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美天氣引發農產品產量擔憂

    2023-07-20
    摘要:

    目前距離7、8月份的天氣炒作窗口關閉還有時間,除非能看到持續強降雨及干旱顯著緩解,天氣炒作仍有時間及空間。

    期貨日報

    據新湖期貨農產品分析師孫昭君介紹,近日外盤農產品大漲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因素,一個是天氣預期轉變,一個是黑海谷物協議問題。

    具體來看天氣方面,孫昭君介紹,6月中下旬到7月中上旬,美國主要農作物生產區迎來降水天氣,大幅緩解此前對農作物單產的影響預期,美農作物優良率也出現連續回升,市場擺脫了和2012年極端干旱年景相比較的擔憂,美玉米盤面也在這段時間內一舉吞噬掉了前期天氣風險帶來的全部漲幅,美豆也大幅回落。但近日美國氣象預報顯示,7月底中西部地區天氣將再度轉向炎熱干燥,進而加劇作物生長壓力,再次為盤面注入天氣風險升水。

    “最新的天氣預報顯示,美國7月底和8月初中西部天氣可能更為炎熱干燥,不利于作物生長,尤其是處于關鍵授粉期的玉米,因為如果授粉期間玉米面臨缺墑壓力,其單產潛力可能受損。”宏源期貨農產品分析師李霄說。

    在中信建投期貨油脂油料首席分析師石麗紅看來,近期部分農產品仍處于“天氣市”,短期上行的核心驅動主要來自對北美天氣風險的擔憂而引發的多頭炒作,這在加拿大菜籽與美國大豆上體現得尤為明顯。

    “加拿大菜籽三大主產區除阿爾伯塔省以外,薩斯喀徹溫省以及馬尼托巴省7月后半月天氣形勢均不太樂觀。從最新預報來看,兩省大部分地區14天累計降雨量將低于歷史正常水平。即使是菜籽生長相對較好的阿爾伯塔省,后半月南部的降雨量也同樣偏低。7月中下旬至8月是菜籽生長關鍵期,降雨偏少可能使得后續菜籽優良率繼續下調,對單產產生不利影響。”石麗紅說。

    美豆方面,據石麗紅介紹,其主產區在7月上半月的降雨持續改善,令干旱有所緩解,優良率止跌回升,但7月后半月的預報同樣顯示美豆十一大主產區降雨量將普遍低于歷史正常水平。兩大核心主產區之一的伊利諾伊州(產量占比約13%)的優良率持續處于50%以下的低位,后續降雨的缺乏大概率將進一步導致該州大豆優良率下行,從而拖累整個大豆優良率走勢。此外,從歷年USDA調整單產的經驗來看,持續幾周55%以下的優良率大概率意味著單產的下調(2012年、2013年、2019年以及2022年)。簡言之,在缺乏持續的有益降雨下,美豆優良率后續仍然有走低的可能性,并最終導致單產的下降。

    此外,黑海谷物協議到期,市場對續簽前景擔憂,也在一定程度上提振農產品。

    7月17日,俄羅斯表示,因黑海港口農產品外運協議中與俄羅斯有關的部分至今仍未得到履行,停止參與黑海谷物出口協議。“雖然2023/2024年度公布的全球谷物市場供應預期在逐步緩解,但是烏克蘭作為主要的谷物供應商,其谷物出口問題一直是市場關注的焦點,所以黑海協議的暫停仍能給市場帶來脈沖影響。”李霄說。

    “黑海谷物出口協議到期并沒有延續,市場對黑海局勢的不確定性的擔憂,推動CBOT玉米和CBOT小麥上漲。”國泰君安期貨農產品分析師傅博表示。

    玉米、大豆市場后期不確定性仍存

    對于玉米市場來說,李霄同樣認為,從外圍市場的基本面上來看,利多因素或不及利空影響。她進一步解釋說,首先,雖然黑海出口協議暫停,但這個政策多變,且俄羅斯糧食出口意愿強烈,多方談判仍在持續進行,政策發生轉向的可能性較大。其次,美玉米天氣炒作的實則是預期,這一階段天氣對價格的影響或在多空之間多次轉化。目前對美國玉米供應的天氣炒作主要是針對單產數據,而單產數據本身對天氣有較強的依賴性,因此從這個角度判斷總產量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而美國農業部稱今年農戶減少了大豆種植面積,而是將更多的耕地用于種植玉米,玉米播種面積有較強預期可以獲得穩定增長,因此整體分析來看,美國玉米總產量達到較高水平的可能性依然很大。此外,南美方面、尤其是巴西面臨收割壓力,其創紀錄收成已為市場共識,加之其價格較美國玉米更有吸引力,南美方面給全球玉米供應端帶來的壓力將持續影響下半年全球玉米市場。

    “目前,美玉米處于關鍵生長期,市場對天氣關注度較高,是近期盤面的主要驅動因素,不過,美玉米新作種植面積增幅較大,新年度供應預期寬松,中長線天氣持續限制CBOT玉米的上行動能。巴西方面二季玉米創紀錄豐產預期較強,近期收割加快,上市階段恐拖累CBOT玉米價格。此外,美聯儲7月加息25個基點市場預期較強,亦壓制美玉米漲勢;黑海谷物協議已然中斷,后續該因素亦難有更進一步的利多驅動。”孫昭君表示,因此,綜合來看,現階段CBOT玉米利多主要來自于天氣的不確定性,且經歷前期盤面大幅回落,亦有多頭回補預期,但除此之外的基本面和宏觀影響相對偏空,限制上行空間。

    就大豆市場而言,同樣存在不確定性。“CBOT大豆的上漲目前主要基于對美豆23/24年度產量的擔憂,從數據角度來說,主要基于優良率處于歷史同期低位,以及美豆主產區干旱面積仍然較大,但是實際的產量情況,還要看未來一個月的降雨,如果未來一個月降雨充足,美豆依然存在豐產的可能性,只是在產量確定之前減產的預期無法證偽,會令CBOT大豆偏強運行。”傅博說,另外,天氣的不確定性也加大了CBOT大豆的波動性。

    “7月以來的降雨改善帶來美豆主產區干旱比例的下滑,優良率改善帶來單產前景的回升,多頭減倉一度引致美盤天氣升水的回吐。然而,在美豆種植面積同比大降的情況下,美豆供應格局遭遇巨大逆轉,美豆平衡表很難再承受單產的大幅調降,市場對美豆主產區天氣惡化的敏感程度增加,一旦主產區出現降雨不及預期或轉少的情況,美豆期價將很容易出現上漲,這可能意味著8月前美盤及連盤豆類的難以深跌。”石麗紅表示,

    從時間節點來看,石麗紅表示,目前距離7、8月份的天氣炒作窗口關閉還有時間,除非能看到持續強降雨及干旱顯著緩解,天氣炒作仍有時間及空間。天氣預報顯示在上半月較好的降雨后,7月后半月美豆主產區天氣形勢可能再度惡化,預計將支撐美豆繼續高位運行。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