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糧油市場報? 作者:付嘉鵬
作為我國華北、西北等高寒地區的主要油料作物,受種植面積、產量、加工工藝以及消費觀念等因素的影響,我國胡麻籽油加工產業一直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業內人士認為,發展胡麻籽產業,必須另辟蹊徑,走高端路線。
在寧夏銀川經濟技術開發區,當地最大的小包裝精煉胡麻油生產商和散裝食用油批發商———原源食用油公司旗下的主打產品“廣林子壓榨胡麻油”,在當地頗受歡迎。
在我國大西北地區,很多農戶都會種植一種果實呈南瓜籽形狀的植物———胡麻,棕紅色的果實經過壓榨,就是我們常說的胡麻籽油。胡麻籽一直是我國華北、西北高寒地區的主要油料作物,是當地農民的主要收入來源。
油用胡麻在我國已有600多年的栽培歷史,然而國內消費者卻對其知之甚少。受加工工藝、種植量、消費市場等多種因素的限制,我國胡麻籽油加工業發展緩慢,整個產業發展處于初級階段。
然而,可喜的是,胡麻籽油加工行業或將在今年迎來發展的“春天”。
在去年11月底舉行的中國糧油財富論壇上,全國糧油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油料及油脂工作組組長何東平表示,包括胡麻籽油在內,小麥胚芽油、紫蘇油、牡丹籽油、海藻油、椰子油、玉米胚芽油等行業標準的制定工作,均于2012年啟動,2013年將全部完成。
營養價值高
在各類因素限制下,胡麻籽油雖然短時間內無法成為菜籽油、花生油的替代者,但其營養價值卻正在被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所認識到。
科學研究證明,胡麻籽的主要成分是油脂、蛋白質以及大量營養及活性物質。其中,對人體有益的α-亞麻酸、木脂素、膳食纖維、亞麻蛋白含量較高。其中,α-亞麻酸是人體必需的脂肪酸,有抗腫瘤、抗血栓、降血脂、營養腦細胞、調節植物神經等作用。
而胡麻籽油的α-亞麻酸含量高達61.27%。
此外,冷榨胡麻籽油是陸地上Ω-3含量最高的植物油。Ω-3是一種“必需不飽和脂肪酸”,就是對人體極其重要,但自身又無法合成,必須通過體外攝取才能滿足人體所需的重要物質。Ω-3在海豹、深海冷水魚、海藻等海洋動植物、亞麻植物和核桃類堅果中含量較為豐富。
受益海嘉里宣傳影響,國內許多消費者都已經認識到,目前中國成年人嚴重缺乏DHA和EPA,然而,“要提高DHA+EPA的攝入水平,金龍魚深海魚油則是補充DHA+EPA的有效的來源”。
不過,有專家認為,胡麻籽油內的Ω-3可以在我們體內按自身需求代謝出適量的DHA和EPA,以滿足身體需要,而單一補充魚油是達不到Ω-3的平衡效果的。此外,魚油中還含有大量對身體有害的膽固醇。
壓榨工藝仍靠人工
在原源食用油公司的生產車間,糧油市場報記者發現,與其他食用油壓榨企業現代化、全密閉的流水式生產線不同,在胡麻籽加工過程中,油料炒制、火候控制等環節,必須有人工協助。
即使如此,與西北地區大部分胡麻籽壓榨企業的設備相比,已經升級改造多次的原源公司的壓榨設備已經是堪稱先進了。
人工操作給胡麻籽油的壓榨帶來了諸多不確定性。據原源食用油公司總經理李江介紹,由于缺乏統一的標準,各個企業生產的胡麻籽油質量參差不齊。
“我在超市發現,有些5L胡麻籽調和油的標價還不到50元,很令人吃驚。”李江表示,使用傳統壓榨方式的胡麻籽油生產成本較高,因此,價格過低的油很難保證質量。
企業大小看“磨多磨少”
胡麻籽油的壓榨方法一般分為浸提工藝和壓榨工藝,其中壓榨又分為傳統壓榨和精煉壓榨。
寧夏境內主營胡麻籽油的全精煉植物油生產企業———吳忠市國軍清真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丁濤認為,傳統壓榨方式頗具地方特色,榨出的油具有胡麻籽本身特殊的香味,同時蘊含著千百年的回族飲食文化,因此,深受消費者喜愛。不過,傳統壓榨方式成本高,經濟效益低,制約了胡麻籽油壓榨企業的發展。
“現在,只有銀川和吳忠的企業在運用這種傳統壓榨方式,甘肅、內蒙古,甚至新疆地區的胡麻籽油壓榨企業都已經開始使用螺旋榨機或者浸出法來生產了。”李江說。
為此,記者咨詢了食用油加工業內人士,并查閱了相關資料后得知,傳統的胡麻籽壓榨工藝一般是將原料經過熱炒,把水份蒸發掉后,才進行碾、炸出油。
據業內人士介紹,通過傳統壓榨工藝生產的“純壓榨油”(壓榨后不精制的油)必須選擇優質的原料,這樣出油率才高。
為了迎合當地消費者口味,加工企業必須堅持傳統壓榨方式;為了加大生產量,加工企業又必須不斷擴大加工規模。
“傳統壓榨企業產能的大小,其實就是磨盤數量‘多與少’的問題。”李江認為,在傳統工藝升級改造較慢的情況下,即使有足夠的市場需求,企業也無法大舉擴張。“僅占地面積這一項,企業就無法解決”。
產業發展需另辟蹊徑
隨著消費者養生意識的不斷增強,胡麻籽油的營養價值被越來越多的營養專家所推崇,這成就了整個產業的發展新機遇。不過,由于種植效益低下,我國胡麻籽油種植面積逐步萎縮,產量不斷降低,這又成為產業發展的瓶頸。
“原本預計2012年胡麻籽生產會迎來一個豐收年,但在收割之前,一場霜降讓這個希望破滅了。”李江表示,目前,國內胡麻籽產量僅能保證加工需求的30%,其余均需要進口。相比國外進口的原料,國內收購的胡麻籽品質及雜質不一,嚴重削弱了其市場競爭力。
對于習慣吃胡麻籽油的消費者來說,胡麻籽油是烹調食物的必備用油。李江告訴記者,許多菜肴只有用胡麻籽油,才能符合當地人的口味。
然而,隨著社會的不斷融合,許多當地消費者已經開始使用其他種類的食用油來代替胡麻籽油,這也進一步擠壓了胡麻籽油企業的生存空間。
因此,丁濤認為,胡麻籽油壓榨企業要做大,必須另辟蹊徑。“國軍將不斷改進傳統壓榨方式,將回族飲食文化融進產品理念,力爭讓國軍食用油成為胡麻籽油中的貴族產品。”對此,李江有同樣的看法。他認為,只有占領高端市場,胡麻籽油產業發展空間才能得以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