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報
前不久,133噸來自非洲馬里共和國的進口芝麻運抵上海外高橋港區,上海外高橋港區海關充分發揮“綠色通道”效能,當天完成查檢、放行、出證等全部流程,在嚴把進口農產品質量安全的同時,全力支持優質非洲農產品進入中國市場。據悉,今年以來,外港海關已累計保障多哥、莫桑比克、尼日爾、坦桑尼亞等非洲國家進口的1854噸芝麻安全高效通關,同比劇增4.3倍。
圖說:上海外高橋港區海關關員對進口非洲芝麻開展查檢工作。
“這批芝麻抵港前,我們通過關企聯絡員機制,提前對接進口商掌握到港信息,統籌安排人力資源,落實提前申報、無陪同查驗等措施。為確保嚴把進口農產品質量安全關,我們提前審核輸出國家官方植物檢疫證書、原產地證書等資料,在貨物抵港后第一時間對檢疫性病媒、有害生物等開展查檢工作,確認無異常后迅速放行。當天下午,這批芝麻就順利通關,被運往企業。”負責該批芝麻查檢工作的外港海關查驗八科科長金浩說。
小小芝麻見證“一帶一路”共贏大道。芝麻最早從非洲開始種植的,到了漢代,通過絲綢之路經過印度傳入中國,成為中國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進入21世紀,在“一帶一路”倡議的推動下,中非經貿合作不斷深化,非洲參與 “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高品質芝麻又通過“海上絲綢之路”飄香中國。
目前非洲是我國芝麻的最大進口地區,貨源品質優質且價格低廉,深受我國下游產業的青睞。“我們這批進口的非洲芝麻是油籽油料,主要用來榨食用油。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對健康的日益重視,芝麻油類產品的需求也在增加。去年我們累計進口了3000余噸的非洲芝麻。今年,我們企業還將進一步加大非洲芝麻的采購量,預計超過1萬噸。”進口商昆山益嘉糧食工業有限公司儲運部經理吳志剛介紹說。
近年來,隨著中非共建“一帶一路”合作取得新進展,中非農食產品貿易也日益繁榮。今年前兩個月,累計已有4萬余噸,價值超1億美元的優質非洲農產品從上海口岸安全高效通關,進入國內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