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油脂:新和舊的對決

    2022-09-15
    摘要:

    原本國內11月之前的大豆和菜籽供應并不寬松,USDA又調緊11月之后到港的美豆供應預期,意味著2022年9月至12月的大豆供需偏緊貫穿全年

    財信期貨研究

    本周觀點:

    1、9月中秋假期,MPOB和USDA發布了兩份性質不同的報告,但是最終的交易方向一致,提漲植物油的價格。在需求與供應的博弈中,即便是我們看到明顯的需求下滑,但市場仍然認為全球商品的供應并不寬松,農產品價格比想象的更強勢。

    2、國內的菜油、豆油庫存仍未大規模走向邊際寬松,而棕櫚油價格比豆油便宜1500元,且中國8月和9月棕櫚油的消費量正在大幅回升,棕櫚油變得更有性價比,在交易層面上,9月初路透和彭博已經預測了馬來8月庫存會超過200萬噸,且9月初馬盤的創新低也計價了利空信息,因此本次MPOB偏空的庫存公布后市場立刻消化,空頭平倉,表現為底部區間反彈。

    3、USDA9月供需報告:美豆新作產量下調410萬噸,全球大豆庫存下調249萬噸。美豆新作種植面積下調50萬英畝至8750萬英畝,單產下調1.4蒲/英畝至50.5蒲,舊作結轉庫存上調至648萬噸,新作540萬噸(前值621萬噸);本次報告對國內的信息反饋為,原本國內11月之前的大豆和菜籽供應并不寬松,現在USDA又調緊11月之后到港的美豆供應預期,意味著2022年9月至12月的大豆供需偏緊貫穿全年,且外盤豆油、菜油的進口價格倒掛并未解決,國內豆油和菜油2301期貨低位+高基差的局面,2301期貨對于高基差的局面有望通過上漲來修正。

    4、烏克蘭在哈爾科夫地區的反攻,普京對黑海的糧食出口運到歐洲不滿,市場擔憂黑海糧食通道隨時會被阻攔,國際小麥漲7%和玉米漲3%,USDA下調美豆產量,美豆跟漲7%。

    一、國內油脂近強遠弱,2211-2301合約價差正套大幅上行

    上周的周報,我們曾提出9月面臨美聯儲縮表,加息等宏觀干擾,農產品指數月線、季線面臨大幅震蕩,油脂油料價格或二次探底,走勢先抑后揚。

    菜籽和大豆近月原料偏緊,導致壓榨量少,現貨支撐近月合約11強于遠月01,菜油11-1價差上漲200元,豆油11-1價差上漲110元;近月超常規的豆棕價差支撐棕櫚油11-1價差上漲70元。

    2211合約受益于11月之前新作的菜籽和美豆不能大量到港,國內需求大于供應,而1月合約受制于南美大豆的播種面積、產量和天氣的三方面信息的逐步明朗。而美豆作為跨年合約的供應橋梁,本身偏低的庫銷比就意味著產量容錯概率很低,因此本次USDA9月報告體現的利好直接作用于2301合約,導致2301合約漲幅超越2211。

    2301豆棕價差表現平穩,跟蹤價差的指標一是國際FOB價差,二是印尼的去庫進度,預計隨著印尼庫存的降低,豆油和棕櫚油的價差才會逐步收斂。

    我們預計9月農產品指數維持箱體震蕩,海外供給端再次強化偏緊預期,國內金九銀十預期向好,2301合約區間底部逐漸明朗。

    二、油脂供需

    菜油:

    加拿大谷物委員會(Canadian Grain Commission)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9月4日當周,加拿大油菜籽出口量較前周增加330.7%至8.83萬噸,之前一周為2.05萬噸。油菜籽商業庫存為52.8萬噸。

    新一季菜籽壓榨利潤較好。歐洲菜籽11月期貨合約報598歐元/噸,加拿大菜籽11月合約收盤報809加元/噸,折CNF到港成本約5915元/噸,按照42%出油率計算,現貨壓榨利潤約1340元,盤面榨利130元。

    菜油進口窗口未打開。23年1月加拿大菜油CNF報價1719美金/噸,完稅到港成本14200元,菜油進口窗口繼續關閉。

    菜油現階段供應吃緊,部分市場人士挺價惜售,上調基差報價導致現貨價格受到支撐。本周末菜油現貨均價為13003元,較上周上漲99元或0.77%。

    豆油:

    國內成本推動豆粕、豆油價格。國內豆粕、豆油價格走高,中國10月至遠期現貨壓榨利潤持續好轉,10月現貨榨利270元,1月現貨榨利預估400元;阿根廷農業部鼓勵大豆出口,宣布在9月份實施大豆優惠匯率,給中國打開了利潤窗口,11月船期進口利潤550元,訂單兩天內就一搶而空。

    棕櫚油:

    印度7月棕櫚油進口量52萬噸,8月進口100萬噸,大幅增加48萬噸。中國6月棕櫚油進口量14萬噸,7月進口量40萬噸,大幅增加26萬噸。印度和中國開啟大規模補庫,支撐近月8100元的進口成本。

    馬盤棕櫚油保持遠月價格逐漸升高的熊市結構,國內大連棕櫚油2210-2211-2212-2301四個合約依然保持牛市結構,2302合約之后開始熊市結構,但斜率較低。反映國內棕櫚油仍然在建庫過程中,國際棕櫚油仍然在去庫過程中,關注的焦點是9月至22年年底,中國和印度建立補庫是否真正能幫助印尼、馬來化解庫存,需要我們進一步跟蹤進口利潤、庫存、豆棕價差數據。

    三、利潤和基差

    國內油脂油料的核心還是壓榨利潤和進口成本,采購、壓榨、庫存都受制于進口點價利潤率。

    目前9月棕櫚油、10月大豆、11月菜籽剛剛給出了進口利潤,若后期進口利潤持續,國內采購積極性高和庫存建立速度快,則10月、11月高基差有望緩解。反之,現貨繼續挺基差,2301期貨通過上漲修復基差。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