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州期貨研究所 吳曉杰
2020年國內油粕行情跌宕起伏,豆粕幾經掙扎再次回到3100關口上方,而油脂“你方唱罷我登場”,不斷接力中均創近年新高。
華東地區作為沿海主流大豆壓榨區域,其油粕銷售覆蓋范圍甚廣,對全國價格都要風向標意義,是觀測行情的重要窗口。
出于如此考慮,中州私友會團隊在12月14日-18日走訪多個華東主要油廠、油脂貿易商和飼料企業,深度了解當前華東油粕市場的供需格局,為判斷來年國內油粕行情尋找更多的依據和支持。
Day1
A企業
1、該企業成立于2004年,主要從事飼料蛋白及大豆深加工過程中派生的相關產品和附屬產品的開發、生產和銷售。
2、該公司大豆設計日產能為6000噸,目前銷售主要分為集團性飼料廠、成長型飼料廠(中小飼料廠)和貿易商三個板塊,2019年該廠進口大豆量有180萬噸,豆粕銷售量為132萬噸,豆油銷售量為24.4萬噸,全年壓榨大豆量達170萬噸,上一年度的開機率高達93%-94%,除了兩年一次的大修外,基本全年都是滿開的狀態。
3、目前該廠豆粕提占比在57%,船運在43%。發船主要是沿長江流域,遠到重慶、四川,下到兩湖、江西等地,車提發往蘇北、河南等地。
4、關于大豆到港:華東12月份的到港預計在225萬噸,同比增加10%,環比下降2%,華東大豆庫存預計將維持在100-110萬噸,總體來看12月上旬壓榨規模較大,大豆到港比較集中,預計12月下旬將進入去庫存狀態。
5、關于飼料廠庫存:目前飼料廠的平均物理庫存在8.1天,上江地區飼料廠的庫存在7.5-8天,因為從9月份到現在基差走弱,下游主要滾動補頭寸為主。
6、對于后期基差看法:認為12月份下旬基差將會有所恢復,主要表現在禽料、豬料這塊將有所增長,目前豬肉的價格在16.5-17塊錢/斤,一頭豬自繁自養仍然有2000元左右的利潤,之前一頭豬基本養到220-250斤出欄,現在甚至會養到300斤,將提振豆粕的消費。
7、該企業油脂主要分為小包裝、中包裝、食品和化工等四類,受到疫情影響,家庭用油上漲,餐飲用油下降。流向家庭的小包裝今年銷售額增長了10%,而流向餐飲的中包裝下降20%,主要用于方便面加工的食品用油需求在疫情期間增長較大。小包裝、中包裝和散油的銷售量比值為5:3:2。企業認為今年油脂增量主要來自于小包裝消費、飼料替代用油和地儲收儲的增長,中包裝的餐飲用油的減量被增量抵消。飼料用油方面,4-8月企業均售出2000-3000噸/月毛豆油到飼料廠,往年飼料用油需求一年僅2000-3000噸。
8、關于油脂后市:短期來看仍有小幅上漲的空間,明年上半年整體仍有炒作題材,畢竟目前庫銷比較低,國內收儲有支撐,明年一季度仍然將偏強運行;但長期來看,油脂仍處于供大于求的局面,有回落的風險在。
B企業:
1.該企業成立于1997年,公司主要經營碼頭貨物裝卸,倉儲中轉,油脂加工生產業務。
2、該公司大豆設計產能為2500噸,目前已經在江西九江、重慶涪陵新建了兩個工廠,分別為5000噸的產能,南通產能在新廠投產后有增產到5000噸的計劃。
3、該廠目前豆粕主要發汽運到河北、山東、江蘇、浙江等地;船運發到江西、兩湖、川渝等地。豆油有上中包裝線,主要銷售三豆為主。
4、該廠目前銷售主要以現貨為主,基差銷售的較少,基差也是以近期為主,2009-10年該廠主要以壓榨菜籽為主,每年壓榨菜籽量有100萬噸,主要是當時的行情好;2010-15年做代加工,15年后重點壓榨大豆,但自己買船比較少,主要是通過貿易商來采購大豆。
5、該廠目前大豆已經買到明年的5-6月份,幾乎每月一條大豆船,巴西豆子占比大,到過年前廠內大豆庫存量預計有12萬噸,目前豆粕、油脂的銷售到1月份。
6、關于豆粕后市:認為明年5月份左右豆粕將會有所回落,暫看到2850這個位置,因為前半年基本處于需求的淡季;對下半年的行情看漲,因為經濟宏觀上處在通貨膨脹的大背景下。
Day2
C企業
1、該企業是民營股份制私營企業,主營業務一個是以散油為主,豆油包括毛豆、一豆;菜油包括毛菜、一菜、四菜;棕櫚油等;另一個是包裝油主營中糧集團的福之泉、福掌柜等系列品牌。另外加工企業精煉之下的其他小品種類似于豆皮等產品都有經營。
2、關于散油銷售:散油年銷量30多萬噸;包裝油年銷量6萬噸左右。輻射區域以華東、長江沿線為主;少部分輻射山東地區,偶爾輻射華南區域,總體量不大,客戶群體較大,貿易商、下游終端都有,基本以基差為主,占比高達95%以上。
3、關于豆油銷量:認為今年豆油整體銷量大幅增加,主要原因一個是菜油替代增長,另一個是飼料用油的增加。中小包裝現在市場占量70%左右,食品工業預計占比2成,飼料用油占比1成。
3、關于基差:華東地區近2周基差報價最高達到470,最低有報到360,但是360-380現在基本很難提到貨。目前能提到貨的基本都是高價的,且只有個別工廠能提。
4、關于年底備貨,目前中下游企業備貨不多,從17年開始華東地區備貨就很少了,心態偏謹慎,現在備貨日常1-2周左右。12月份華東可流通的量有限,管道庫存備貨減慢,尤其是2-3月工廠預計開機下降非常多。
5、關于后市:認為年底豆油緊張程度會越來越高,但華東年底開機率偏高, 2月份以前供應還是偏緊張的;認為小包裝相對于中包裝年底一定是偏好的;棕櫚油不太好看,整體偏謹慎,主要是要看南美天氣以及政策因素,
D企業
1、 該公司目前在多個地方設立辦事處,重慶、華東張家港、福建廈門等地區,企業主營菜油,豆油、棕櫚油基本上沒有涉及。
2、 貿易范圍輻射以長江流域包括湖南、湖北、重慶、江西等地為主,其次是西北包括西安等地,主西北由福建發集裝箱過去,費用大概在550-700左右,華東主要是輻射長江流域,以船運為主。
3、 關于后市:主要是看政策變化,如果菜籽不進口,菜油就有一個強有力的支撐。
E企業
1、 該公司華東目前有3個工廠,分別分布在張家港、揚中、舟山,日加工產能在9500噸/天,輻射區域以華東江蘇、浙江、上江包括江西、湖南、湖北、重慶、四川、安徽等地為主。
2、 關于豆粕:目前每個月大豆到船3-4條,豆子基本買到了明年,明年1月份的豆子暫時不缺,3個工廠正常開機,預計2月份過年可能會短暫停機。1月份現貨已售完,6-9月基差也已售完。公司豆粕銷售飼料廠占比60%-70%,基本是以大型集團性飼料企業為主,30%-40%以貿易商為主。
3、 關于豆粕提貨:今年整體豆粕提貨非常好,10月份是最好的,12月份同比去年是偏好的,環比下降5%-10%。
4、 關于飼料企業:目前飼料廠物理庫存偏高,北方15天左右,華東8-10天左右,上江物理庫存8天左右,在途在港量偏高。
5、 關于后市:豆粕行情比較難講,建議多做基差。關于年后基差,認為2-3月份如果不緩和的話5月份就很難緩和。
Day3
F企業
1、華東壓榨精煉廠,豆油銷售以一級豆油為主,運輸方式主要以船運為主,但今年車提有所增加,目前豆油限量提貨。
2、關于油脂消費的增加:一方面來自于飼料用油的增加,今年動物用油緊缺,動物用油里一級、三豆、脫膠均有,主要以脫膠、三豆為主;另一方面集中在豆油對菜油的替代;還有一方面是油脂儲備的進行。
3、關于后市:目前豆油仍處于降庫存的情況,基本保持每周3-7萬噸的下降,而后期受天氣、環保等因素的影響,現貨處于偏緊的狀態。
G企業
1、該企業屬于大型民營企業,大豆壓榨產能日加工10000噸,有2條壓榨線。目前豆粕銷售輻射范圍江蘇、兩湖、安徽、山東、寧夏等地。目前業務主要分為兩個板塊,一是飼料蛋白板塊,二是精煉植物油板塊,油脂精煉產線5000噸/天。
2、關于油脂:工廠以一級豆油和包裝油為主,其中中包裝油占比80%-90%,小包裝油占比不到10%,主要是家庭用油更加看品牌,去年中小包裝銷量200多萬件,6萬噸左右,今年計劃300多萬件。今年豆油中包裝油未明顯減量。小包裝油總體增加,增幅10%-15%左右,10月之后增速明顯加快,預計增幅最高達25%以上。
3、關于豆粕:該廠目前是單線滿開的狀態,一個月的壓榨量大概在15萬噸左右,每月基本有3條大豆船,明年大豆最遠買到明年7月份。19年以前客戶方面貿易商占比在60%,飼料廠在40%;今年主要以飼料廠為主,飼料廠的占比達60%左右。銷售主要以現貨一口價為主,不做基差。近期下游提貨有所放緩,相對于一些向上江發貨的廠家,庫存有一定壓力。目前發運江蘇北部、山東、河南、安徽、寧夏等地車提為主,占比90%以上,往年船運80%左右,今年受上江減量影響,船運占比不到10%。
4、關于基差:豆粕基差今年負的時間較長,一方面是來自供應端的壓力,另一方面需求未有明顯上升,今年魚料停的較早,禽料因養殖虧損補欄情緒不佳,豬料有一定的增加,而現貨市場在油廠催提下,殺價嚴重,導致基差一弱再弱。華東目前基本維持在負70左右的基差,向下跌的可能性不大。
5、關于后市:1月份之后大豆到港量逐步減少,而飼料廠經過前期的消化,年后必然要有所補貨,且明年生豬養殖量將有所增加,考慮到后期到港大豆成本高,相對看好明年的豆粕行情。
Day4
H企業
1、 該企業為大型飼料集團下屬工廠,集團在全國有20個基地,40家工廠,目前主要以蝦蟹、魚料為主,畜禽料為輔,截至 11月,整個集團飼料銷量達130萬噸,比去年同期增長44%,明年目標是飼料銷量增長50%。集團在華東地區有10家工廠,該廠年設計產能有30萬噸,特種水料占比在70%,畜禽料占30%。
2、 關于原料:公司目前采購的原料主要有魚粉(10萬噸)、豆粕(30萬噸)、菜粕(30萬噸)、棉籽蛋白、葵花粕、花生粕等。
3、 關于庫存:目前豆粕庫存在40天左右,工廠倉庫庫容在1萬多噸,物理庫存基本處于中等偏上的水平。目前采購的豆粕合同最遠到明年7月份。
4、 關于配方:飼料配方的調整主要總部來定,常年相對穩定。
5、 關于水產料:今年魚蝦料同比是下降的,尤其是蝦料這塊。今年水產料結束的時間較往常提前,主要受到疫情和氣候的影響,加上今年能量類原料和蛋白原料的價格都在上漲,水產會有負毛利的出現。
6、 關于玉米替代:今年玉米價格漲得太高的時候,禽料尤其是肉禽料里會用高粱、小麥、豌豆、稻谷等去替代玉米。
7、 關于飼料用油:主要用三豆和脫膠豆油,今年豆油用量有所增加,肉雞料在3%-6%,蝦蟹在3%,蛋雞料不到3%。今年5-6月份豆油價格低的時候,增加的較快,現在豆油價格很高,用量驟減。
Day5
I企業
1、該公司在江蘇有6個分廠,分別在淮陰、張家港、泰州、南通、連云港、泰州。該工廠13年開始投產,16年全部做水產,剛開始是以顆粒水產為主,水產年產能最高達8萬噸左右,18年開始上膨化線,19年正式推出膨化蝦線,2021年1月預計正式生產豬料,水產轉到其他工廠加工,后面預計以豬料為主,產能15000-16000噸/月左右,年產能18萬噸左右;水產只保留部分膨化蝦線生產膨化蝦蟹料,年產能4萬噸左右。
2、關于原料:豆粕每個月用量3000-3500噸/月,濃縮料豆粕占比20%-25%,玉米用量8000噸/月,豬料主要以添加豆油為主,豆油用量300-320噸/月左右,水產中主要是加入磷脂油,豆油添加比例1.2%-1.3%。配方一般情況下調整比例不大,相對穩定。菜粕在水產料中是剛需,最低添加比例4%-8%,最高添加至15%左右,認為豆菜價差800-1000元/噸是性價比相對較好的,對于花生粕、葵粕等小眾產品基本不替代添加,主要是黃曲霉毒素不好控制。
3、關于原料庫存:目前豆粕物理庫存7天左右,合同30天左右;玉米物理庫存30天左右,采購地以東北、河北、山東等原產地為主。
4、關于市場:今年水產養殖總體不好,整個行業虧損還是偏多的,一個是魚病較多,另一個是環保因素,養殖面積也在縮小;且受疫情影響,2-3月份存塘魚較多,尤其是4-5月份,養殖戶一個是存塘魚賣不掉,另一個是新苗上市,養殖戶的存塘魚要么就得繼續放著,而且水產最遲的補苗季到5月份,5月份的行情還是差的,所以基本都是虧的。
5、關于后市:豬料整體偏樂觀,水產還要看1-2月份,龍蝦螃蟹等水產上量情況,養殖戶觀望為主。
J企業
1、該公司在江蘇有3個工廠,沿江有7家工廠,該工廠06年12月成立,產能7000噸/天,07年小包裝正式投產,產能1200噸/天,09年增加分提產線,日產能1000噸,同年10月榨油投產,產能4000噸/天。
2、關于原料:豆粕極限庫存2萬噸,但華東這邊移庫現象較多,主要是往沿江湖北、湖南、重慶等上江地區以船代庫,大概有3-5萬噸。4-9月基差最低的時候對05賣到了-60,2-3月買船不算多的,且現在洗船現象較多的,油廠開機主要是在豆粕,不在油,2-3月份預計正常開機,就過年期間停機。
3、關于油脂:中包裝及小包裝都有生產,油脂消費中包裝油跟去年同比略降,下半年同比略增,拉回一點上半年跌幅,小包裝同比去年也是略降;散油主要是飼料企業用的偏多,棕櫚油散油消費增加,主要是疫情影響,方便面廠增加了5%-10%。
4、關于后市:認為豆粕基差還沒有下跌到位,下游的心態不是很好,還不算符合下游的心理基差價位,但現在油廠并無榨利,且短時間也不會給到油廠很好的榨利空間,后期國內大豆不缺。
K企業
1、該企業06年該企業成立于2015年,在華東主要以棕櫚油為主,進口印尼和馬來,每個月2-3萬噸的量,精煉產能550噸/天,擁有兩條分提線,分別產能為300 噸/天和600噸/天,倉儲45000噸。每個月棕櫚油剛需3000~5000噸,主要輻射安徽、河南等地。
2、關于油脂:行情下跌上漲對工廠影響不大的,主要是因為棕櫚油是剛需的。但棕櫚油今年漲勢較好,棕櫚油今年上漲主要是三大油脂菜油豆油漲勢都很好,菜油也一直保持在9000以上,從需求端來看,今年有個比較好的現象就是做飼料用油的這塊雞鴨油,價差在600元/噸,棕櫚油應用于飼料市場。買船基本已經是買到5月份了,正常買船基本每月1船。
3、關于后市:覺得近期棕櫚油主要是被動跟隨豆油走勢需求偏弱一點,目前高位震蕩為主,可能震蕩后下跌,主要是怕會受印尼疫情影響,中后期仍然看偏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