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晚報
經過建設者兩年多緊張施工,由世界500強企業豐益國際集團投資建設的益海嘉里湖南糧油食品生產加工基地(以下簡稱“益海嘉里湖南基地”)雛形初現,其中面粉生產線將于9月試產、10月正式投產,大米生產線將在年底試產,緊隨其后的米糠油生產線將加緊建設……這個總投資30億元、占地340畝的項目,達產后預計年產值將達120億元。
巨頭加盟帶來先進理念和設備
不斷提高科技創新能力、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推動發展方式綠色轉型。這對長沙食品及農產品加工業意義重大。在益海嘉里湖南基地,記者看到了全新的場景。
稻谷進生產線加工后,除了大米,米糠被用來榨取健康食用油,剩余部分作飼料,谷殼被用來燒制蒸汽提供給生產企業……這種物盡其用的方法,能給湖南農業生產注入強勁動力。益海嘉里湖南基地今年投產后,這一切將變為現實。隨著世界第三、全球領先的農業綜合型跨國糧油企業豐益國際集團的加盟,其國際范的經營理念和行業領先的智能化生產設備,將大力促進長沙食品及農產品加工產業鏈發展。
10層樓高的倉庫建筑群,9層樓高的加工車間,進入裝修階段的成品庫……21日上午,記者來到位于望城經開區銅官工業園的益海嘉里湖南基地,看到的是一座頗具規模的現代化工業園。
“我是2020年4月8日正式代表項目方進駐銅官工業園的。”益海嘉里湖南基地項目負責人陳衛東回憶,良好的營商環境,兩大鐵路平臺,三條高速動脈,一個水運碼頭,使望城經開區成為“輻射三湘、連通全國”的重要交通節點,加上湖南巨大的市場潛力,這些都是促使項目最終落地銅官工業園的因素。
9層樓加工車間只需4人值守
即將于9月試產、10月正式投產的面粉生產區,由倉庫、生產車間、成品庫三部分組成,計劃日產面粉1500噸。
記者看到,準備裝儲小麥的倉庫是個龐大的建筑群,18個大倉,每個10層樓高,一個倉庫可儲存3000噸小麥。小麥進入庫房后,經過自動篩選、除菌等程序,由輸送帶自動送到頂樓,再通過頂樓的管道,輸送到9層樓高的生產車間。生產車間每層建筑面積1500多平方米,小麥將在這里完成由麥子到面粉的“變身”過程。
記者在生產車間一樓看到,施工人員正在進行電纜管道安裝。在二樓,100多臺自動化碾磨機已安裝完畢,正在調試。
一個小時,200道工序,一粒普通小麥才能變成我們日常所見的面粉!
“小麥在二樓碾磨后,通過管道下到一樓,然后用風通過管道吹到七樓,再由機器進行分離,經過200道工序,加工出面粉、細麩、粗麩、坯芽等不同產品。”益海嘉里湖南基地負責技術設備的楊宇航介紹。
而這么大一座生產車間,投入運行后,一個班只需4個人在二樓的中控室值守!
“整個生產線實現了全自動化生產。”劉宇航介紹,目前招聘的30多名工人已經安排到外地工廠跟班學習。
米糠變身健康食用油物盡其用
記者看到,雖然是陰雨天,毗鄰的稻谷加工區依然有建筑工人在有序施工。根據規劃,這里將在今年底試產。緊隨其后,基地還將建設米糠油生產線,這將是基地未來的拳頭產品之一。
“500公斤稻谷只能加工出大約5升米糠油。”陳衛東介紹,正是由于成本、技術等限制,一般企業在加工稻谷時,米糠只能作飼料處理。而在益海嘉里基地,由于擁有行業領先的智能化生產設備,能把米糠作為原料深加工成米糠油。
米糠油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是一種與橄欖油齊名的健康營養油,深受高血脂、心腦血管疾患人群喜愛,并早已成為發達國家居民的日常健康食用油。
在益海嘉里湖南基地,甚至連最后的稻谷殼都被安排了去處:將被用來燒制蒸汽,提供給企業使用。
“真正做到物盡其用,使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陳衛東自豪地表示。
“益海嘉里湖南基地將打造集區域總部經濟、智能制造、現代農業和現代物流于一體的食品加工全產業鏈旗艦,為湖南由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轉變作出積極貢獻。”益海嘉里(湖南)糧油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郝建國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