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后,在遠隔重洋的巴西和中國,運豆和運油的卡車都出現了排隊等候的景象:
在巴西,由于強降雨造成大豆收獲延遲,擁堵在各港口等待裝運大豆的貨輪數量高達200多艘,而在前往港口的公路上,運送大豆的卡車大排長龍,有的綿延50多公里......
巴西港口密集的貨輪、公路上卡車排長龍 來源:網絡
在中國,一些油廠門口提貨運油的卡車也排起了長龍,貨主們都希望早一天能提上貨,因為油幾乎是一天一個價!
圖片來源:抖音用戶
春節過后通常是油脂的消費淡季,牛年的節后油市卻牛出了天際,原料油價格開啟暴漲模式,帶頭大哥是豆油:國內各地一級豆油現貨噸價先后突破萬元大關,創近九年來的歷史新高;短短一個月內漲幅達超1800元/噸,震蕩幅度歷年罕見。
生意社:山東一級豆油價格走勢
與原料豆油密切聯動的中包裝餐飲油也直奔190-200元/桶左右的歷史高位。
圖片來源:抖音用戶
處于南半球的巴西在每年2、3月開始收割大豆,從而取代北半球的美國,主導我國的進口大豆供應。但今年巴西大豆延遲到港,節后國內油廠大豆庫存偏低,部分油廠因為大豆原料不足停機,有的油廠則因為豆粕庫存壓力大而停機,導致大豆壓榨總量下降,從而使得豆油的供應不及往常。
再加上原油上漲、全球通貨膨脹預期增強等宏觀因素,期貨市場上豆油成為投機及產業資金瞄準的農產品明星,追漲殺跌的做多資金源源不斷,資金面和基本面共振,加劇了豆油的漲勢。
一路高歌猛進的油價卻讓終端用戶們高處不勝寒。
圖片來源:抖音用戶
在時下熱門的抖音視頻里,有糧油商戶稱之為"瘋狂的豆油":"今年進豆油都是謹小慎微,怕漲又更怕跌...操碎了心....""天不怕地不怕,就怕一覺醒來油又漲價..."
有餐飲小店主對這波漲勢感到心慌與困惑:"囤油要花錢,不囤怕漲價!中國大豆、巴西大豆、美國大豆你們能否和平相處~"
上漲對于油脂企業來說,也并非都是好消息,將直接導致下游小包裝油的利潤被大幅壓縮。
主營油脂油料加工的上市公司京糧控股近日在互動者平臺表示:
"上漲對油脂(大豆)壓榨企業是積極因素,對小包裝油銷售來說,終端價格調整受多重因素影響,調整幅度和時間往往滯后于原材料價格上漲,因此,對小包裝油銷售企業是不利因素。"
那么,油價究竟何時能見頂回頭?
一艘艘滿載新季大豆的巴西貨輪正在浩浩蕩蕩駛向中國,專業機構預計4、5月份進口大豆到港總量會達到近2000萬噸,達到歷年來同期的峰值,國內榨油廠的原料供應將綽綽有余,豆油產量及庫存都將增加,也將制約油價進一步上漲的空間。
但樹欲靜而風不止,中國的油脂市場還難以獨善其身,國際油脂油料市場仍存在諸多正在發酵的拉漲題材:
美國大豆庫存還在七年低位、巴西滂沱大雨、阿根廷干旱威脅南美大豆收成、東南亞棕櫚油生物柴油計劃與原油走勢共振、國際油菜籽和葵花油價格不斷創新高......
對于未來的走勢判斷,目前各投研機構及專業人士的分歧也較大。
有的認為“牛市不言頂”,全球油脂油料供應偏緊的格局難以根本改變,面對全球通貨膨脹來臨,大宗商品的牛市短時間仍看不到盡頭,油脂多頭趨勢未變。
有的則認為“高價是高價的藥方”,高企的盤面價格抑制和打壓需求,3月底或將成為豆油近月合約的高點;中國需求是國際農產品市場的核心驅動之一,但凡中國減少采購進口,無論是美豆還是棕櫚油或是其他,都將失去上漲動能。
在進口大豆集中到港前,油市多空博弈激烈,油價高位波動將加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