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美貿易戰傷害了誰?在華國際糧商或臨考驗

    2018-04-08
    摘要:

    中國如對美國大豆加征25%的進口關稅,誰將受傷害?不僅是美國的豆農,還可能波及在華的國際糧商們。貿易戰將提升在華國際糧商的運營成本和政治風險,其苦心經營的中國市場份額或將面臨蠶食。中國對大豆用于動物飼料和肉類生產的需求,推動了ABCD在農業供應鏈中的擴張和投資,跨國糧商置身貿易戰對峙最敏感與激烈的農業領域,將如何進退?

    2018年的清明節注定將被載入史冊,中美兩個超級大國間“史詩級的貿易戰”正波及所有人,“豆爭”成為其間最激烈的戰場。

    中國如對美國大豆加征25%的進口關稅,誰將受傷害?彭博社評論稱:不僅是美國的豆農,還可能波及在華的國際糧商們。

    官方媒體《人民日報》4月7日的社論提及:美國企業在中國分支機構的銷售額已經達到了3000億美元,這些都是中方可以考慮的反制載體。

    《環球時報》社評則稱:即使中美貿易歸零,中國也不會后退。美國盈利高的對華投資都是備選轟炸目標。

    反對自由貿易的特朗普揮舞著關稅大棒,可能正將自由貿易最大受益團體——跨國糧商們推坐上火山口。

    輿論常常認為,關稅將使中國大豆壓榨廠及飼料生產商的成本上升,企業利潤減少,豆油和飼料價格上升。但外界可能并不清楚:

    中國大豆壓榨產業具有高度集中化和集團化的特點,排名前列的壓榨集團約占總產能的70%,既包括以中糧、九三為代表的國企陣營,也包括嘉吉Cargill、邦吉Bunge、路易達孚LouisDreyfus等國際糧商,它們掌握著國內豆類產品的定價權,也成為國家進行價格調控的壓艙石。

    對具有國資背景的中糧、九三、中儲糧來說,在事關國運的貿易戰中將義不容辭地履行愛國職責,極端情況下也可能獲得國家的定向補貼,盡可能保證老百姓的生活不受貿易戰的沖擊和影響。

    但對另一陣營的國際糧商ABCD來說, 將面臨復雜局面的考驗:中國大豆產業多年來一直存在產能過剩的問題,貿易戰將提升在華國際糧商的運營成本和政治風險,其苦心經營的中國市場份額或將面臨蠶食。

    嘉吉Cargill:貿易戰中沒有贏家

    具有150多年歷史的農產品貿易巨頭嘉吉Cargill是美國最大的私營公司,對于眼下中美之間的緊張關系深表擔憂,向媒體表示:貿易戰帶來的成本太高,對經濟增長和創造就業產生嚴重后果,貿易戰中沒有贏家。

    巧合的是三年前的2015年,《財經》雜志采訪嘉吉CEO大衛·麥克倫南就曾提出假設性的問題:一旦陷入貿易戰,萬一發生了戰爭,該怎么辦?

    麥克倫南當時回答:"這就到了倫理道德的層面,也就是糧食貿易的倫理問題。多年前當朝鮮深陷危機時,嘉吉選擇向朝鮮運送谷物。這是出于人道主義,我們向美國政府申請合法運送資格,最終獲批。在任何情況下,糧食和藥物的貿易都不能被推向風險邊緣。"

    包括嘉吉在內的國際糧商們通常定義自己為全球公司而非單純的某國公司,全球化公司的存在降低了糧食貿易的政治風險。嘉吉甚至在美蘇冷戰期間給前蘇聯提供過糧食。

    嘉吉1970年代已經進入中國市場,1988年在山東成立第一家合資油籽壓榨工廠,1997年在浙江嘉興建立首家飼料工廠,40年來已在中國建立了50多家工廠和公司,擴張的步伐一直沒有停息。

    去年,嘉吉聯手中國最大飼料集團新希望在河北省黃驊港新開了一家油籽壓榨廠,每天能夠壓榨高達5000噸的大豆。此前嘉吉已經廣東、江蘇投資設立了三個大豆油籽壓榨工廠。

    此外,嘉吉在安徽省的雞肉加工廠、電商平臺及食品添加劑、動物營養領域等都進步驚人,計劃下個七年在華投資將會繼續翻番。

    路易達孚:剛剛完成天津油廠收購

    在中美關稅競賽不斷升級的時候,國際糧商路易達孚剛剛完成對中國一家油廠的正式收購:位于天津臨港濱海新區的金天源食品科技公司日壓榨能力4000噸,日精煉能力1200噸。

    路易達孚CEO表示:"最新收購是對中國政府鼓勵更多外商直接投資農產品加工行業的積極回應,中國是全球農產品貿易的重要市場,對LDC未來業績增長至關重要。”

    路易達孚在中國的業務領域包括棉花、飼料、果汁、糖、谷物油籽等,參與了中國大豆進口的約五分之一。目前在中國河北霸州、江蘇張家港、廣東東莞有三家榨油廠,去年在山東青島和渤海實業等聯手成立了一家新的糧油公司,年大豆加工能力400萬噸,出品豆粕320萬噸,植物油80萬噸。

    ADM & Bunge邦吉: 股價波動,傳聞合體

    ADM和Bunge均為美國的上市公司,在4月4日中國宣布將對大豆加征關稅的當天,作為美國大豆的出口商和加工商,兩者股價均受到沖擊,出現大幅下跌。

    ADM與中國的合作始于上世紀90年代中期。通過收購大連的一家預混合飼料加工廠進入中國市場。在之后的10年中,ADM又與豐益國際以及中糧集團合作,將小包裝食用油引入中國。

    現在ADM在在天津和北京擁有食品配料工廠,在大連、天津、南京等地擁有飼料工廠,并于近年建設了漳州和湘潭飼料加工項目。

    邦吉2000年在華成立貿易公司,向中國供應大豆;隨后陸續收購山東日照、江蘇南京、天津的大豆加工廠,并在江蘇、東莞投資油籽壓榨廠。

    目前在中國的大豆日加工能力已超過2萬噸,位居十大壓榨集團之列。2017年東莞壓榨項目投產,邦吉在中國大豆壓榨版圖中的勢力得到增強。

    近幾個月,市場傳言ADM可能收購邦吉,但至今并未敲定,此前Glencore公司也曾試圖收購邦吉遭拒,有報道說中糧亦有意邦吉的南美資產。

     

    國際糧商們近幾年的日子并不好過,科技進步等因素帶來的豐收壓低了糧食價格及其波動,盈利機會有限;要在這個產能過剩的行業站穩腳跟,沒有誰能離開中國市場。

    中國對大豆用于動物飼料和肉類生產的需求,推動了ABCD在農業供應鏈中的擴張和投資,而成千上萬的美國農民則依賴他們將農作物運往中國。

    分析認為:中美貿易爭端可能長期化,是經貿關系,也是政治博弈。跨國糧商置身對峙最敏感與激烈的農業領域,將如何進退?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