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日報
近期,三大油脂價格中樞集體上移。隨著MPOB報告以及美國農業部報告相繼落地,油脂期價運行出現明顯分化,豆油、棕櫚油維持高位振蕩走勢,菜系走勢較為獨立,其中菜油期價連續刷新近4個月高點,主力合約攻回10000元/噸關口。5月底至今,菜棕價差由1000元/噸附近迅速走擴至2200元/噸之上,菜豆價差由600元/噸附近走擴至1700元/噸附近。
“菜棕、菜豆價差走強,豆棕價差趨勢不明顯,主要因為國內菜油供應邊際下降,產區菜籽受天氣擔憂提振,國內菜油引領油脂延續偏強走勢。”徽商期貨油脂油料分析師郭文偉告訴期貨日報記者,目前國內進口菜籽高峰已經結束,7月進口菜籽到港驟降,油廠壓榨菜油產量下降,菜油庫存連續2周下降,從最高點59.3萬噸降至50.4萬噸。隨著進口菜籽供應收緊,國內壓榨菜油庫存將繼續下降。
據東海期貨油脂油料分析師劉兵介紹,目前菜油季節性供應高峰已過,庫存持續下滑,且在油脂消費淡季,終端出貨要好于豆油;豆油庫存增庫趨勢不變;棕櫚油進口利潤改善,到港增加,庫存增加。從供需基本面來看,菜油>豆油>棕櫚油。“近期,隨著美國農業部將全球菜籽供需調緊,以及加拿大菜籽產區干旱風險擴大,菜系持續走高,但菜系后期波動風險擴大。菜油期貨主力合約盤中資金階段性回撤,也使得菜棕價差收縮。
“供應預期分化是油脂價差走擴的主要驅動。”國元期貨油脂油料分析師劉金鷺預計,菜油單邊將繼續偏強,供應端趨緊是菜油走高的主要驅動。北美干旱天氣沖擊加拿大菜籽單產預期,同時歐盟菜籽產量較此前下調,厄爾尼諾現象帶來的干旱問題將沖擊澳大利亞菜籽產量。此外,我國二季度菜籽到港量減少,油廠壓榨節奏開始放緩,國內菜油產量加速下滑,庫存持續下降。“產地與國內供應均存在回落預期,菜油價格存在繼續走高驅動。”
記者了解到,近期豆油利多驅動有限,美國農業部7月供需報告未調整美豆新作單產,疊加近期美豆產區迎來關鍵降水,為美豆減產題材降溫。目前,美豆干旱面積與優良率受益于7月中上旬的降雨,大豆產區干旱繼續緩解,干旱面積從60%降至57%,優良率止降回升至51%,但仍低于過去5年均值62%。
郭文偉分析稱,7月下旬,美豆主產區降雨形勢再次變得嚴峻,近半數的主產區降雨偏小,生長前景依然受到挑戰。在種植面積大幅下調的背景下,市場對美豆生長關鍵期的天氣變化更為敏感,這有助于美豆期價保持強勢,對國內豆油期價帶來較強的原料成本支撐。不過,國內進口大豆供應充足,油廠持續壓榨,豆油產量穩定供應,中短期國內豆油庫存持續累積,拖累豆油反彈空間。
“后期來看,棕櫚油仍將是決定三季度油脂價格重心的核心品種。”劉兵表示,6月底,馬棕庫存較5月增長1.9%至172萬噸,遠低于市場預期。6月,馬棕產量下降4.6%至145萬噸,而棕櫚油出口量增長8.6%至117萬噸,超出市場預期。棕櫚油相對競品油的價差不斷擴大,馬幣疲軟、中印等棕櫚油庫存減少,都支撐著出口需求復蘇。
事實上,豆棕價差依然維持在150美元/噸的高位。7月以來,馬棕出口環比繼續改善。劉兵表示,短期國內棕櫚油相對菜豆有偏強支撐。然而,從整個增產周期來看,隨著產地高頻數據不斷驗證產量增加,增產預期逐步兌現,這將成為國內外油脂潛在的壓力。反觀美豆油,7月美國油廠將進入季節性檢修,豆油產出減少,庫存加速去化。此外,隨著原油價格走高,預計美豆油將帶動國際油脂價格彈性放大,國際豆棕價差或維持在高位。東南亞棕櫚油的出口前景依然樂觀,供需雙強將緩解東南亞棕櫚油季節性增產壓力。
展望后市,劉兵認為,國際油脂價格將繼續偏強運行,國內油脂成本支撐增強。其中,棕櫚油將繼續穩固油脂價格重心。價差方面,菜油供需基本面支撐強,黑海地區糧食出口協議延期的不確定也較大。因此,預計菜棕價差階段性回撤之后仍有望走擴,但豆棕價差上行空間相對有限。
“從油脂基本面來看,相對豆油而言,國內外菜油供應預期收緊,而國內外棕櫚油供應邊際寬松,仍支撐菜豆、菜棕價差繼續走擴。”郭文偉說。
在劉金鷺看來,三季度菜系供應趨緊,豆棕維持累庫預期,但在美豆新作定產前,天氣問題將在成本端支撐豆油,棕櫚油產地處于增產周期,表現或較豆菜偏弱。因此,預計菜豆、菜棕價差存在繼續走擴的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