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易咨詢
厄爾尼諾現象通常會導致東南亞地區高溫少雨甚至干旱,不利于油棕樹的生長,從而導致棕櫚油單產和產量增速放緩或者是減少。一般來說將,強厄爾尼諾現象對棕櫚油的產量影響大于弱和中等強度的厄爾尼諾現象。
棕櫚樹作為一種多年生喜雨作物,一般要求年平均降水量在1500mm以上,若無洪澇災害,降水量多利于油棕樹生長。棕櫚油在月降雨量200—350mm時,產量相對較高。棕櫚油的產量具有明顯的季節性規律,即從3月產量開始增長一直到10月份達到最高,然后產量開始下降。這主要和東南亞的降雨有關,棕櫚油的增產周期是東南亞的傳統雨季,棕櫚油生長旺盛。棕櫚果成熟的前5—15個月是棕櫚樹的花絮發芽和授粉階段,此時降雨量將影響雌雄花發育比例,過少的降雨易于形成更多雄花,造成單產下滑。厄爾尼諾造成的東南亞地區干旱一般會影響8—10個月后的棕櫚油產量,導致產量降低。
JCI統計數據顯示,2000年以來中等以上強度厄爾尼諾有兩次,其一是2009年7月-2010年3月份中等強度厄爾尼諾,按照對產量影響8-10月滯后計算,正好對應影響2010年全年棕櫚油產量,MPOB數據顯示,2010年馬棕油產量1700萬噸,月均產量142萬噸。較非厄爾尼諾年份月均產量160萬噸降幅11%。
其二是2014年10月-2016年4月的超強厄爾尼諾事件,由于2014年10月到2015年6月都屬于弱厄爾尼諾時期,對產量影響并不太明顯。當2015年7月開始隨著厄爾尼諾強度達到超強厄爾尼諾,對馬來西亞棕油產量的真正影響體現在2016年,2016年馬來西亞棕油產量1732萬噸,月產量均值144萬噸,較非厄爾尼諾年份月均產量160萬噸降幅10%。
其三,東南亞棕櫚油產量周期規律標明,每年的11月至次年2月為減產周期,而從3月至10月份為棕櫚油產量增加高峰期。若厄爾尼諾高峰與棕櫚油產量減產周期共振,預估會放大棕油產量下降幅度。按照此輪厄爾尼諾自2023年6月開啟,預估會對2024年東南亞棕櫚油產量造成影響。按照前兩次中等強度厄爾尼諾對馬來西亞棕櫚油產量下降10%計算,預估2024年馬來西亞棕油產量減產幅度或在150-180萬噸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