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用油缺斤少兩,多家糧油商店透露行業“潛規則”

    2021-03-15
    摘要:

    記者深入調查發現,缺斤短兩似乎已經成為海南食用油市場的“潛規則”。標注10升的食用油,實際只有9升左右,這樣的情況是普遍存在,還是偶然誤差?

    直播海南

    民以食為天,柴米油鹽醬醋茶,是生活的必需品。就拿油來說,煎炒烹炸烤都會用到它。但是,食用油是否足斤足兩這個問題,您留心過嗎?最近,有消費者頻頻向我們欄目反映,市場上好幾個品牌的食用油都不夠秤。記者深入調查發現,缺斤短兩似乎已經成為海南食用油市場的“潛規則”。今天的315特別報道,我們一起來揭露這“少了一升的油”。

    海口居民 余先生:我們用的那個油一上秤,一對比,發現少了一斤,我們以前用的大廠生產的話,我們拿來秤的話,是18斤6兩,然后這個小廠生產的油就是,大豐收(牌) 我們拿來秤是17斤1兩多。

    余先生在海口經營一家餐廳,大半年來,餐廳一直使用本地生產的“大豐收”食用植物調和油。偶然間,余先生發現,同樣標著10升凈含量的食用油,“大豐收”品牌比別的品牌少了一斤多的重量。為了進一步求證,1月15號,余先生將購買到的兩瓶“大豐收”食用油,送到第三方檢測認證服務公司,進行凈含量檢驗。結果:標示值10升的樣品油,實際含量只有9.18升,檢驗結論為不符合。

    20210315/d016b5859d441560795d0ee2b4351724.jpg

    海口居民 余先生:我一去問商家,商家說這個是我們海南這邊的標準,然后我們也懵,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海南的標準 10升就不是10升了嗎。

    零售熱銷批發遇冷  缺斤少兩成潛規則?

    標注10升的食用油,實際只有9升左右,這樣的情況是普遍存在,還是偶然誤差?而商家口中所謂的“海南標準”又是什么呢?記者對食用油市場展開了調查。3月2號,記者走訪了海口培龍、坡博、城金、海玻等多家農貿市場發現,商店、攤位上售賣的本地品牌的食用油,主要有“符氏”、“大豐收”、“笑滿堂”、“欣美滋”等,10升裝的規格,每瓶在80-85元不等。

    記者觀察發現:同樣是塑料瓶包裝,標注10升的“笑滿堂”食用油,重量居然比標注9升的另一品牌的食用油,還輕。

    20210315/e03f76feee8f95887b927fca001c542d.jpg

    對于這樣的情況,攤販也有點摸不著頭腦。隨后,記者來到了海南最大的農副產品批發市場——椰海糧油批發市場,一探究竟。在這里,多家糧油商店,都向記者透露了行業潛規則。

    椰海糧油批發市場糧油商店 工作人員:我們不買本地的(記者:為什么啊?)本地不夠秤。

    20210315/3fa1ceedb7dd8176ea3884cdeaa3ee08.jpg

    椰海糧油批發市場糧油商店 工作人員:本地的少幾斤在里面,大概就便宜十塊錢, 我之前賣,老是被人家說不好。

    在零售市場熱銷的本地食用油,到了椰海糧油批發市場,卻難覓蹤影。在椰海糧油批發市場,記者隨機走訪了十家批發店,只有一家出售本地“大豐收”品牌的食用油,不過店員提醒記者,這油不足秤。

    椰海糧油批發市場糧油商店 工作人員:本地便宜 可是斤數不夠,油都是一樣的,就是名字不一樣而已。

    20210315/4f6045a7b239563c460b08060c85a1aa.jpg

    記者暗訪仨生產廠家 衛生環境無不臟亂差

    顧客、賣家直指本地品牌食用油缺斤短兩,生產方又會有怎樣的說法呢?3月3號、4號,記者以采購食用油為由,分別對“大豐收”、“笑滿堂”、“欣美滋”多個品牌的生產廠商展開了暗訪調查。由于是調運外地油回來再加工,廠家要對油進行加熱,再把油重新分裝。讓人觸目驚心的是,這三個品牌的分裝車間,衛生環境如出一轍的臟亂差。

    20210315/0b2711ede799895daeeeee2f384a921a.jpg

    三個品牌的分裝車間內,工人都是直接在裝油的流水線旁,整理沒密封的油瓶。整個過程,工人不穿工作服,不戴口罩、手套,而是用手直接抓瓶口,貼完標簽,隨手一扔。而在“笑滿堂”車間,工作臺、地板上油漬遍布,工人穿著拖鞋,直接在沒有密封的油瓶旁甩水拖地。面對這樣的生產環境,廠家負責人不以為然。

    海口笑滿堂食品廠 負責人:(記者:,我看你這個車間都不衛生標準啊,這油衛生不?)沒有的,工人們疏忽了。

    20210315/258a6925d1cde40e322917a264ad1af7.jpg

    “大豐收”承認斤數不夠 產品銷往多個市縣

    生產環境如何暫放一邊,食用油質量如何暫難認定,這食用油是否足斤足兩呢?對于這一點,三個廠家態度不一,有的直言不諱,有的含含糊糊。比如大豐收品牌,工人明明白白的說,他們凈含量10升裝的食用油,實際不夠量。

    海南大豐收食品有限公司 工作人員:我不跟你開玩笑,也不跟你吹什么(記者:量夠不?)我們就17斤油,量是不夠的,少一斤的,比(內地)油少一斤,他們(別的品牌)也是少一斤。

    這名工作人員稱,這些油其實來自廣東,他們廠只是再次分裝。除了“大豐收”品牌,他們還幫其他幾個品牌進行代加工,這些食用油在海南多個市縣都有銷售。

    20210315/ad750e472ff3b47f137be0d27e6eb68e.jpg

    海南大豐收食品有限公司 工作人員:(油)是廣東那邊的,直接拿回來分裝的(記者:這些是超市拉走的嗎,超市買的嗎?)這些是我們直接拉去文昌的,有代理商的,都是在我們這邊加工的,百霖你們也聽過啊,金稻谷啊這些,好多了。

    倆廠家警惕心強 10升包裝改9升

    相比大豐收,笑滿堂和欣美滋兩個品牌的廠家,警惕心就強了很多。3月3號上午,記者第一次到笑滿堂食品廠時,看到工人正在對10升裝的食用油進行分裝、打包。但工人不愿與記者多交談,讓記者一切找老板談。

    20210315/c9ebf448d0dba64b25c5932aba3caac5.jpg

    等到3月4號,記者再次來到笑滿堂食品廠,聲稱要訂貨。此時,廠里改了口,絕口不提“10升裝”的事,聲稱只有9升的食用油。記者注意到,前一天笑滿堂食用油瓶身包裝紙上的凈含量還是10升,第二天就變成了9升。而在裝油的紙箱上,原先的10升字樣,被手寫的×覆蓋,底下多出了手寫的9升。

    同樣謹慎的,還有“欣美滋”食用油的生產商——海南金微食品有限公司。“欣美滋”食用油的外包裝紙箱上,原有的“10升”也被手寫改成了“9升”。

    20210315/7b769d5246f32f07aa5498b30859f125.jpg

    海南金微食品有限公司 負責人:(記者:咱們這個油是10升是不?)9升(記者:你會不會標注9升油,然后你家是8升啊?)沒有,沒有。

    10升裝食用油的外包裝突然手寫改成了9升,這么做,是想隱藏什么嗎?對此,“欣美滋”的這名負責人支支吾吾,不過他倒是透露了市場上10升裝食用油普遍存在缺斤短兩的情況。

    海南金微食品有限公司 負責人:我明跟你說,海南的油不夠秤是歷史問題了,遺留問題啊(記者:從什么時候開始不夠秤的?)是歷史問題了,多年問題了(記者:他為了降低價格嗎?)為了競爭(記者:你怎么競爭?)(內地)牌子進來,大的廠家你做不過人家,必須要少點,便宜點,你跟人家一樣的話,根本賣不過人家,就是說搞東西要搞規范,你這樣搞的話,客戶也不信任你,干嘛你拿過去,人家說誒你這東西也不標準的。

    20210315/c76589c0b749cbf4b273fce39fda2ac3.jpg

    實錘!三種10升裝檢出9升

    有的廠家直言不諱,自家油就是不夠秤;有的廠家,臨時手寫更改外包裝;還有的,說起自家油含含糊糊,卻擺出一副“指摘他人”的樣子。事情的真相到底是什么?我們用數據和事實來說話。記者在多個農貿市場上,購買了多瓶今年1月份到3月份生產的、凈含量為10升的“大豐收”、“笑滿堂”、“欣美滋”等品牌的食用油進行檢測。首先,記者自行測量,選取標注10升的大豐收和笑滿堂食用油,倒入標有刻度的量桶中。

    20210315/a284d333c4d277a4d13bac61a10212ce.jpg

    記者:現在我們先打開大豐收牌10升的食用油,把這桶油掉進了刻量桶里面,發現它這個只有9升左右,距離10升還有1升的距離,這個笑滿堂也是自稱是10升的食用油, 現在我們來測試下這個油的真實含量是多少,也是剛剛過了9升的數值。

    為了得到更準確的結果,記者將五個品牌未開封的食用油,送到具有檢測資質的第三方檢測認證服務公司,進行凈含量檢驗。為了保證檢測信息不泄露,記者將五瓶油進行分別標號,并將送檢過程全程記錄。

    海南某檢測認證服務有限公司 測試工程師:我們是通過用已校準好的天平,先稱個總重,稱完總重之后,我們再把它的油用來測密度,測完密度再稱皮重,用總重減去皮重,再除以密度,就得出它的實際凈含量,通過這個實際的凈含量,根據允許短缺量,來判定它是否合格。

    根據國家計量技術規范JJF1070-2005《定量包裝商品凈含量計量檢驗規則》,凈含量是指除去包裝容器和其他包裝材料后內裝商品的量。而根據計量檢驗規則,質量或體積定量包裝商品標注凈含量在1000毫升到10000毫升的,允許短缺量為總數的1.5%。也就是說,標注5升的食用油,允許短缺量為75毫升,標注10升的食用油,允許短缺量為150毫升。經過兩天的檢測,第三方檢測公司出具了檢驗報告。報告顯示,記者送檢的五瓶油中,三個品牌的食用油短缺量遠遠超出允許標準。

    20210315/64992912e789091c3a3d743a387cf0f1.jpg

    海南某檢測認證服務有限公司 測試工程師:10升的測出來的,都是有8點多,9點多升的,它是不合格的。

    20210315/72ee19720a839b5a593922f3f8f51f9b.jpg

    檢測結果顯示,2號油,即標注凈含量10升的大豐收食用油,實際含量只有9.1升;3號油,即標注凈含量10升的笑滿堂食用油,實際含量只有8.9升;4號油,標注凈含量10升的欣美滋食用油,實際含量只有8.9升。記者暗訪調查的三個本地品牌的食用油,無一例外被檢出“缺斤少兩”。而一名業內知情人士,向記者透露,因為海南基本沒有廠家能做到壓榨精煉分提,所以原油基本來自廣東、廣西等地。沒有產品優勢,為了追求低成本和高利益,一些廠商選擇缺斤少兩。

    20210315/b74419127747be908f9d89d31ac8ec8a.jpg

    知情人士:農貿市場上大概有十幾個品牌,都是這種重量,我們這個是散裝油,我們拿來分裝而已,因為我們海南這邊生產的成本很高,干嘛呢,因為我們打空車上去(廣東)拉油,人家是成品,順路車成品裝下來海南,你這里單單相差了400塊錢一噸油,相當于8塊錢一升油,所以你海南的,要搞的話根本搞不了的(記者:那是你的成本問題,為什么要讓消費者買單呢?)就是啊,你根本搞不過內地的油。

    誰來管?是否抽檢?如此回復“太含糊”

    根據《侵害消費者權益行為處罰辦法》,經營者夸大或隱瞞所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的數量、質量、性能等與消費者有重大利害關系的信息誤導消費者,屬于欺詐行為。而依據《定量包裝商品計量監督管理辦法》規定,商品標注凈含量與實際含量之差大于允許短缺量的,責令改正,可處檢驗批貨值金額3倍以下,最高不超過3萬元罰款。那么,對于市場上長期存在的本地食用油缺斤短兩的情況,市場監管部門是如何監管的呢?

    20210315/f29a43d13689c883572377c793e2358a.jpg

    海口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場監管行政執法支隊產品質量大隊 隊長 王誨劼:(記者:是不是每批次產品上市之前,都有個抽檢的?)不一定,因為抽檢有時間是按計劃排,因為那么多的生產廠商,你不可能全覆蓋,但是一般一個產品如果它要上市之前,應該有這個一個程序(記者:那是什么程序呢?)這個我沒法跟你說清楚,因為不是我這邊去弄,我是產品質量大隊,但它這個沒達到凈含量這種又說,可能歸我們,但是我沒辦法跟您明確(記者:市場上有計量的東西,都會有質檢嗎?因為老百姓買東西怎么跟你去算計量的大小呢,有誰來監管嗎?)有, 轄區市場監管局,但是這個抽檢,反正......

    面對記者的提問,海口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的執法人員,對產品凈含量檢驗的監管問題,以及食用油上市之前是否抽檢,答復的不清不楚,不明不白,是業務不熟練,還是執法慢作為、甚至不作為呢?

    短評:少的何止一升油?!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企業無信,難求發展。海南本地食用油品牌要在市場上逐名獲利,應該以產品質量說話,企業卻在重量上動了缺斤少兩的歪心思。企業失信,從短期看,可能賺取高額利潤,但侵犯了消費者權益,無形中損耗了自身信譽,長期會喪失消費者信任。本地食用油缺斤少兩,已經成為行業公開的秘密。這意味著企業失信,不僅影響自身發展,還給整個行業帶來不良影響。長此以往,最終損害的還是海南的營商環境。“少了一升油”的背后,少的是什么?是商家誠信、是企業良心,更是監管的缺失。

    從片子來看,本地食用油普遍缺斤少兩,不是一天兩天、一年兩年,而是長此以往、惡性循環。這樣的惡性競爭在市場上興風作浪,監管部門不可能不曾耳聞。可最終的結果是什么?這樣的行為非但沒能禁止,反而愈演愈烈,最終成了行業潛規則。我們難道說是商家太狡猾了嗎?我們要說,再狡猾的狐貍也斗不過好獵手!獵手軟綿無力,如果是能力問題,那應該換掉這批獵手;如果是主觀意識問題,那更不能允許這種“在其位不謀其政”的人繼續搪塞百姓!我們的執法人員要知道、要清楚、要明白:誠信缺失的危害不僅表現在商業領域,政務誠信亦應引起重視。政務失信,影響政府形象,損害政府公信力。失了民心,到時候拿什么來挽回呢?

    20210315/b03986e99d799cc27d1fc51fdeef1ef6.jpg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