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日報
近期,外盤油脂相對強勁,國內油脂基本跟隨外盤而動,整體偏強。
本周馬來西亞棕櫚油局(MPOB)與美國農業部(USDA)均發布月度報告,此前市場預計MPOB報告偏空,而USDA報告預計偏利多,但最終報告與市場預期相反。MPOB公布的數據顯示,6月末庫存為172.06萬噸,較5月的168.81萬噸增加3.24萬噸,環比增加1.92%,遠低于此前市場預期的10%。油脂市場受此報告提振上漲,抹平此前CBOT豆類價格下跌所帶來的拖累。
長安期貨油脂油料分析師拓鵬康表示,此前市場預期美豆單產受干旱及低優良率影響將調降,但最終報告顯示7月美國2023/2024年度大豆單產預期為52蒲式耳/英畝,市場預期為51.4蒲式耳/英畝,相較6月的數據并未減少,考慮或許是針對種植面積大幅調減背景下的一種修正,美豆總產量變化不至于那么大。在多空交織的影響下,豆油與棕櫚油整體以振蕩調整為主。而菜油則受歐洲與加拿大菜籽主產區持續遭受干旱天氣影響,減產預期較強,同時國內供給也偏緊,延續強勢行情,在三大油脂中表現最強。
徽商期貨油脂分析師郭文偉告訴期貨日報記者,目前,美豆干旱面積與優良率受益于7月中上旬降雨得到改善,不過中西部地區的降雨總量好壞參半,干旱加劇的地區超過了旱情緩解的地區。本周整體大豆產區干旱繼續緩解,干旱面積從60%降至57%,優良率止降回升至51%,但是仍低于過去5年均值62%,生長狀況依然堪憂。截至7月9日,美豆超39%面積進入開花期,整體進入生長關鍵周期,對降水和溫度的變化更敏感,并且7月下半月產區降雨形勢再次變得嚴峻,近半數的主產區降雨偏低,包括平原中北部的達科塔州、內布拉斯加州以及玉米帶北部的明尼蘇達州、愛荷華州,降雨為正常水平下的20%—90%,大豆生長前景依然受到挑戰。
展望后市,拓鵬康認為,北美天氣情況依舊是市場關注的重點。美國大豆主產區在過去一段時間迎來降雨,大豆優良率有所改善,但僅51%的優良率依舊是近年來的最低水平。另外,天氣預報顯示,美豆主產區未來半個月的降雨情況并不樂觀,在播種面積已經大幅縮減的情況下,天氣的變動的影響令美豆整體易漲難跌的狀況并未改變。
“豆油走勢仍是近期市場熱點,市場十分關注美豆種植情況,國內豆油庫存前兩周超過100萬噸,但對內盤利空影響有限,投資者的熱情都放在美豆產量上。”福能期貨油脂油料分析師馬曉魯表示,7月USDA供需報告下調了美豆種植面積和產量,但沒有下調單產,且報告中的庫存量高于市場預期,利空豆油。因此,目前美豆優良率還是低于正常水平,且種植期還很長,天氣炒作還有發酵的空間,在美豆供應轉緊的背景下,豆油整體易漲難跌,跟隨外盤幾率較大。
在郭文偉看來,當前市場重新聚焦于產區的天氣狀況,天氣形勢的演變依舊是豆類品種的重要驅動,在種植面積大幅下調背景下,美豆生長關鍵期對天氣邊際的惡化更為敏感,有助于美豆期價保持強勢,對國內豆油期價帶來原料成本支撐較強。此外,國內部分地區油廠因豆粕脹庫,大豆延后壓榨,近兩周大豆壓榨量偏低,中短期國內豆油庫存回升速度或慢于預期,現貨供應壓力后移。
菜油方面,記者了解到,目前,加拿大菜籽正處在生長關鍵期,盡管2023年加拿大種植2210萬英畝的油菜籽,比去年播種面積提高3.2%,但是部分地區的天氣形勢令人擔憂,截至7月上旬,阿爾伯塔省、薩斯喀徹溫省和曼尼托巴省累計降雨低于去年同期20%—40%,與產量大降的2021年持平,產區天氣偏干將使得作物提前成熟、籽粒不飽滿,單產可能達不到最初預期,目前薩斯喀徹溫省的土壤濕度與預期降雨表明7月下半月仍將偏干。
“菜油整體強于豆油和棕櫚油,主要還是由于厄爾尼諾天氣影響下,市場對于加拿大菜籽、澳洲菜籽存在減產擔憂。”馬曉魯表示,雖然菜油前期累庫,但我的農產品數據顯示,菜油庫存連續兩周下滑,由49.21萬噸降至40.51萬噸。目前,國內油廠開機率處于低位,后續我國菜籽到港量將減少,預計7月菜籽到港僅20萬噸,三季度油廠開機率都處于偏低位置,菜油供應拐點已經來到,因此近期菜油走勢在油脂板塊格外突出,且利多因素難被證偽,將持續強勢運行。
棕櫚油方面,6月MPOB報告顯示馬來西亞庫存不及市場預期,且近期印度的需求大增,利好基本已被市場消化。馬曉魯分析稱,前期大范圍降水過后,印尼和馬來西亞棕櫚油產區也將在7月下旬迎來干燥天氣,利于棕櫚油生產,夏季都屬于增產季節,所以預期的產量對棕櫚油價格形成壓制。雖然近期買船較多,國內棕櫚油庫存稍有回升,但棕櫚油在夏季的消費好于豆油和菜油,多空交織下棕櫚油偏向振蕩,波動幅度或不及豆油和菜油。中長期來看,油脂板塊若要持續上行存在難度,持續關注厄爾尼諾現象和美豆產量。
“值得注意的是,東南亞棕櫚油出口有所改善,隨著國際豆棕價差恢復至正常區間,棕櫚油價格優勢重新凸顯。”郭文偉表示,印度增加棕櫚油進口,SEA報告顯示,印度6月棕櫚油進口量為68萬噸,高于5月的44萬噸。國內棕櫚油出現采購利潤,貿易商增加采購。馬來西亞6月出口增加12.5%,印尼和馬來西亞分別在7月和8月上調參考價格,提高出口關稅,從側面印證產地出口壓力減輕。但三季度東南亞棕櫚油處于產量高峰期,后期將延續累庫趨勢,國內棕櫚油最新庫存持續回升,7月買船多于6月,8月仍有采購時間,中短期國內外棕櫚油供應保持邊際寬松,限制價格反彈。不過,長期來看,隨著厄爾尼諾的強度增加,干旱高溫對東南亞棕櫚油產量的影響將逐步放大。
在拓鵬康看來,厄爾尼諾現象的影響更偏長期,出口數據同步的恢復使得棕櫚油表現也有所好轉。在宏觀形勢階段性好轉的大背景下,下半年油脂市場仍以偏多看待,但近期油脂上漲幅度較大,技術上有一定的回調壓力,短期或以振蕩調整走勢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