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棕櫚油“決堤”,多重因素作用油脂跌超千點

    2022-06-23
    摘要:

    宏觀利空影響下,棕櫚油面臨印尼的巨量棕櫚油庫存及加速恢復出口所帶來的的壓力,油脂板塊集體跳空低開,下跌幅度超過3%。

    期貨日報

    周四,原油價格大跌,包括油脂在內的大宗商品遭遇集體拋售。宏觀利空影響下,棕櫚油面臨印尼的巨量棕櫚油庫存及加速恢復出口所帶來的的壓力,油脂板塊集體跳空低開,下跌幅度超過3%。

    此前年初至6月上旬,全球油脂供應緊張,疊加烏克蘭葵油出口受限、印尼禁止棕櫚油出口、美豆天氣炒作等,國內豆油期價漲約35%,菜油漲約20%,棕櫚油漲約40%。而近期,美聯儲為應對通脹壓力加快緊縮步伐,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美國國會聽證會上表示美聯儲將繼續加息以抑制通脹,在加息和縮表影響下,市場對經濟衰退預期增強,風險偏好明顯下滑。宏觀拋壓疊加印尼加速去庫、歐盟豆棕油基生柴松動,棕櫚油率先下行,僅6個交易日回抽1500點,拖累豆、菜油走勢,油脂整體重心下移。

    分析人士認為,近期的棕櫚油價格作為油脂下行的主要驅動,回調幅度與速率均為本輪油脂牛市最大級別。其中,價格下行主要在反應印尼出口帶來的沖擊,四月底的印尼出口禁令把棕櫚油推到風口浪尖,現在出口逐漸兌現棕櫚油價格大幅下行,

    從產業情況來看,徽商期貨研究所農產品分析師郭文偉介紹,目前印尼處在產量高峰期,月產量在400萬噸以上,且棕櫚油庫存處在歷史高位,面臨脹庫風險,而國內月消費量僅150萬噸左右,只有月出口250萬噸以上才能免于脹庫限產。

    印尼出口節奏正處于加速狀態,DMO出口配額已發放89.4萬噸出口許可,加速出口計劃中簽發了61.3萬噸出口許可,累計簽發超過150萬噸,雖然從5月20日至今月出口不足200萬噸,但是近一周印尼簽發出口許可凈增加70萬噸,簽發審批速度加快,所以中短期印尼出口供應邊際增加。

    另外,6月份馬來西亞棕櫚油產量恢復增加。郭文偉表示,雖然增幅受勞動力短缺制約,但是出口與印尼競爭環比下降,馬來西亞棕櫚油供需結構轉為寬松,預計6月末出現累庫。同期,國內受印尼出口影響,進口利潤改善,國內采購需求釋放,將緩解國內供應緊張,疊加宏觀悲觀氛圍,他認為,國內棕櫚油價格的下行壓力仍難以消退,帶動油脂板塊振蕩偏弱格局仍將繼續。

    “印尼棕櫚油出口政策的不斷變化,很大程度上主導了本輪油脂的上漲與下跌行情。”華融融達期貨油脂油料分析師艾耀華補充表示,

    油料受多重因素作用,振蕩行情仍是大概率

    由于美國大幅加息,且維持繼續加息的較強預期,美元計價的大宗商品大多弱勢運行。分析人士認為,前期豆粕基本面本身偏空,但美豆偏強有所支撐。目前,隨著市場普跌、美豆主力轉移至新作11月合約帶來美豆指數破位下跌,豆粕也跟隨補跌。

    從全球大豆供需來看,6月10號美國農業部發布月度油籽供需報告,報告將全球大豆期末庫存上調91萬噸至8615萬噸,庫存消費比回升至23.63%,2022/2023年度新作大豆期末庫存調增86萬噸至1.0046億噸,庫存消費比26.59%。

    華融融達期貨油脂油料分析師艾耀華表示,雖然2022/2023年度全球大豆預期產量增幅較大,但南美大豆新作產量兌現預期需要種植面積和天氣的配合,且時間至少要到9月以后。目前北半球各種油籽作物都處于種植和生長期,未來需要關注各油籽主產國的種植面積及生長天氣,以及俄烏沖突和談判的進展,是否會影響兩國的油籽產量和出口量。

    在他看來,目前全球油籽供需仍處于雙弱格局,再加上宏觀貨幣、匯率等因素的干擾,導致美豆及國內豆粕始終維持振蕩狀態。而這種情況在強現實弱預期的格局下恐將繼續延續。

    國內方面,艾耀華介紹,5月、6月預期大豆到港均超過900萬噸,足以滿足國內需求。加上國內4月1號以來連續11周拍賣進口大豆,每周近50萬噸,累計成交210萬噸左右,大大緩解了國內短期的大豆供給,油廠開機率也隨之上升。但由于國內大豆壓榨利潤持續虧損超過300/元噸,油廠采購放緩,進入7月后,大豆到港將減少。但目前高企的大豆庫存將滿足8月之前的大豆需求,8月之后國內的大豆供需將更多的由后續國內油廠的采購節奏決定。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