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等報道:當地時間22日下午(北京時間22日晚),土耳其伊斯坦布爾,俄羅斯和烏克蘭代表分別與聯合國、土耳其官員簽署協議,為解決俄烏糧食經黑海港口運出鋪平道路。
這兩份“三方協議”如果執行順利,將極大地緩解目前全球多國面臨的糧食短缺問題。“黑海上有了一座希望的燈塔。”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在文件簽署后稱。
協議將在幾個星期內全面啟動,糧食出口將恢復到俄烏沖突前每個月500萬噸的水平。
根據協議,三個烏克蘭港口——敖德薩、切爾諾莫斯克和尤日內——被納入俄烏農產品“黑海走廊”出口協議,這些港口的控制權仍在烏克蘭方面。烏克蘭官員將引導船只通過安全通道抵達三個港口裝載糧食,船只過后將離開黑海的烏克蘭領海,通過伊斯坦布爾海峽前往土耳其港口接受檢查,然后前往目的地。
協議規定,俄烏雙方將允許兩國糧食、化肥等農產品經黑海向國際市場出口,確保不對運輸船只開火。雙方將在港口對船只開展聯合檢查,避免過程中出現運輸軍火的情況。
俄烏兩國均是全球糧食出口大國,小麥、玉米等農產品長期大量出口非洲地區,目前正值糧食收獲高峰期,確保黑海運糧路線的暢通將是影響下半年全球糧食安全的重要因素。
據烏克蘭農業部消息,烏方糧食出口對海運的依賴性極高,沖突爆發前有近90%的糧食經黑海出口,目前僅敖德薩地區港口內就已積壓近2000萬噸糧食,而該問題有望在協議落地后得到解決,有效緩解非洲部分國家糧食短缺的情況。
古特雷斯在儀式上說,“這兩個仍在戰爭狀態的國家達成的協議是史無前例的”。他在接受土耳其NTV新聞采訪時表示,糧食走廊協議有效期三個月,如有必要還可以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