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懂行:為何我們用的棕櫚油越來越多?棕櫚油憑啥位列“油脂三劍客”?

    2020-12-24
    摘要:

    沒有哪一種油,會像棕櫚油這樣,幾乎無處不在卻很少被談論;即便被提及,也充滿爭議性。我們用的棕櫚油越來越多。棕櫚油也常在過山車般漲落的行情中"呼風喚雨”、“興風作浪”。

    oilcn油訊

    要做專業賣油郎,怎能不懂棕櫚油?

    20201225/f29bf186b0c3026851754b48114fb5a7.png

    沒有哪一種油,會像棕櫚油這樣,幾乎無處不在卻很少被談論;即便被提及,也充滿爭議性。

    棕櫚油實在是太隱形了,盡管在中國人食用植物油消費中的占比高達15%,但人們通常不知道自己在消費棕櫚油。

    在超市貨架上看不見桶裝的棕櫚油,只是作為“調和油”中的一種成分,出現在配料表上;方便面、膨化食品、糖果、餅干、冰淇凌雖然都普遍使用棕櫚油,但在包裝上卻常常被寫作“植物油”。

    這種種因素,都讓大多數消費者對棕櫚油一無所知;與此同時,我們用的棕櫚油卻越來越多。

    2019年我國棕櫚油消費量為646萬噸,創近十年新高。目前中國是世界僅次于印尼、印度的第三大消費國。

    20201225/1d17cb20e383a4b82af480bc2010b8db.png

    圖片:大連商品交易所

    棕櫚油消費量的上升除可歸因于便宜的價格外,還與食品工業對方便面、休閑食品和西式快餐的需求不斷增長有關。

    棕櫚油既可用于食用消費,也可用于工業消費。

    20201225/26030c660e18c095088ed50ea0f51c45.png

    棕櫚油的食用消費主要是生產方便面、烹飪調和油、餐飲業煎炸,以及在食品工業中用于巧克力、餅干、冰淇淋、糖果等。

    工業用途則包括生產皂類、環氧棕櫚油等產品;以及油脂化工類產品,如脂肪酸、脂肪醇、甘油等。

    2019年中國棕櫚油消費中食品用途約占到消費量的65%,而工業用途約35%。(美國農業部數據)

    即便在新冠疫情肆虐的今年,棕櫚油的用量依然有增無減。

    業內專家預計我國19/20年棕櫚油年度消費同比增加3.5% ;20/21年度食用消費將繼續增加,工業消費下滑;

    據專家分析,今年我國棕櫚油的消費增量主要來自以下幾個方面:

    低熔點棕櫚油在食品行業取代豆油(非轉);

    高熔點棕櫚油在火鍋底料中替代牛油﹔

    在西南地區,由于豬瘟的發展﹐棕櫚油替代部分豬油;

    由于疫情影響,餐飲下滑,棕櫚油替代部分地溝油(作為生物燃油原料)出口;

    由于疫情影響,在飼料行業,棕櫚油替代部分動物油脂。

    20201225/bd16bf1a410f916ad193f712e3b7ca93.png

    12月2日,國內“奶油第一股”海融科技成功上市,公司核心產品即是以棕櫚仁油為主要原料的植物奶油,也稱為人造奶油,在面包、蛋糕和餅干等食品焙烤領域廣泛使用;去年52.44%的毛利率在食品加工上市公司中排到第八,甚至超過部分白酒。

    像海融科技這樣專做烘焙油脂的企業還有不少,正是棕櫚油制品在中國市場蓬勃發展的展現例證。

    對于整個食品界而言,百變的棕櫚油用途廣泛,具有明顯的功能和價格優勢,其他油脂無可替代;棕櫚油的安全性和健康性已有定論,只是在終端市場,消費者對棕櫚油認識不足、仍有不少誤解。

    在可預見的未來,我們用的棕櫚油還會更多。

    棕櫚油:位列油脂三劍客

    20201225/0f51895e6455dfed92556f4b24cc7e95.png

    如果你關注過油脂價格行情,會發現分析師們的研報中,幾乎十篇有八篇要提到棕櫚油。

    與在消費市場的低調隱形相反,在產業上游的現貨和期貨市場,棕櫚油與豆油、菜油并稱為“油脂三劍客”,也常常在過山車般漲落的行情中"呼風喚雨”、“興風作浪”。

    棕櫚油憑啥有這樣的地位與威力?

    噸位決定地位。我國的油脂消費豆油稱王,在全球則是棕櫚油排第一。

    目前,150個國家內,30億人都在使用含棕櫚油的產品。全球范圍內,人均每年消耗棕櫚油8公斤。

    隨著全球經濟的增長和人口的增加,植物油消費量一直保持增長態勢。從1998年開始,全球棕櫚油產量隨著東南亞棕櫚油產量的快速提升而實現了飛躍性增長,截至2019/2020年,全球的棕櫚油產量超過7300萬噸,相當于上世紀50年代產量的13倍,并超過了豆油的產量。

    目前棕櫚油是全球產量最大的油脂品種,貿易量和消費量都位居全球油脂品種首位。

    20201225/83472c12393e6602b3f7667de67e5308.png

    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是棕櫚油的主要生產地,印度、中國和歐盟是棕櫚油的最大進口地。因此,這五個地區也是棕櫚油的最大消費地。

    所以棕櫚油價格對于全球油脂價格都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尤其在貿易領域,棕櫚油通常引導著大豆油,處于領導地位。

    20201225/fad21a6e6c5762d0658731f6dd407ffd.png

    由于棕櫚油、豆油、菜籽油同屬油脂品種,彼此間有很強的替代關系,當某種油脂價格相對其它品種上漲時,那么相對低廉的品種需求開始增加,并最終導致兩個品種間的價格差異回歸到合理的區間內,因而油脂“三劍客”既相互牽制和競爭,又共同決定著食用油市場的漲跌節奏。

    由于棕櫚油還能用作生物燃料,與原油走勢息息相關,再加上氣候、匯率等影響因素,價格時常劇烈波動,在三劍客中最具上躥下跳的“猴性”,常常是行情的始作俑者,因此成為油脂圈的重點關注油種。

    國內食用消費的棕櫚油以24度精煉棕櫚油為主。所謂的24度棕櫚油,簡單理解就是溫度在24度以下時,棕櫚油就會凝結。在華南地區,由于氣溫常年較高,可以直接將24度精煉棕櫚油用于餐飲,北方地區受溫度影響,對于棕櫚油的消費會表現出一定的季節性。

    這種情況目前已經有所改變,24度棕櫚油進一步加工分提,可以得到18度、14度、12度、8度甚至更低熔點的棕櫚油,這樣即使在北方溫度比較低的時候,也可直接食用,季節性消費特點已經開始模糊,消費的區域也越來越大。

    20201225/757315aa580f4620234e274251cbaff1.png

    圖片:大連商品交易所

    華南(黃埔、廈門及深圳等)、華北(天津周邊地區等)和華東(南京、張家港、寧波等)是我國棕櫚油的主要進口、加工、銷售地區,國內有棕櫚油加工企業上千家,分布在主要進口港的周邊地區,具有領導地位的大型企業包括益海嘉里、中糧、中儲糧、儀征方順、嘉吉中國等。

    大連商品交易所于2007年上市交易棕櫚油期貨,為現貨企業提供避險工具,同時增強我國在國際油脂體系中的話語權。

    今年上半年,大連商品交易所棕櫚油期貨成交量在全球農產品期貨期權市場中排名第二位,國際影響力日益提升。

    20201225/c0615229bacbe2c720df978019b67680.png

    12月22日大連商品交易所正式引入境外交易者參與棕櫚油期貨交易,“國際交易、本土交割”,成為中國首個對外開放的油脂油料品種。

    因此,棕櫚油也成為國內外市場聯動性最強的油脂,在整個油脂油料產業體系中更具舉足輕重的地位。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