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odTalks
2021年FoodTalks全球食品特種油脂企業30強(以下簡稱特油30強),是由FoodTalks團隊策劃的項目。本次榜單通過對國內外超過160家頭部企業的信息搜集與研究,評選出此次特種油脂企業的排名。本榜單綜合考量企業B2B特種油脂業務部分的營業額、年產量、規模、品牌認知度及全球化程度等指標進行排名。
我們希望通過這份榜單,為專用油脂行業提供一份更加全面的信息地圖。
特種油脂(也稱食品專用油脂)作為重要的食品加工原料,在食品行業中應用廣泛,可應用于包括煎炸、烘焙、糖果巧克力、冷凍飲品等領域。本次榜單上榜企業中,前三甲依次是嘉吉、豐益國際、AAK。其中,據業內人士提供的信息,豐益國際的子公司益海嘉里在中國范圍內的總市場份額占據第一名。本次上榜企業中,22家企業總部位于亞洲地區,這其中有7家入圍了前10名。在中國特油市場中,主要的頭部供應企業為益海嘉里,嘉吉,中糧,AAK,南僑,不二,Adeka。
基于特種油脂的制作工藝需求,其原料大都是豆油、棕櫚油、動物油,東南亞的巨大棕櫚種植面積則使其成為了特種油脂原料的主要來源地與加工地。據芝商所數據,2018/2019市場年度,全球棕櫚油產量超過7300萬噸。印度尼西亞是最大的生產國,產量達4150萬噸,占到世界總產量的 56.2%。馬來西亞位居第二,產量達2080萬噸(占比28.2%)。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是棕櫚油的主要生產地,印度、歐盟和中國是棕櫚油的最大進口地。同時在2018/2019市場年度,中國大豆油產量達1520萬噸(占比27.4%),美國產量為1100萬噸(占比19.7%)。印度是最大的大豆油進口國,總進口量為310萬噸,占比29.3% 。
目前入榜的企業主要是以母公司來排行,例如,Bunge Loders Croklaan(邦吉洛德斯)是全球四大糧商邦吉公司的特種油脂業務單元,馬來西亞特種油脂供應商Intercontinental Specialty Fats Sdn Bhd隸屬母公司日清奧利友集團,菲律賓特種油脂生產商Oleo-fats隸屬母公司D&L Industries,馬來西亞的特油企業Premium Group被Goodhope Asia集團收于旗下。
據了解,特種油脂在烘焙領域的應用量最大。過去我國食品工業油脂主要為豬油、棕櫚油或氫化油等,因近十年中國面包糕點行業開始迅速發展,烘焙油脂的需求也隨之增長 。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11年至2017年,我國烘焙油脂產量由154.4萬噸增長至297.4萬噸,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1.55%;烘焙油脂需求量由130.2萬噸上升至278.2萬噸,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3.49%。在中國,隨著人均消費水平的增長、餐飲消費結構的調整以及生活節奏的變化,已成為消費主力軍的Z世代偏好于選擇美味與效率共存的速食產品,烘焙預包裝食品正逐漸成為消費主流,因此具有代餐屬性且便于攜帶和儲存的烘焙預包裝食品正迎來快速發展。受此影響,下游烘焙食品的增長將持續推動上游烘焙食品原輔料企業的發展,近半年已有三家烘焙原料廠商相繼登陸A股,按先后順序分別為海融科技、立高食品和南僑食品。其中,海融是中國植脂奶油行業標準的起草單位之一,南僑是中國烘焙油脂領域的第一股。
以下為完整榜單列表:
*注:感謝專業人士提供的內部信息,據了解,IOI Group雖依舊保有Loders Croklaan的部分所有權,但已在2018年將全部經營權轉至Bunge,故IOI的特油業務已實際與Bunge合并,統一以Bunge Loders Croklaan的名義運營。
二、制榜依據
本次特油30強榜單綜合考量企業特種油脂部分的營業額、年產量、規模、科研、品牌認知度以及全球化程度等指標進行排名。關于產品標準,我們參考了食品安全國家標準《GB15196-2015》以及《GB2716-2018》。本次特種油脂榜單的細分類目包括:食用氫化油、人造奶油(人造黃油)、起酥油、代可可脂(類可可脂)、植脂奶油、粉末油脂等食用油脂制品,以及棕櫚油。
為確保排行榜企業的全面性,我們對國內外超過160家頭部生產商企業進行了調研。同時,為方便大家理解本次的入榜依據和數據來源,特說明如下:
a) 上市企業業績我們僅統計業務相關部分,(即,僅應用于食品領域的專用油脂相關的營業收入;如不是,我們會排除此項數據)數據來源參考企業最新年報。且上榜企業均為提供B2B專用油脂業務的生產商企業,如不存在此業務,或僅為油脂貿易方,則該企業不加入本次排行。
b) 基于第一條原則,針對部分上市年報中業績數據不夠細分的問題,我們通過采訪企業,咨詢內部數據來作參考。若無細分業績數據,我們則會根據其科研投入、相關年產量、企業規模、品牌認知度以及全球化程度等進行綜合排名。
c) 若企業的主營業務中有其他非相關類目業務,并且可能占據3/4及以上且不是為人熟知的業務的(主觀判斷),該企業將不加入本次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