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底”情緒略有修復,超跌品種迎報復性反彈

    2022-07-07
    摘要:

    農產品尤其是油脂周四的超跌反彈,更多還是跌停后短線資金減倉獲利導致的技術性反彈。 “向上”驅動力存疑,警惕“二次探底”風險

    期貨日報

    經歷了兩日“團滅”后,昨日(周四),大宗商品多數板塊觸底回升,部分超跌品種迎來報復性反彈。

    美油布油夜盤時段開始暴力拉升,盤中均漲超6%。NYMEX天然氣期貨上漲15%,美國能源信息署(EIA)數據顯示,美國上周天然氣庫存增加600億立方英尺,增幅低于分析師預期。

    美股盤前,國際農產品期貨全線拉漲,CBOT大豆漲2.95%,CBOT玉米漲2.22%,CBOT豆油漲3.88%,CBOT豆粕漲2.29%,CBOT小麥漲4.23%。有色金屬方面,倫鎳漲1.10%,倫銅漲5.53%,倫鉛漲1.57%,倫鋅漲3.59%,倫鋁漲1.64%。

    國內市場也是一片紅。截至23:00收盤,國內期貨主力合約多數上漲。棕櫚油漲近5%,豆油、菜籽油、菜粕漲超3%。

    事實上,6月中旬以來,大宗商品市場的回調,既有需求的因素,也有供給的因素,并且以美元流動性因素為催化劑。多重因素共振下,此前交易供給短缺和需求韌性的商品多頭遭受了一定沖擊。

    “農產品尤其是油脂周四的超跌反彈,更多還是跌停后短線資金減倉獲利導致的技術性反彈。”新湖期貨油脂高級分析師陳燕杰介紹,從基本面看,印尼棕櫚油庫存依舊超高,出口壓力較大,出口稅可能進一步下調,基本面仍趨空。在基本面預期沒有實質性改變之前,棕櫚油暫時是不會有報復性反彈。

    “就豆粕而言,成本端主要看CBOT大豆,美豆跌幅有限決定了豆粕不會出現急速下跌。”在陳燕杰看來,油脂目前的超大波動率、急速暴跌勢頭,根本原因在于產地,特別是市場對未來印尼棕櫚油會大量降價出口預期的反應,市場已經從交易現實轉向交易預期。

    李而實認為,在短期快速大幅回落后,很多品種已經發生了估值的快速回歸。超跌之后,市場心態和情緒開始謀求一定的修復。

    “之所以謀求修復,在于美國打壓商品的目的是為了能夠使經濟避免因為快速加息而陷入快速衰退通道。”在李而實看來,極度恐慌情緒釋放完后,市場會謀求新的驅動力。

     “向上”驅動力存疑,警惕“二次探底”風險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6月中旬以來市場的回調,主要有兩方面驅動:一方面, 6月份美聯儲議息會議加息75個基點,對總需求端進行了極限施壓;另一方面,美國也開始謀求全球供應鏈的改善,并試圖控制油價,這也是商品價格重挫的原因之一。

    “短期恐慌性下跌,更多是把俄烏沖突以來的地緣溢價抹去,尤其是當原油價格回落到100美元/桶附近的振蕩區間下沿時,市場開始超跌反彈,各品種開始有所分化。”李而實表示,目前,需等待新的邏輯進一步明朗,大宗商品下行趨勢也到了一個重要的十字路口。

    鄭建鑫告訴記者,經過一段時間的大幅調整后,中美、中歐經濟周期分化、金融周期分化,勢必將繼續成為市場的交易主邏輯。

    “一方面,歐美經濟將延續下行趨勢,而國內經濟將延續復蘇走勢;另一方面,歐美將繼續加快收緊貨幣政策以對抗高通脹,而國內通脹壓力不大,政策將繼續保持適度寬松。”鄭建鑫認為,在此背景下,國內外股市、債市、商品走勢都將繼續分化。其中,有色金屬將面臨長期的壓制,而以國內需求為主的黑色系存在階段性反彈的可能,能源供應依舊緊張,價格或維持高位波動。

    在他看來,大宗商品近期反彈表現出的分化局面已經說明,商品交易邏輯將發生變化。國內主導、與國內政策相關的品種可能延續向上的行情,海外主導的大宗商品將延續偏弱走勢。“做多國內主導商品、做空國外主導品種的配置可能是后市交易的主線。”鄭建鑫說。

    目前,市場所關心的是,商品觸底回升后,向上動力有多足,是否還會“二次探底”?

    “關于反彈的幅度和持續性問題,或者說‘二次探底’問題,要從兩個維度去思考。”李而實表示,一個是美元問題,一個原油的供給問題,這兩個驅動因素是導致整個商品快速回落的核心。如果美聯儲度過了其加息最快階段的信號明朗,或者原油市場不具備大幅釋放供給條件的信號明確,那么商品的向上驅動會較為明確。

    在他看來,在此之前,多頭還是要相對聚焦在估值已經大幅回落、供應偏緊更為明確且與國內增長修復更密切的品種上。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