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日報
11月10日消息;當前,宏觀環境為影響大宗商品價格趨勢的主要因素。美歐面臨高通脹和低增長的滯脹期,貨幣緊縮仍是主基調,后市向衰退宏觀周期輪換的預期升溫。筆者認為,目前豆油價格的趨勢性上行周期已經完成,事實上,在美聯儲6月下旬開啟大幅緊縮周期時,商品市場的頂部已經形成。11月美聯儲再度加息75個基點,市場預期充分兌現,盤面波動較小,同時,部分美聯儲官員表示,過度加息將導致美國經濟陷入“主動低迷”,加息速度有放緩預期,宏觀趨勢性利空因素有望邊際改善。
當前美豆新作處于收割季。截至2022年11月6日當周,美國大豆收割率94%,市場預期94%,前一周為88%,去年同期為86%,5年均值為86%。CBOT大豆期貨進入冬季交易模式,更加關注南美的天氣狀況與美豆出口情況。
巴西大豆正處于播種的時間窗口,天氣狀況中性,種植進度55.9%,去年同期為65%,5年均值為59.78%,南美大豆存在豐產預期。
進口方面,2022年11月大豆到港量766.5萬噸,較上月預報的539.5萬噸增加227萬噸,較去年同期的736萬噸增加30.5萬噸,同比增加4.14%。目前進口大豆現貨壓榨利潤處于較高水平,油廠壓榨積極性較高。
庫存方面,經過前期行業內的主動去庫與被動去庫,近期豆油油廠庫存在83.7萬噸左右,與上月同期持平,與近5年同期相比處于絕對低位,預期后市到港將有所增加,需求或呈現季節性小幅反彈,豆油庫存維持低位。
基差方面,由于國慶節后下游補庫需求轉淡,豆油2301合約基差收斂至850—1200元/噸,上周同期為1000—1300/噸。
由于目前歐美處于宏觀周期切換的敏感時間窗口,在宏觀預期和基本面方向一致性不足情況下,油脂市場面臨較大的價格波動風險。
綜上,隨著11月交割的臨近,期現價差逐步回歸,國慶節后下游補庫需求轉淡,豆油基差有所收斂,但與往年同期相比仍處于較高水平。經過前期的去庫,近期豆油油廠庫存維持低位水平。預計后市到港有所增加,需求將季節性小幅反彈。結合宏觀環境、基本面、市場結構與技術分析,筆者認為,豆油2301合約短線面臨平臺整理局面,后市將繼續測試上方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