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天健網
芝麻油又稱香油,是餐桌上常用的調味料,對菜品提香起著重要的作用,是國內外公認的高端食用油。但市場上香油品種、品牌繁多,質量也良莠不齊,消費者選購起來難免眼花繚亂。
為加強芝麻油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大連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按照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相關工作部署,在全市范圍內開展讓人民群眾吃上“放心芝麻油”專項行動,要求各區市縣(先導區)局提高認識,把此項工作作為今年下半年的重點工作來抓。
那么,香油是如何生產出來的?選購時應該注意什么?記者近日跟隨市市場監管局及大連市食品安全協會工作人員來到本地一家香油生產企業,實地探訪小磨香油從芝麻經過水洗、烘干、炒制、磨制、攪拌、振動、3次過濾、沉淀,再到包裝車間進行包裝的全過程。
探訪:小磨香油為石磨研磨手工打造
位于金普新區友誼街道的大連欣樂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生產“玉磨坊”小磨香油的企業。“按照制作方法進行區分的話,香油主要分為小磨香油和機榨香油兩種,制作工藝不同,香油的品質就會有所差別。”該公司總經理趙占東表示。
在該公司的生產車間,記者看到,十臺傳統石磨在有序旋轉研磨,工人將被炒熟成黑紅色的芝麻定時加入到石磨中,形成濃稠的油胚。
在旁邊另一個車間,磨出來的油胚被倒入大型容器中,工人按照比例加入水,隨時進行攪拌。“這是傳統的水代法,利用油水比重不同,將油從油坯中代換出來。”趙占東說,油水分離后還要進行初過濾、沉淀等過程,醇香的香油才最終生產出來。“整個過程基本全部都是人工操作,炒芝麻、加水等環節都是非常重要的關鍵控制點,工藝復雜,花費時間長,從水洗到過濾,要十幾個小時,沉淀還需24到48小時,但是可以保證制作出來的香油里面沒有對身體有害的成分,無論是味道還是里面含有的營養都是香油里面極其優質的。”趙占東說,這種用石磨研磨、水代法制作出來的香油,也就是大家常說的小磨香油,因為它是用低溫石墨磨制出來的,很好地保留了芝麻中的芳香物質和營養成分,制作出來的香油味道香且營養豐富。
監管:全市開展“放心芝麻油”專項行動
記者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了解到,為加強芝麻油及醬油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食品生產司印發了《讓人民群眾吃上“放心芝麻油”專項行動方案》。根據方案要求,我市在全市范圍內開展了讓人民群眾吃上“放心芝麻油”專項行動。各區市縣(先導區)局嚴格按照行動內容及時限要求,組織排查及監督檢查,分析、查找企業存在的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狠抓落實。
在專項行動中,加大對企業物料平衡、進銷貨臺賬、標簽標識等的監督檢查,發現問題立即責令整改。涉嫌犯罪的,及時移交公安機關。同時,督促企業通過網站、微信公眾號等方式公示公開承諾內容、企業及產品信息。采用輿論引導、科普宣傳等方式引導百姓科學消費。完善投訴舉報制度,營造社會共同參與食品安全監管的良好氛圍。
提醒:選購香油要“一看、二聞、三品嘗”
趙占東說,市場上不少香油產品自稱為小磨香油,但實際上是機榨的,更有用其他油品勾兌的調和香油,甚至有的為了以次充好加入了香精用來提香。作為消費者,選購香油要“一看、二聞、三品嘗”。
“一看”,標簽上品名上的配料是否只有芝麻,是否有其他植物油。純香油成分中只有芝麻,如果有其他植物油等成分,則應標明為調和芝麻油,而并非芝麻油。再看生產工藝,包括機榨法和水代法,水代法生產出來的就是大家常說的小磨香油。
“二聞”,在打開時如果聞到刺鼻的香味,有可能加入了芝麻油香精,真正的香油聞著是有芝麻的炒香味道,沒有加入香精的香油香,但香氣很醇厚。
“三嘗”,因為香油是用炒熟的芝麻制成,品嘗起來有芝麻的香味,如果加入色拉油等的調和芝麻油,嘗起來有種生油味。
此外,還建議消費者,在選購香油時盡量到正規售賣場所,購買持證生產企業生產的預包裝產品,同時注意查看配料表、生產許可證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