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花順期貨通
油脂在近期迎來了持續性回落。其中,波動最為猛烈的棕櫚主力合約日內最低錄得9074元/噸,跌近5%。
短短一個月不到的時間里,棕櫚已累跌超25%。那么問題來了,是什么導致了盤面的持續走弱?后市我們又該何去何從呢?
印尼出口加速:油脂短期承壓
毫無疑問,棕櫚禁令解除后印尼出口持續加碼的情形是本輪油脂承壓的直接因素。
此前,印尼總統佐科為了倒逼深加工企業入駐,以“國內油脂短缺”為由落地了棕櫚出口禁令。但由于國內從業人員的強烈反對及馬來西亞快速出口搶奪市場份額等原因,禁令沒能持續太長時間就宣布解除。
政令反復的后果是,印尼種植園和壓榨廠被迫囤積了巨量的棕櫚庫存。而壓榨廠庫存爆滿又使得收購積極性大幅受抑,最終反過來大幅壓減了市場棕櫚果本身的收購價格,形成惡性循環。
由于印尼棕櫚從業人員高達1700萬人,在種植戶利益受損、佐科支持率驟降的背景下,政府做出了“加速出口、騰出罐容,減少進入生產旺季的產量損失、穩住棕櫚果價格、減少抗議”的政策方針。――在政策牽引下,印尼利用“出口加速計劃”快速審批了數十萬噸的額外出口配額,同時出口稅費等領域也迎來了大面積的調降。
最終,海量的出貨預期“淹沒”了市場需求。此前還因棕櫚出口禁令而惶恐不安的印度更是180°大轉彎,不但大尺度調低了其棕櫚進口的基準價,還表態稱“原則上年底前印度已無需進口”。――注:印度由于民俗節日慶典需消耗大幅油脂,其在印尼出口禁令剛出爐時進行了大尺度抗議,甚至一度恐慌到渲染國際油脂價格將“上不封頂”。
供求關系逆轉,行情持續走弱自然也算是情理之中。
原油回落拖累油脂氛圍
除開印尼政府天量出口造成的打擊外,國際油價的回落預期亦是給盤面的回落帶來了推波助瀾的效用。
眾所周知,當前全球生物柴油的年產量高達4800多萬噸,在植物油的需求量中占據了近30%的比例。此前在全球油價持續走強的背景下,市場對油脂的定價是存在預期溢價的。
隔夜,美國5月PCE物價指數同比增長6.3%錄得自2020年11月以來的最小增幅,小于市場預期的6.4%。比預期更低的通脹增速說明美聯儲加息對物價的壓制效用會比市場預測的更有效一些,大宗商品迎來普跌。同時,再疊加拜登一系列遏制價格的操作,市場對下半年油價高企的恐慌出現了明顯緩和的跡象。在“潮水”褪去后,炒作資金肯定也不會抱著多頭死死不放了。
中信期貨:供應邊際改善主導市場弱勢
在盤面持續走弱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機構對油脂后市不再樂觀。中信中期便是其中之一。
在最新的研報中,中信提到:短期看,印尼開啟B40道路測試;7月底之前印尼出口恢復性增長,供應邊際改善主導市場弱勢。且馬棕6月產量增幅或較大,出口環比下降,庫存或增。加拿大菜系新作產量預估環比不變。美豆天氣炒作窗口仍存。宏觀方面7月加息壓力仍大。油脂多空博弈,跟隨商品板塊波動。
中期看,印尼出口恢復性增長壓力釋放后,油脂供需偏緊格局改善仍有賴于棕油季節性增產幅度。外勞約束以及單產趨勢性走低,預計棕油年度增產幅度不大;美豆天氣炒作持續;中國疫情得到控制,復工后消費或持續走好。印度需求或支撐市場。
預計油脂震蕩。長期看,2022年油脂產量增長趨勢逐漸明朗,產業供需決定價格下限,原油價格及生柴需求決定價格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