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茶油領域可以支撐5家上市公司

    2013-08-23
    摘要:

    訪紀源資本合伙人于立峰 來源:中國經營報作者:韓言銘 在益海嘉里、中糧等大企業把持的食用油市場上,中國的股權投資資本把目光放在小油種茶油身上,這種具備高端食用油品質的木本植物油成為資本撬開食用油市場... [詳細]

    訪紀源資本合伙人于立峰


      來源:中國經營報? 作者:韓言銘


      在益海嘉里、中糧等大企業把持的食用油市場上,中國的股權投資資本把目光放在小油種茶油身上,這種具備高端食用油品質的木本植物油成為資本撬開食用油市場的一個支點。


      那么在巨頭林立,且橄欖油已經占據高端市場地位的現狀下,茶油行業的機會到底有多大?為此,《中國經營報)》記者采訪了投資了茶油企業源森的紀源資本合伙人于立峰,聽他解讀背后的邏輯。


      《中國經營報》:近期,資本市場對于涉農企業造假等原因退市的比較多,而你們還投資涉農企業。對于未來的退出你們是怎么考慮的?


      于立峰:最近農業企業撤單的多,有的需要重新檢查剔除造假企業,長期來看對行業是利好的。中長期來看,資本市場不可能忽略現代農業發展。而現代農業+消費升級概念是值得關注的。


      不過,農業企業有其特殊性,一是農業存在周期性,靠天吃飯的成分也有,業績可能存在波動;二是農業企業涉及財務規范問題。


      《中國經營報》:紀源資本把源森看作“擁有獨特資源”的消費品牌企業,那么在你們看來對于這一類型公司的商業模式成功的關鍵是哪些?


      于立峰:這類涉農企業我們把它看成是擁有獨特資源或者稱具有資源優勢的消費升級的品牌。對于這類企業成功的關鍵應該是抓“兩頭”即資源及營銷。具體拿茶油來說,中國主產區集中在湖南、江西,從政府支持來看,地方優勢企業會搶占更多的資源,這塊不會成為問題。


      企業面臨的主要問題還在于營銷這頭,需要進一步加強,市場空間不是企業的瓶頸,關鍵在于市場運作。所有茶油企業和政府都應該進一步宣傳讓更多消費者認識它,而這其中的關鍵就是要有過硬的產品要做好產品的每一個細節。


      《中國經營報》:作為一個小油種,資本對于茶油的關注是從食用油行業的角度考慮多一些還是消費升級考慮多一些?鎖定這個細分領域的決定要點是什么?


      于立峰:這些方面的因素都有,但對于我們來說,茶油是消費升級的直接受益者。現在人們消費觀念進一步改變,吃健康的食品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需求,而且這個食用油是一日三餐都需要的,有機、健康綠色的食用油是一個巨大的潛在市場,茶油更有中國本土獨特的資源優勢。


      我們考慮投資茶油行業基于以下三個方面:其一,市場空間問題,茶油作為食用油里的高端產品,如果占10%的份額就有150億元的市場,至少可以支撐5家上市公司;其二,這個行業的成長有內生驅動力,工藝改善會生產好油;其三,在這個市場有做大的可能性,茶油市場上企業是小型、分散,壟斷性巨頭還未出現,而在市場基礎方面在南方省市有消費基礎,在高端市場可以繼續做大。


      《中國經營報》:在你看來,茶油市場面臨的難題是什么?對于茶油品牌的打造有哪些建議?


      于立峰:茶油市場存在三個方面難題:首先,小型企業多,成規模的少。這些企業在地方一年銷售幾百噸難度不大,但是對于油品質量的升級及品牌的打造需要長時間的教育過程,同時對于想做大的企業而言整合難度也大。其次,品牌建設弱,因為是由小油企發展而來,單靠某一家來推動茶油品牌較難,應該要全行業來推動,同時一定要做放心油、良心油,不然很容易把行業品牌搞砸。最后,在市場方面也欠缺,之前很多茶油企業主要靠團購市場,進商超渠道的少,全國性品牌及渠道成本讓一些中小型企業承受不起。


      我們的建議是在一些優勢地區,地方政府應該引導或者說是推動本地茶油企業整合做大,如果資源分散到幾家甚至幾十家企業身上,多個品牌很難形成合力,品牌前提條件要有一定的規模。在戰略上,企業可以有幾個步驟把純茶油及含茶油的調和油結合來做,一個保利潤一個打市場。在品牌建設上希望政府及行業協會共同推廣中國茶油文化和知識。


    ?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