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俄農業投資信息 佳沃農投
俄羅斯對大豆征收30%的出口關稅政策已進入公眾公開討論階段。遠東大豆種植企業聯合向俄政府提出反對意見。俄政府或會考慮在征收大豆關稅政策基礎上,添加補充條款,以避免對遠東大豆種植戶造成沖擊,目前俄政府尚未簽署法令。
俄羅斯大豆出口量約90萬噸,占遠東大豆產量的一半,其中約80萬噸對中國出口。在俄從事大豆種植的中國農戶和中國企業大豆產量占比達到25%。
對大豆征收出口關稅與葵花籽出口關稅上調原因本質不同。俄大豆產量440萬噸,境內加工規模可達700萬噸,大豆原料嚴重短缺,豆粕類飼料主要原料產量不足或成本高,進而影響俄畜牧業健康發展。
俄羅斯大豆產業特點特殊,加工業和畜牧業集中在西部地區,大豆產量卻將近一半的量集中在東部地區。俄西部大豆產業依賴進口,遠東大豆產業依賴出口,俄西部和東部大豆幾乎不流通。所以,大豆出口關稅只會讓遠東大豆滯銷,而且無法解決西部大豆原料短缺問題,更起不到穩定物價的作用。
所以,俄政府實際上通過對大豆征收出口關稅,試圖振興遠東本土大豆加工業,并促進中西部之間的大豆流通,達到自給自足的水平,減少俄大豆產業對外界的依賴。
今年年初來,雖然俄政府已嘗試通過“進口轉基因大豆、豆粕”和“禁止大豆出口”等措施,嘗試促使大豆產業健康發展,但效果卻不盡人意。這一次,“大豆出口關稅政策”是否會見效,暫時不好定論。
俄羅斯農業發展核心戰略是“進口替代”和“提升高附加值的深加工農產品出口“。但目前俄羅斯農業發展已偏離主方向,嚴重依賴種植業和糧食原料出口,農產品深加工業依然低迷,畜牧類產品部分依然依賴進口。這就是俄目前面臨的農業發展困境。
通過研究在俄從事農業投資的跨國外企發展歷程可看出,在俄羅斯從事單方面的種植業存在一定的風險。如,瑞典Black Earth Farming等跨國農業公司因嚴重依賴種植業,在俄頻遭挫折,被迫逐步退出俄羅斯市場。
但也有部分跨國外國企業在俄羅斯投資農業獲得了巨大的成功。比如,路易達孚和嘉吉等糧食巨頭,在俄羅斯儲備優質農業土地,發展種植業的同時,并購和合資的方式在當地發展倉儲物流設施,進入農業原料深加工領域,加大在俄羅斯本土的市場份額的同時,依然把握著俄糧食出口貿易較大份額。
1、大豆出口關稅政策尚未落地
前期,國內多家媒體援引國際文傳電訊社報道稱,俄政府決定對大豆征收30%的出口關稅,但每噸不得低于165歐元,并自2021年2月1日開始實施,截止日期至2020年6月30日。消息已出,在國內大豆市場上掀起巨大波浪。
實際上,據俄羅斯經濟發展部官網消息,這項決定是在俄羅斯聯邦海關和關稅法規小組委員會會議上由俄羅斯農業部提出,并在會上決議通過,但俄政府尚未簽署法令。
12月23日,俄羅斯經濟發展部官網發布消息,經濟發展部已向俄政府提交相關草案。草案已對外公開,以供公眾討論。如果公眾沒有反對意見,則預計元旦后會有最終結論。
12月28日,俄羅斯阿穆爾地區農場主聯盟向俄羅斯極具影響力的媒體提出請求,希望將阿穆爾農場主們“堅決反對征收30%的大豆出口關稅“的呼吁聲傳達給俄政府。并要求政府考慮其他的預算補充機制,避免阿穆爾州種植企業大面積破產。阿穆爾地區是俄羅斯第一大大豆生產區,產量占俄羅斯大豆總量的約35%。
根據內部人消息,遠東第二大大豆產區濱海邊疆區的大豆種植企業也已向俄政府提出聯合聲明,為遠東大豆生產企業提供額外的大豆出口零關稅配額,配額總量提議為30萬噸。
為了鼓勵遠東大豆銷往西部,緩解俄西部地區大豆原料短缺問題,俄政府也有可能效仿《遠東豆粕西運運輸補貼政策》,對遠東大豆生產企業提供運輸補貼,
對大豆出口征收高達30%的關稅對俄羅斯遠東大豆種植企業帶來嚴重打擊。俄羅斯大豆出口總量約為90萬噸,基本以遠東地區大豆為主,因遠地區大豆加工產業規模有限,遠東生產的大豆約50%以上需要對外出口。其中將近90%對中國出口。在遠東從事大豆種植的中國農戶和中國參股企業大豆產量達到遠東總量的30%以上。
下面通過分析俄羅斯農業產業發展現狀和大豆產業特點,結合國家農業發展核心戰略,總結在俄從事農業投資的大型外國企業的發展歷程,并經過梳理俄政府近期發布的大豆相關政策,具體探討俄羅斯大豆出口關稅政策深層原因,并對在俄從事大豆生產的農業企業未來面臨的挑戰做初步分析。
2、俄羅斯物價高漲 俄政府采取系列措施
疫情以來,全球糧食價格持續上漲。因石油價格大幅波動引起俄羅斯盧布貶值。如下圖所示,俄羅斯貨幣盧布匯率與國際石油價格直接掛鉤。
盧布貶值使得全球最大的糧食出口國俄羅斯糧食價格在國際市場上更具競爭優勢,糧食出口量激增導致俄羅斯境內谷物和油籽成本持續上漲,俄境內糧油加工業面臨原料不足或采購成本高等問題,隨之帶來境內物價高漲。
俄羅斯糧食價格走勢圖顯示,今年年底,俄羅斯境內糧食價格漲幅已達到2012年來歷史最高峰。面包和葵花籽油(俄羅斯植物油消費市場中占比超過80%)是俄羅斯最主要的食物品類,肉蛋奶等畜牧類產品也是因為飼料價格上漲而越來越貴。
2020年3月份以來,俄羅斯通貨膨脹率持續走高。物價上漲已經引起民眾嚴重不滿。此前,俄羅斯聯邦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嚴厲批評了俄羅斯聯邦經濟發展部部長馬克西姆·列舍特尼科夫。普京在會議上提出,在疫情期間支持農業原料出口本身就是錯誤的。普京認為,目前俄羅斯糧食生產企業利潤率已經非常高了,不對外出口也可以保證他們較理想的經濟收益。
所以,近期俄政府采取系列措施,試圖通過限制糧食出口和加征出口關稅的方式,控制俄境內糧食價格并穩定物價。
前期,俄羅斯政府簽署法令,從2021年1月9日到6月30日,將葵花籽和油菜籽的出口關稅從6.5%提高到30%(每噸不低于165歐元)。從2月15日至6月30日對小麥、大麥、玉米、黑麥等農作物實施出口配額限制,配額總量為1750萬噸,并對小麥追加了出口關稅(配額內每噸25歐元,配額外50%,但不低于100歐元/噸)。
2020年4月1日至6月30日,俄羅斯政府也曾對小麥、黑麥、大麥和玉米等農作物實行了出口限制配額政策,配額總量為700萬噸。當時對境內糧食價格起到了一定抑制作用。俄羅斯農業部表示,未來該措施將成為調控俄境內糧食原料價格和市場平衡的主要措施。
俄政府葵花籽和油菜籽的出口關稅上調后,還嘗試對大豆出口征收30%的出口關稅,但眾所周知,俄羅斯大豆產業特點與俄羅斯其他農產品品類完全不同。
以俄羅斯葵花籽產業為例,葵花籽是俄羅斯最主要的油籽品類,年產量約為1350萬噸,俄境內葵花籽加工規模約為1330萬噸,年出口量為69萬噸,供需剛好。如果不對外出口,則不但不會對境內葵花籽種植戶帶來太大影響,而且有助于加工業政策運營,并控制境內葵花油等主要農產品市場價格。
但對大豆征收關稅不僅對俄境內物價起不到任何作用,而且還會打擊遠東大豆種植業的積極性。既然這樣,俄政府為什么還要對俄大豆征收出口關稅?
3、俄大豆產業特點特殊 大豆出口關稅對俄物價影響甚微
俄羅斯大豆2019年產量約為440萬噸(非轉基因),年出口量為90萬噸,進口量約為220萬噸(轉基因為主),境內大豆加工總規模570萬噸。如果加工業滿負荷運轉,年加工能力可達到700萬噸。所以從整體市場供需平衡來看,俄羅斯大豆產量嚴重不能滿足境內加工需求,而俄羅斯目前大豆加工量不足導致俄境內飼料產業豆粕等原料不足,進而影響畜牧類產品價格。
俄羅斯大豆產業主要分布在中央區和遠東區,南部地區產量可忽略不計。
俄西部地區俄羅斯大豆產量300萬,最低加工需求520萬,所以每年需要進口轉基因大豆220萬噸(從巴西和巴拉圭進口)。
遠東大豆產量約為140萬噸(蛋白含量最高),最大加工需求約50萬噸,而且近幾年持續減少,對外出口量超90萬噸(大部分對中國出口)。
隨著中國對遠東非轉基因高蛋白大豆進口需求猛增,遠東地區大豆種植面積逐年上漲,過去19年,大豆產量增長12倍。
由于東部和西部之間的運輸物流設施落后,運輸成本高,運輸時間長,俄羅斯東部和西部之間大豆流通量很少。根據俄羅斯農業部農業分析師中心統計的數據,11月底至12月初,遠東地區大豆價格最高達到35331盧布/噸。同時間段,北高加索聯邦區大豆價格最低,約25000盧布/噸。遠東大豆目前價格本身就比俄羅斯西部地區高,如果再加上約為6500盧布/噸的運費,遠東大豆對于俄羅斯西部地區大豆加工業來說成本太高。
因此,俄羅斯西部地區和東部地區大豆產業互不干涉,獨立發展。西部大豆產業依賴西方進口大豆,而遠東地區大豆產業已經完全依賴向亞太地區ch酷歐,尤其依賴中國市場。
如果遠東大豆不出口,在遠東本地區加工業消化不了遠東生產的全部大豆。遠東地區大豆農戶將會嚴重受損。
遠東地區大豆產量主要分布在阿穆爾州約90萬噸、濱海邊疆區約32萬噸、猶太州14萬噸、哈巴地區約4萬噸。
其中,中國農戶和中國參股企業種植大豆占比在濱海邊疆區占比約20%,阿穆爾占10%,在猶太州占比60%,總量達35萬噸,占比約25%。在遠東中國農戶和中國參股企業他們生產的大豆基本對外出口。
按此邏輯,俄羅斯政府對大豆出口征收30%的關稅對俄羅斯西部大豆加工業沒有任何幫助,更不會起到穩定俄羅斯物價的作用。反而對俄羅斯遠東地區大豆種植業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尤其對在俄從事大豆種植的中國企業。
4、大豆出口征收高關稅的實際原因
俄政府難道不了解俄羅斯大豆產業特點?為什么要采取這樣損己害人的政策措施?是專門針對中國?
俄羅斯生產的大豆全部都是非轉基因大豆,俄羅斯幾乎沒有豆制品消費需求,所以大豆主要需求方是加工企業,因俄羅斯境內食用油需求基本以葵花籽油為主,大豆油大部分對外出口,而豆粕是俄境內飼料產業主要蛋白原料。俄羅斯不允許進口飼料類產品,其畜牧業基本完全依賴俄境內的飼料產業。
如上圖所示,由于俄羅斯飼料產量尚不能滿足境內畜牧業市場需求,俄羅斯肉蛋奶等畜牧類產品一直不具備價格優勢,部分品類甚至不能與進口商品競爭。
據俄羅斯農業市場研究中心Prozerna的數據,肉蛋奶等俄羅斯畜牧類產品生產成本中,飼料成本約70%。而飼料成本中,飼料用糧食和油粕等原料成本超過60%,而大豆蛋白即豆粕成本占到20%-30%。只有遠東和南方聯邦區產的高蛋白大豆才符合俄羅斯飼料產業原料標準。所以,限制出口大豆,其實是為了使遠東大豆流通到西方,支持俄西部大豆加工業,擺脫依賴進口大豆原料,進而促進飼料產業規模發展。
近幾年來,中國對俄羅斯非轉基因大豆需求量猛增,抬高了俄羅斯遠東大豆價格。因遠東大豆具有較好的品質和價格優勢,中國進口商給出的采購價格超出了俄羅斯西部地區的大豆加工企業所能承受的極限。這種現象不僅將俄羅斯東部和西部大豆產業進一步分化,而且對遠東本地區的大豆加工業帶來了嚴重的負面影響。
2017年以前,遠東大豆加工規模約為60萬噸。但近幾年來,因大豆原料價格不斷上漲,多家大豆加工企業陸續倒閉。濱海邊疆區最大的大豆加工廠2019年底也被迫關閉。截止到2020年初,遠東還生存的大豆加工企業加工規模不到35萬噸。其中規模最大的兩個大豆加工企業《阿穆爾農業中心》和《AHK》也只能依靠國家優惠貸款勉強盈利。如果俄羅斯政府不采取措施,遠東地區大豆加工業將全面崩盤。
2019年年底,中國已允許進口俄羅斯非轉基因豆粕類產品,但目前中國市場還沒有完全接受高成本的俄羅斯非轉基因豆粕。所以,遠東豆粕出口未能拯救遠東加工業。雖然俄政府鼓勵遠東豆粕銷往俄羅斯西部地區,并提供運輸補貼,但是遠東豆粕因生產大豆原料成本高依然未能打開俄西部豆粕市場。當遠東大豆加工企業生產的豆粕類產品銷售價格已經無法覆蓋逐年高漲的大豆原料價格的時候,大豆加工企業只能停工。
所以,俄羅斯針對大豆征收30%的出口關稅實際上是為了促使遠東地區農業產業健康發展:1、促進俄羅斯東部和西部之間的大豆流通;2、支持遠東大豆加工業。
5、俄政府近期關于大豆進出口政策總結
2020年4月16日,俄政府為了支持飼料產業,控制大豆和豆粕等原料市場價格,自2020年4月28日起,全面放開轉基因大豆和豆粕的進口,這是俄羅斯歷史以來,首次大面積允許進口轉基因農產品,截止日期至2021年1月1日。據俄羅斯海關總局數據,該政策生效以來,尚未出現轉基因豆粕和大豆大面積進口記錄。因為政策發布后,一直沒有出臺具體操作流程和檢驗檢疫要求方案,可見政策尚未起作用。2021年1月1日后,該政策是否延期尚不確定。
2020年4月30日,俄政府因疫情不穩定因素,為了保證境內大豆原料需求,禁止向歐亞聯盟國以外國家出口大豆,截止日期至6月30。但是”出口禁止令“導致遠東將近10萬噸大豆因沒有銷路為當地農民造成巨大損失,俄政府在截止日期還沒到的情況下,被迫提前解除大豆出口禁令。事實證明,目前遠東大豆產業嚴重依賴中國市場。
俄政府近期針對大豆采取的以上兩項措施都是為了控制俄境內大豆和豆粕價格,并降低飼料成本。但結果顯示并不湊效。
所以,如果俄政府堅持針對俄羅斯大豆出口征收30%的關稅,則可以看出俄羅斯不計后果的發展本土大豆加工業,并復興國家畜牧業的強烈決心。
6、在俄投資農業務必充分了解俄羅斯農業發展核心戰略
近年來,俄羅斯農業發展非常迅速,但是農業細分領域發展并不均衡,種植業原料出口量激增,飼料產業原料短缺,畜牧類產品成本依然高漲,在國內農業全產業鏈并沒有形成完整的閉環,中間深加工環節出現斷層。所以,俄羅斯農作物原料越來越依賴出口,而高附加值的深加工農產品卻依舊依賴進口。在全球貿易經濟格局發生百年不遇的變化背景下,一旦俄羅斯與其他主要貿易伙伴發生摩擦,俄羅斯農業和經濟將面臨巨大的挑戰。
其實縱觀下來,俄羅斯政府農業發展戰略一直都沒有改變。核心思想只有兩點:“促進進口替代”和“增加高附加值農產品出口”。但以俄羅斯目前的農業發展狀況來看,種植業單方面發展,國家農業發展態勢有點偏離農業發展核心戰略方向。
7、路易達孚和嘉吉在俄農業發展歷程分析
從2012年到2017年間,俄羅斯種植業已成為經濟收益最高的領域,吸引了全球大型跨國企業陸續進入俄羅斯農業市場。瑞典Black Earth Farming、 Volga Farming、 芬蘭 Trigon Agri 和烏克蘭Myronivsky等在俄羅斯進行農業投資,但是在發展農業過程中,因嚴重依賴種植業或土地所有權存在糾紛等問題,在俄羅斯陸續遭受挫折,被迫逐漸退出俄羅斯市場。
但還是不少外資企業在俄羅斯投資農業獲得了巨大成功。四大糧商路易達孚和嘉吉,以及美國NCH 資本(AgroTerra)等大型跨國企業在俄羅斯投資農業獲得成功的原因是:這些企業根據俄政府農業發展戰略,及時調整業務方向,在俄羅斯儲備優質農業土地,發展種植業的同時,通過并購或合資的方式開始發展倉儲物流設施,進入農業原料深加工領域,加大在俄羅斯本土的市場份額的同時,依然把握著俄糧食出口貿易較大份額。
根據分析在俄羅斯投資農業的大型跨國公司在俄羅斯發展歷程可以看出,在俄羅斯投資農業,務必要發展農業全產業鏈,而不只是單方面從事種植業,雖然近幾年種植產業獲得了較高的經濟收益,但存在較大的風險。
種種跡象表明俄政府依然非常歡迎外國投資者,遠東營商環境沒有發生本質的改變。只是作為投資者,需要深入的了解投資目的國未來幾年的核心發展戰略,做好長期發展規劃。
8、大豆出口關稅對中俄大豆貿易影響
如果俄政府正式簽署法令,即從2021年2月1日開始對大豆出口征收30%的關稅,那么已經在遠東投資大豆種植的中國企業將面臨什么樣的局面?
1、 進入12月份以來,雖然俄羅斯大豆價格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點,俄羅斯大豆對華出口量依然在大幅增長。根據“俄羅斯農產品出口中心”的數據,截至12月13日,俄羅斯大豆出口額為4.28億美元,而去年同期為2.46億美元。從2020/21季節開始,截至12月15日,俄大豆出口量為60萬噸,比上一季增加28%。
圖片
年后,在俄大豆出口關稅政策的刺激下,遠東大豆價格必會降溫,由于遠東地區大豆儲存能力和加工能力有限,到時遠東大豆出口價格將恢復到正常水平,加上30%的出口關稅的情況下,對于目前中國大豆市場價格情況而言,依然存在一定的貿易差額。所以該政策不會導致中俄大豆貿易量急劇下滑,但有一定的影響。
2、根據遠東地區氣候條件,2月至6月底,遠東不會出現過冷或過熱的天氣 。只要降雨量在合理范圍之內的情況下,對于在遠東發展種植業的同時,還具備糧食儲存和糧食初加工產業的企業來說,該政策是暫時的,所以大豆出口關稅政策對具備一定的農業存儲和加工設施的企業將不會造成太大影響。
3、為了鼓勵外國投資者,并提高遠東農戶積極性,俄政府有可能效仿《遠東豆粕西運運輸補貼政策》,對遠東大豆生產企業提供遠東大豆西運運輸補貼。目前來看,該措施是促進俄羅斯東部和西部大豆流通的最有效方式。
4、根據佳沃北大荒農業控股遠東分公司總經理提供的消息,目前遠東大豆生產企業聯合起草請愿書,提議俄政府為遠東大豆種植戶提供關稅以外出口配額約30萬噸。如果被采納,遠東大豆對華出口貿易利潤率將創歷史新高。
此次俄政府對大豆出口政策對在俄從事農業投資的企業再次敲響了警鐘,未來在遠東發展農業的外資企業,在合法合規經營的同時,還需對俄羅斯農業行業特點和國家戰略進行全面分析,滿足其發展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