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ilcn油訊
9月30日,國慶節前最后一個交易日,菜油期價大漲,主力合約觸及13年高點11511元/噸;現貨報價大幅跟漲,四級菜油出廠價漲至11600-11900元/噸左右的高位。
身價最高的國產濃香菜油出廠價更高達16000元/噸左右,將葵花油、玉米油遠遠甩在身后,直追“油中貴族”花生油。
越來越貴的菜油,漲得令人“高攀不起”。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還會變得更貴嗎?
期價為何暴漲
期貨價格反映了市場對未來的預判。節前菜油期貨盤面暴漲,體現對菜油供應趨緊的預期增強。
點燃盤面的是加拿大油菜籽一而再、再而三的減產消息。
加拿大是全球最大的油菜籽生產國及出口國,決定著全球菜籽和菜油的供應松緊程度。
通常加拿大油菜籽年產量在2000萬噸左右,接近全球總產量的30%;今年由于嚴重干旱,油菜籽收成預計將創13年來最低。
8月30日加拿大統計局發布預測稱,2021/22年度油菜籽產量約為1470萬噸;兩周后美國農業部月報告中將預測值降至1400萬噸;
9月14日加拿大統計局又稱持續干旱天氣的影響比幾周前估計的還要嚴重,再次將油菜籽產量調降到1280萬噸。
9月24日加拿大農業及農業食品部數據震動市場,加拿大油菜籽留給出口的數量少得令人難以置信:將比去年1053萬噸大降38%至650萬噸,庫存緊張將支撐油菜籽價格達940美元/噸,而去年價格為730美元/噸,5年平均價格為556美元/噸。
隨著油菜籽秋收推進,各機構接二連三調降供給數據,市場情緒被點燃,歐洲、加拿大的油菜籽期價先后應聲上漲。
我國是油菜籽、菜油的進口大國,外盤期價的攀升意味著進口成本的上漲;疊加節前國內多地限電措施令,一些油廠停機限產,供應偏緊預期愈發強烈,共同助推國內菜油期現價格聯袂大漲。
市場高攀不起
高價并沒有帶來市場的繁榮。
豆油、菜油、棕櫚油是我國三大主力消費油種,三者之間具有替代效應。菜油越來越貴,性價比就顯得越來越低,無論是家庭或者餐飲消費,都可能轉向其他油種,高價抑制需求的效應逐步體現。
據中信建投等機構調研,今年以來國內中小包裝菜油銷量大跌,部分企業上半年中小包裝菜油銷量同比下跌達20-40%。
甚至在將菜油視為烹飪靈魂的川渝地區,火鍋料中也開始使用其他替代油脂;川味調味品中使用非菜油作為原料的也越來越多,菜油調和油中菜油的占比已經較兩年多前大幅下降,菜油需求格局已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與此同時,國內菜油的供給端也出現結構性的變化。
近年來,國產菜油以濃香小榨消費為主,不但菜油加工企業轉型扎堆小榨,遍布菜籽主產區的榨油坊也在不斷迭代中發展壯大;濃香菜籽油價格較四級菜籽油價格高,吸引大量國產菜籽流向小榨坊;受制于國產菜籽可供量有限、價格偏高,規模菜油加工企業很大程度上依賴進口原料。
2019年以來,我國大幅減少了從加拿大進口菜籽,中糧、益海嘉里等頭部企業旗下菜籽壓榨工廠處于停機狀態;目前只有福建、廣東、廣西地區五家左右民營及外資油企壓榨進口菜籽;與此同時,進口菜油卻出現大幅激增,彌補了進口菜籽的減少。
2020年菜油總進口量增至193萬噸,今年1-8月累計進口量更是高達178萬噸,作為對比,2018年全年僅130萬噸。
進口菜油主要來自加拿大、烏克蘭、俄羅斯、阿聯酋等國。國際菜籽價格屢創新高,令進口菜油成本節節攀升,常常出現高于國內市場價格的倒掛現象;而面向消費端的中小包裝菜油作為民生商品,銷售價格難以跟隨成本同步增長,廠商的利潤空間被壓縮,進口菜油出貨緩慢,處于高庫存狀態。
因此今年以來,以進口菜油為主的生產加工原料供應充足,但高價降低了菜油的競爭力,國內菜油產銷均面臨下行壓力。
未來走勢如何
不少機構分析師認為,10-11月可能成為國內菜油去庫存的拐點。
在加拿大菜籽大幅減產已成定局的背景下,國際市場菜籽價格難以大幅下跌,預計2021/2022年度菜油仍將是全球價格最高的大宗植物油。
由于進口利潤下降甚至倒掛,進口菜油買船及到港量預計減少,國內菜油價格將獲得支撐;四季度將進入油脂消費旺季,元旦、春節備貨將帶動菜油消費增長,將提振后期菜油行情偏強運行。
菜油越來越貴的深層原因還是在于國產菜籽有效供給不足,對外依賴度過高,而未來國際菜籽及菜油市場仍可能經歷劇烈波動。
荷蘭合作銀行最新發布的一份行業報告稱,到2030年的未來十年內,碳中和減排將從根本上改變全球油菜籽市場,并成為主要驅動力。
預計2022/23年度全球油菜籽產量將大幅增加,原因是氣候條件好轉和菜籽價格上漲,有利于擴大全球菜籽種植面積。
然而在2024/25年度,加拿大不少新建的壓榨工廠將投入運營,以供應北美不斷增長的可再生柴油需求,這將消減加拿大菜籽出口量;
從2026/27年度開始,歐盟以棕櫚油作為生物柴油原料的使用量將大幅減少,對油菜籽的進口需求開始急劇上升;以上兩個因素都將提升全球對油菜籽的需求......
如何增強我國菜油產業的風險應對能力?還需將“油瓶子”抓在自己手中。油菜是我國第一大油料來源,可挖掘的種植面積潛力巨大,是我國食用植物油供給安全的重要保障。
9月29日農業農村部會議強調,要把油料生產擺在突出位置,大力開發南方冬閑田,多措并舉擴大冬油菜種植,做大做強油菜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