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
糧油“巨無霸”金龍魚即將迎來1.63億首發限售股解禁。
10月12日晚間,金龍魚發布公告,公司即將有48.79萬股首次公開發行前限售股份以及1.62億首次公開發行戰略配售限售股份迎來解禁,合計約1.63億股,占發行后總股本的3%,解除限售股東戶數共計21戶。
如果按照金龍魚10月12日晚收盤價計算,這部分股票對應的總市值高達116.18億元。但消息發布后,金龍魚10月13日早盤股價不跌反升,早盤上漲2.15%,截至10月13日午間收盤,金龍魚總市值已降至3947.46億元。
而值得一提的是,去年一年,金龍魚股價高歌猛進,總市值一度突破7800億元,今年以來,金龍魚股價雖有下跌,但首發股東仍呈現有較高浮盈。
公開資料顯示,2020年10月15日,金龍魚正式登陸創業板,發行價為25.70元/股,上市以來,截至10月12日晚收盤,金龍魚累計上漲177.35%,這意味著參與金龍魚首發戰略配售的股東浮盈比例為177.35%。
從股東名單上看,人民日報、中油資本、中國人壽、大家人壽、國盛資本、綠地、永輝超市等險資、產業資本均在股東名單,而此次解禁規模最大的是融澤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其持有金龍魚2999.73萬股,潛在獲利超過13.67億元。
此外,金龍魚員工持股計劃——中金公司益海嘉里1號員工參與創業板戰略配售集合資產管理計劃持有金龍魚1556.64萬股,對應總市值約11.10億元。
但與股東大幅獲利相對應的是,受原材料漲價等因素影響,上市以來金龍魚業績卻表現平平。
今年8月,金龍魚披露的2021年中報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032億元,利潤總額46.3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8.7%和20.9%;實現歸母凈利潤29.7億元,同比下降 1.24%,出現了增收不增利的情況。
具體業務來看,金龍魚上半年廚房食品銷售貢獻營收660億元,同比增長22.2%;飼料原料及油脂科技銷售增長,錄得收入365億元,同比增長12.3%;不過,公司的大豆采購量和壓榨量持續下降。
公開數據顯示,金龍魚榨油業務的主要原材料大豆價格從去年6月份的每噸830美元左右上漲到如今的每噸1621美元,一年內原材料價格翻倍,且除大豆外,油籽和棕櫚的采購成本單價上漲幅度也不小。所以,對于此次半年報業績,金龍魚坦言, 報告期內受到原材料成本大幅上漲的影響,雖然公司上調了部分產品的售價,且持續推廣高端產品,但上述措施并未完全抵消原材料成本上漲的影響。
金龍魚財報公布后,安信證券、光大證券、民生證券等下調了公司未來幾年的盈利預測。光大證券指出,考慮公司投資收益不確定性較高,下調2021-2023年凈利預測分別為69.6億元、88.78億元、99.03億元,較前值分別下降15.8%、5.1%、7.5%。
安信證券則表示,考慮到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對公司盈利預測進行了調整。預計公司2021年-2023年凈利潤分別為69.1億元、92.3億元、103.4億元,對應EPS分別為1.27、1.70、1.91元/股,給予目標價85元。
事實上,這一表現在2020年四季度也曾上演,2020年,金龍魚實現營業收入和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949.22億元和60.01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4.16%和10.96%,低于機構普遍預測的70余億元的凈利潤。
其中,第四季度是拖垮金龍魚全年增速的“殺手”,受大豆等原材料價格上漲、套期保值衍生品頭寸按年末市值計價出現損失等原因,金龍魚2020年第四季度歸母凈利潤僅9.11億元,同比下滑52.52%。
在金龍魚2020年業績預告出爐后,中金就曾小幅下調金龍魚目標價4.3%至110元。而在2021年中報半年報披露后,中金公司再次下調金龍魚目標價14%至95元,同時下調2021、2022年歸母凈利潤預測6.7%、6.0%至65.87億、77.4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