄羅斯,三國合計菜籽油進口量155萬噸,占進口總量的比重超過80%。其中,從加拿大進口102萬噸,占進口總量的52.8%;從阿拉伯聯合酋長國進口32萬噸,占進口總量的16.5%;從俄羅斯進口21萬噸,占進口總量的10.9%。

    2020年我國進口豆油96.3萬噸,較上年的82.6萬噸增加13.7萬噸,連續第二年增加,但仍然遠遠低于2007年282.7萬噸的歷史最高紀錄。最近幾年我國進口豆油品種和渠道來源變化較大,具體表現在:從巴西、阿根廷和美國進口轉基因豆粕不斷下降,從前蘇聯國家進口非轉基因豆油不斷增加。2020年我國從阿根廷進口豆油31萬噸,同比減少4.1%;從巴西進口豆油21萬噸,同比下降10%;從俄羅斯進口非轉基因豆油27萬噸,同比大幅增長63.7%;從烏克蘭進口非轉基因豆油11萬噸,同比增長24.4%;從白俄羅斯進口非轉基因豆油3.4萬噸,同比大幅增長213%。

    2020年我國進口花生油、橄欖油、亞麻籽油等其他食用植物油38.5萬噸,同比增加8萬噸。其中,進口花生油26.9萬噸,同比增加7.5萬噸;進口橄欖油5.5萬噸,同比增加1336噸;進口亞麻籽油5.3萬噸,同比增加1798噸。

    近幾年,我國植物油進口雖持續增加、進口品種結構發生變化的主要原因如下:一是臨儲菜籽油去庫存結束,國內食用植物油供應減少,對進口需求不斷增加。二是受非洲豬瘟疫情影響,我國豬肉產量大幅下降導致動物油產量減少、價格大幅上漲,植物油替代動物油消費明顯增加。三是油菜籽進口量大幅減少導致菜籽油產量下降,對進口菜籽油、葵花籽油等的需求不斷增加。四是受中美貿易摩擦和國內非洲豬瘟疫情影響,2018-2019年我國大豆壓榨量下降導致豆油產量減少。盡管2020年以來大豆壓榨量和豆油產量明顯增加,但受全球棕櫚油產量下降導致豆油與棕櫚油價差大幅縮小的影響,豆油替代棕櫚油數量增加,對進口豆油需求增加、進口棕櫚油需求減少。

    三、蛋白粕進口不斷增加,品種結構和渠道來源多元化

    2020年我國進口蛋白粕499.2萬噸,較上年的400.9萬噸增加98.3萬噸,增幅24.5%,再次刷新歷史最高紀錄。我國蛋白粕進口量大幅增加的主要原因是,2018年中美發生經貿摩擦以來,有關部門不斷調整蛋白粕進出口政策,使得蛋白粕進口品種和來源渠道日趨多元化。最近幾年,我國進口蛋白粕政策調整情況如下:
    2018年我國允許印度和哈薩克斯坦菜籽粕(餅)進口,大幅增加烏克蘭對我國出口葵花籽粕企業數量,取消豆粕出口退稅政策。2019年我國取消了除豆粕外的其他蛋白粕進口關稅,允許保加利亞葵花籽粕,俄羅斯甜菜粕、大豆粕(餅)、菜籽粕(餅)、葵花籽粕(餅)、阿根廷豆粕、巴西棉籽粕、西班牙橄欖粕、烏克蘭菜籽粕(餅)、泰國米糠粕(餅)、棕櫚仁粕(餅)等的進口。

    我國進口蛋白粕數量最大的品種是葵花籽粕,2020年我國進口葵花籽粕218.9萬噸,較上年的144.6萬噸大幅增加74.3萬噸,增幅51.4%,占我國蛋白粕進口總量的43.9%,不斷刷新歷史紀錄。我國葵花籽粕進口主要來自烏克蘭,其次是保加利亞、哈薩克斯坦和俄羅斯。其中,從烏克蘭進口211.6萬噸,占進口總量的比重高達96.7%,從保加利亞進口5萬噸,從哈薩克斯坦進口2萬噸,從俄羅斯進口僅2692噸。

    菜籽粕是我國第二大蛋白粕進口品種,2020年我國進口菜籽粕188.6萬噸,較上年的158.1萬噸增加30.5萬噸,增幅19.3%,占我國蛋白粕進口總量的37.8%,連續第二年創歷史紀錄。我國菜籽粕進口主要來自加拿大和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其次是哈薩克斯坦和澳大利亞。其中,從加拿大進口149.7萬噸,占進口總量的比重高達79.4%;從阿拉伯聯合酋長國進口33.4萬噸,占進口總量的比重高達17.7%;從哈薩克斯坦進口4.6萬噸,從澳大利亞進口僅8456噸。

    2020年我國進口棕櫚仁粕73.5萬噸,較上年的83.3萬噸減少9.8萬噸,占我國蛋白粕進口總量的14.7%。我國棕櫚粕進口全部來自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其中,從印度尼西亞進口50.4萬噸,從馬來西亞進口23.1萬噸。

    除上述三種蛋白粕外,2020年我國還進口了5.68萬噸豆粕,較上年0.95萬噸大幅增加4.73萬噸,增幅高達497.9%;進口棉籽粕2.4萬噸,較上年的2.1萬噸增加0.3萬噸;進口椰子仁粕7616噸,較上年的6136噸增加1300噸;進口椰子仁粕7616噸,較上年的6136噸增加1300噸;進口花生粕9.3萬噸,較上年的11.2萬噸減少1.9萬噸。

    四、我國油脂油料消費需求不斷增加,預計2021年進口量將保持較高水平

    我國油脂油料消費主要由蛋白粕和油脂消費兩部分構成,其中推動油籽油料進口增加的主要因素是飼料養殖行業對蛋白粕消費需求的不斷增長,油脂消費需求增長帶動了植物油進口量的增加,同時對油料進口也具有促進作用。由于國產油籽油料產量增長緩慢,難以滿足國內食用植物油和蛋白粕消費需求的快速增長,我國油脂油料進口呈現不斷增加的趨勢。

    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2020年12月末,我國生豬存欄達到4.07億頭,能繁母豬存欄達到4161萬頭,分別恢復到2017年末的92.1%和93.1%。今年以來全國能繁母豬存欄量繼續增長,基礎產能持續恢復。一季度末,全國生豬存欄41595萬頭,較上年同期增加9475萬頭,增幅29.5%,較上年四季度末增長2.3%。其中,能繁殖母豬存欄4318萬頭,同比增加937萬頭,增幅27.7%,較上年四季度末增長3.8%。下半年國內生豬存欄有望恢復至正常年景水平,飼料養殖行業對蛋白粕消費需求將會繼續增加,進而帶動食用油籽和蛋白粕進口量維持較高水平。海關統計數據顯示,一季度大豆進口量達到2118萬噸,較上年同期的1779萬噸增加339萬噸;3月份巴西大豆開始進入集中出口裝運期,根據我國廠商采購和裝運大豆合同測算,二季度大豆進口量將繼續保持較高水平,可能會超過去年同期的2725萬噸,預計2021年我國大豆進口量繼續保持在1億噸左右的水平。

    2021年國內豬肉產量恢復性增加將使動物油產量明顯提高,食用植物油替代動物油消費會有所下降。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一季度全國豬牛羊禽肉產量2200萬噸,比上年同期增加387萬噸,增幅21.4%。其中,豬肉產量增長較快,牛羊禽肉產量穩定增長。受玉米產需缺口較大影響,今年大量小麥和稻谷替代玉米將使飼料行業用油明顯增加,加上餐飲和團體行業用油恢復至正常年景水平,國內植物油消費將繼續保持增加態勢。預計2021年植物油進口量將超過1200萬噸,其中棕櫚油進口量恢復性增加。

    海關統計數據顯示,一季度我國進口食用植物油282萬噸(不含棕櫚油硬脂),較去年同期的187萬噸大幅增加95萬噸,增幅高達50.7%,創歷史新高。一季度國內大豆壓榨量2032萬噸,較去年同期的1881萬噸增加151萬噸,折算豆油產量增加28萬噸。在2020年我國大豆進口同比大幅增加1182萬噸、食用植物油進口和國內產量(含進口油料壓榨)同比增加250萬噸的情況下,一季度大豆、食用植物油進口量和國內植物油產量繼續增加,國內植物油供應較為充裕,春節后國內食用植物油價格上漲主要受國際市場油脂油料價格大幅上漲的影響。從全年來看,在油脂油料進口量和國內油料產量平穩增加的情況下,2021年國內食用植物油供應將保持相對充裕局面,保供穩市穩價具有較好的物質基礎。

    來源:《黑龍江糧食》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