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河期貨
一、調研背景
三季度以來,國內豆粕現貨基差一路飛升,伴隨生豬養殖利潤逐步擴張,飼料需求轉好,原料也普遍迎來較大幅度的上漲。10月以來全國各地豆粕現貨基差突破1200元/噸,現貨價格突破5000元大關。豆粕價格波動頻繁,市場操作難度加大。
國際方面,美聯儲加息步伐持續,美元匯率升至 22 年來新高,全球經濟衰退擔憂加劇,大宗商品承壓運行;美豆收獲工作加快,南美巴西等國大豆播種工作持續推進,不確定性增加。而年初巴西大豆的減產也導致當前市場的供應主要由北美提供,大豆貼水搞起。供給擔憂持續升溫。而國內方面,近期密西西比河水位下降,美灣裝運出現問題,使得原本供應緊張的豆粕不確定性繼續增加,油廠榨利虧損,下游需求良好,油廠主動提價。豆粕現貨市場矛盾增加,華南地區表現明顯。為此進入廣東地區調研市場實際情況,為后續企業采購銷售經營提供指導。
二、調研路線
廣州—東莞—佛山順德—珠海
三、調研信息
【企業介紹】-1
企業主要從事大宗原料以及飼料添加劑的貿易與采購,飼料板塊主要以生產黃羽肉雞料為主,年產量大約在20萬噸。貿易板塊,其中豆粕年貿易量14-15萬噸,豆粕方面以貿易商客戶居多,油脂年貿易量6-7萬噸,以豆棕油為主,油脂下游客戶主要包括中包裝油,化工等終端,客戶區域結構中,廣東、廣西、海南,珠三角居多,外圍市場較少,最遠地區銷往湖南南部、江西南部等地,從貨源結構中,油廠和貿易商各一半,均以當地大型油廠、貿易商為主;客戶貿易形式以基差交易居多,同時也有少量頭寸采用基差+盤面定價,并配合月間差、跨品種套利參與盤面;
【調研情況】
1.對于今年華南地區高基差的看法:主要還是供應緊張,其中9-10月最緊,正常情況下,廣東一般每天3-4萬,不足以造成基差這么高。例如今年2-3月也是進入很緊張的情況,甚至比當前還要緊張,但是這波漲幅更大,原因可能更多在于油廠榨利倒掛比較多,以及對于基差的調控能力更強;之前有利潤有雜粕,現在沒利潤,雜粕少,養殖也有利潤,飼料廠銷量有一定增長,不會因為漲價減少消費量
2.飼料配方:禽料配方,商品料很難調整,因為外觀,菜粕雜粕用量增加會導致色澤變化;廣東地區調整很小,基本就在1-2個百分點,最后調整按照豆粕5100的成本來實現,廣東豆粕成本在5500,飼料可能再漲100塊錢左右,行情基本已經進入尾聲,10月底11月初結束;現在豆粕如果要求高,可能到25%,其他的23%
3.庫存情況:廣東一般在1-2天,庫容一般15天
4.需求情況:豬價上漲,豬料中豆粕配方添加上調,廣東葵粕月用量近20萬噸,雞鴨料銷量同比下降20%
5.到港及供應情況:到港12月950-1000,11月儲備投放預計50萬,密西西比河預計影響美國裝運量的20%,11月到港如果放800萬噸,加50萬噸的儲備豆,整個結轉庫存能上250萬噸,問題不會很大;廣東11月到港可能在92萬噸左右,壓榨預計95萬噸;這周壓榨在22萬噸;
6.采購與銷售計劃:10-11月有布局,12-1月沒有,11月估計可能會有大豬出欄,認為基差基本已經高位見頂,幅度和速度不好判斷,現在可以考慮基差逐步回落
7.對于豆粕基差的觀點:兩廣地區豆粕現貨會相對偏緊,但不至于太嚴重,廣東雖然后續有停機壓力,但可能會出現停機不及預期的情況,廣西會偏緊,但外圍仍然可以補充,近期有部分地區從華東調船來廣東,一般兩地價差在150左右就會產生區域間貿易利潤;
8.對于豆油基差的觀點:豆油基差原本和豆粕有點像,但是因為消費比較差,難以支撐,尤其在國慶后是季節性消費淡季。基差下跌空間跌到1000,后面大概率還是要跌,因為11月以后還是要期現回歸,現在消費再好也不可能把基差挺上去,沒人愿意接現貨,相較于此,15價差比現貨基差意義更大。
【企業介紹】-2
該公司為飼料企業,飼料年產量60萬噸,市場主要覆蓋華南、華東,主要做豬料和水產料,其中水產料占6成,豬料4成,所銷售的目標群體是小戶。豆粕主要通過油廠直采,葵粕主要和經銷商采購,今年因為擔心貨源不穩定,葵粕采購數量減少;
【調研情況】
1.市場環境:雖然養殖利潤好,但是生存仍然比較艱難,以前都是水產料比較好,但是現在基本是存量競爭,最近幾年疫情會影響一部分消費,同時魚的出口也會受到影響。從原料使用上看,近年來水產結構發生了變化,市場對高端魚類消費量的可能會增加,特水料用量會增多,因此菜粕的剛需會逐步被擠壓,但公司生產商品料,考慮到外觀和適口性的問題,配方一般不會出現很大調整,當前豆粕年度采購量20-30萬噸,葵粕擔心不穩定,量會有所縮窄;當前很多小廠生存比較艱難,很多采用代加工的形式,客戶最終流入大集團;企業在技術門檻,客戶口碑、黏性上有一定優勢;
2.配方:豬料20%,魚蝦料相對比較剛需,30%+,高價對配方影響不大;油2-3個點,以毛油為主,還有魚油
3.需求:水產利潤尚可,大企業水產料占比會提高,并且因為前期基差做的多,整體是賺錢的,因為有銷售計劃的安排,今年大企業4季度可能對需求更猛,量可能會增加。近期以來市場雖然頻繁出現漲價的信息,但其實漲價類似促銷,報價提高,實際成交并未提高。企業葵粕月消費量還是相對穩定,在國慶前這段高峰期,葵粕周度消費量在5-6萬噸左右,一般正常水產消費季,周出貨量基本在4萬噸左右,一個月20萬,水產淡旺季可能會減弱,因為保溫箱之類的形式;
4.對于今年基差的看法:今年基差的高度和持續時間都是超預期的,認為當前高基差主要原因還是供應端矛盾比較大,企業控制貨權,下游遠期沒買頭寸多集中在上游,養殖利潤好轉,下游接受度在增加,底線也提高了。后續供應問題逐步解決,認為11月中下旬開始基差可能會回歸;
5.庫存:企業物理庫存一般是5-7天,合同庫存是20天。10月前一般是30-35天滾動操作,整個行業買的都比較少,大貿易商在手合同數量有限,多數想賣12-1月基差,因為預期在轉,所以不是很容易成交;
6.采購計劃:基本每星期買一次,買幾天的用量,11月底就降到一個很低的位置,因為對后面價格還是相對看低,當前多考慮20天左右的合同滾動操作,然后逐步降低手中頭寸。油廠的高基差主要還是大集團在采購。18年以后,油廠基差采購占到60-70%,但是因為后續基差多下跌,因而基差采購在減少,這是導致近年來基差變化的主要原因,今年6-9布局過,12-1月不考慮買,主要是考慮水產需求的季節性。明年市場還是不太清晰,但是基礎量還是要做到。
【企業介紹】-3
公司以租賃方式進入廣東地區大豆壓榨行業,大豆日壓榨產能5000噸,規劃年產能大約在100萬噸,當前大豆壓榨量為3100噸/天,2010年年初開始進行大豆代加工,去年總共壓榨力103-104萬噸的壓榨,今年預計壓榨量在70萬噸左右;
【調研情況】
1.開機情況:現在到月初,停機可能要到11月中下旬才有環節,主要是因為大豆供應緊缺,企業從10月6號開始停機,25號預計能到船,一般裝卸在1-2天左右,30-31號開始重新開機;
2.近期現貨表現:今年豆粕基差因為密西西比河水位下降,市場對后續供應還是會有擔心,采購情緒有所好轉;從豆子結轉庫存來看,10-11月是比較低,11-12月壓榨計劃估計在95-100萬噸左右;認為今年基差好的最核心因素還是在于下游需求,當前持續時間和高度都比以前更高,養豬利潤高位刺激養殖戶壓欄以及終端投料用量的增加;另一方面今年缺豆也導致壓榨量明顯偏低;
3.預售情況:企業下游銷售渠道基本以終端和經銷商各一半的數量布局,遠月賣基差。當i前11月頭寸預售基本已經結束,12月預售在5-6成左右,明年1月預售3-4成,當前盤面利潤不好,進度相對偏慢,企業采購一般是嚴格的基差交易模式,基本在預售達到3成以后開始逐步采購貼水;不過當前基差高,現貨利潤比較好,11-12月船期都有利潤;
4.廣東市場的消費結構:廣東豆粕月消費量大約在60-70萬噸,有10萬左右出省,20%左右,一般輻射到廣西、云貴、江西、湖南;
5.需求:豆粕添加優勢不明顯,雜粕性價比更高,在豬料中,自繁自養雜粕添加較多,商品料不會用太多雜粕,鴨料可以完全用雜粕進行替代,葵粕到港量預計要到11月上旬才能基本確定,新季菜粕和菜籽要在11月下旬到12月才能形成集中供應,終端當前采購12-1月合同更多還是出于節前備貨的考慮。廣東正常在11月份葵粕消費量預計在20萬噸左右
6.對后市行情的看法:當前下游頭寸建倉比例不高,對高基差仍然抵觸,但是到春節前,豆子到港量都不算太多,11月廣東到港在100萬噸左右,壓榨量預計90萬噸,整體來看供應還是偏緊的,加上當前大企業貨源比較集中,后續基差還是相對偏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