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葵花油有轉基因的嗎?為何名牌葵花油標“非轉”被罰?

    2018-05-08
    摘要:

    “非轉基因”食用油標識滿天飛?小心踩雷!有名牌葵花油企因非轉標識被罰!賣油郎需要熟悉有關轉基因產品的相關法規和專業常識。葵花,學名向日葵,是一種原產于北美的作物,美國向日葵協會(NSA)在官網上明確說明:向日葵不是轉基因作物。事實上市面所有的葵花油、花生油、茶油、亞麻油等,都是來自非轉基因原料,但注意了,“非轉基因”標識和宣傳均需謹慎。

    “非轉基因”食用油標識滿天飛?小心踩雷!有名牌葵花油企因非轉標識被罰!賣油郎需要熟悉有關轉基因產品的相關法規和專業常識。

    葵花油有轉基因的嗎?不存在!

    “葵花油有沒有轉基因?” “葵花油為什么沒標非轉基因啊?” “XXX葵花油是轉基因的嗎?” ...網絡搜索的頁面上充斥著消費者的疑問。

    葵花,學名向日葵,是一種原產于北美的作物,美國向日葵協會(NSA)在官網上明確說明:

    "向日葵不是轉基因作物。歐洲是全球最大的向日葵種植區域,歐盟國家不種植轉基因向日葵。目前美國有監管規定,防止其他基因擴散到野生向日葵中。在歐洲和美國之外,民間機構找不到其他足夠大的市場以支撐對轉基因向日葵的投資。"

    ▲據統計,2016/17年葵花籽產量最多的國家地區為烏克蘭、俄羅斯、歐盟、阿根廷、中國、美國。

    在我們熟知的大宗油料作物大豆、花生、油菜、向日葵、棉花、玉米中,DNA重組和基因修飾(改造)技術的商業化應用于油菜、大豆、棉花和玉米,轉基因大豆種植面積在世界范圍內居首位,其次是轉基因玉米、轉基因棉花第三,轉基因油菜第四。

    世界范圍內尚無商業化種植的轉基因花生和向日葵;目前我國只批準了轉基因棉花、番木瓜商業化生產,沒有批準任何轉基因糧食作物商業化種植。

    名牌葵花油因標識被罰:“非轉油”為何不能標“非轉”?

    事實上市面所有的葵花油、花生油、茶油、亞麻油等,都是來自非轉基因原料,但注意了,“非轉基因”標識和宣傳均需謹慎。

    主要依據原農業部的兩個文件:

    《關于指導做好涉轉基因廣告管理工作的通知》(2015年)規定:“對我國未批準進口用做加工原料、未批準在國內進行商業化種植,市場上并不存在該轉基因作物及其加工品的,禁止使用非轉基因廣告詞;對我國已批準進口用做加工原料或在國內已經商業化種植,市場上確實存在該種轉基因作物和非轉基因作物及其加工品的,可以標明非轉基因但禁止使用更健康、更安全等誤導性廣告詞。”

    市面上出現的轉基因食用油的原料主要來自國外進口,那么國家批準及規定哪些轉基因產品必須標識呢?

    《農業轉基因生物標識管理辦法》規定的第一批實施標識管理的農業轉基因生物目錄:

    1、大豆種子、大豆、大豆粉、大豆油、豆粕

    2、玉米種子、玉米、玉米油、玉米粉

    3、油菜種子、油菜籽、油菜籽油、油菜籽粕

    4、棉花種子

    5、番茄種子、鮮番茄、番茄醬

    因此市售的豆油、菜籽油、玉米油、棉籽油會有轉基因和非轉基因之分;其他的油種不存在轉基因產品,按照以上文件,是不能使用非轉基因廣告詞的。某名牌葵花油就踩雷了:

    2017年10月,吉林市昌邑區人民法院判決了一起案件:

    某葵花油企業因在商品外包裝上使用“非轉基因”等宣傳語,被當地工商部門行政處罰15萬,該油企不服,訴訟至法院被駁回。

    法院認為:

    “原告作為生產商,利用公眾對“轉基因”專業知識的匱乏,片面強調配料之一的“非轉基因”性質,在葵花籽油系列產品上標注“非轉基因”等相關宣傳用語,以達到引導消費、占有市場份額的目的,其做法無事實及科學依據,該行為認定為作引人誤解的宣傳,侵害了消費者的知情權,誤導消費,并無不當。”

    近年來,各地法院審理了多起關于轉基因食品標識問題的案件,但卻有不同判定:

    ▲2018年2月,武漢市漢陽區人民法院對一起消費者訴“山茶油”標識“非轉基因”的案件作出判決,判決認為農業部的《通知》只是指導性文件,并非法規,不能認定相關“非轉基因”標識會對消費者造成欺詐和誤導。

    ▲2016年,安徽巢湖市人民法院一起涉“西王牌葵花籽油”的案件中,同樣只支持了消費者退貨的訴訟請求,并未認定企業“虛假和夸大宣傳”。

    從法律適用層面來說,國家還沒有出臺非轉基因食品標識的法規。從科學的角度來說,任何標注“非轉基因”的做法,都是純商業表述,而不是科學認定。

    盡管葵花油、花生油、橄欖油、茶油等都是天然的非轉基因產品,紛紛主打非轉基因牌來搶占市場,但油企在宣傳“非轉基因”時還是要十分謹慎了。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