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油籽市場一周:單邊下跌走勢結束,天氣市行情卷土重來

    2022-07-11
    摘要:

    截至7月8日的一周,全球油籽價格先抑后揚,結束了此前連續大幅下跌的走勢。其中芝加哥大豆收復周初的全部失地,因為美國中西部天氣前景不確定

    7月10日消息:截至2022年7月8日的一周,全球油籽價格先抑后揚,結束了此前連續大幅下跌的走勢。其中芝加哥大豆收復周初的全部失地,因為美國中西部天氣前景不確定,支持大豆保留風險升水,同時也預示著市場走勢很可能從基金拋售主導的單邊下行轉為受到天氣預報左右的震蕩行情,而周二發布的供需報告也將使得市場關注焦點更多回到基本面上來。

    周五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的2022年11月大豆期約報收13.965美元/蒲,比一周前上漲0.1%。美灣1號黃大豆現貨價格為每蒲17.3325美元(每噸635.3美元),比一周前上漲0.25%。Euronext交易所8月油菜籽期約報收693.50歐元/噸,比一周前上漲3.6%。芝加哥12月豆油期貨報每磅60.49美分,比一周前下跌3%;洲

    際交易所(ICE)的11月油菜籽報收855.10加元/噸,比一周前下跌2.7%;阿根廷上河大豆FOB現貨報價為598美元(含33%出口稅),比一周前上漲0.17%。周五大連商品交易所2022年9月大豆期約報收5,863元/噸,比一周前下跌1%。周五美元指數報收106.821點,比一周前上漲1.82%。周五紐約商品期貨交易所(NYMEX)的西德克薩斯中質原油(WTI)8月合約報收104.79美元/桶,比一周前下跌3.7%。

    經濟衰退擔憂引發市場歇斯底里反應

    在美國獨立日假期歸來后,大宗商品市場集體暴跌,折射出市場對于經濟衰退前景的集體歇斯底里式反應,在恐慌性情緒支配下的快速下跌進一步引發了止損盤和基于算法的技術性拋盤,從原油、小麥、天然氣、木材、玉米和其他原材料,第二季度末的價格已經接近或低于3月份的價格。摩根大通研究顯示,截至6月24日的一周內,約有150億美元的資金從商品期貨市場流出。這是連續第四周出現資金外流,使今年從商品期貨市場撤出的資金達到約1250億美元,創下季節性最高紀錄,甚至超過了2020年。

    隨著期價快速下跌,技術指標超賣,市場對未來經濟衰退的恐懼情緒得到釋放,促使交易者重新審視引發此次下跌的“通脹-加息-衰退”邏輯:通脹擔憂高企導致美聯儲加快加息,從而引發經濟衰退擔憂,導致基金從風險資產撤離;但是大宗商品暴跌也意味著從期貨到現貨傳導的通脹預期可能減弱,促使市場再次將注意力轉向大宗商品自身供需基本面。華爾街投行對大宗商品前景的看法分歧巨大,高盛集團繼續看漲,花旗集團則表示商品有暴跌風險。無論如何,期價單邊下跌的走勢將告一段落,而天氣市行情有望粉墨登場。

    中西部天氣再次成為市場關注焦點

    隨著美國大豆播種結束,市場注意力已經轉移到中西部農業產區的天氣形勢上。考慮到今年大豆播種面積低于預期,而美國大豆供應趨緊,因此大豆作物進入關鍵的夏季生長階段后,天氣不容有任何閃失,任何單產潛力下降都可能導致美國大豆供應進一步趨緊。美國農業部上周在播種面積報告里稱,今年農戶種植8833萬英畝大豆,比3月份播種意向9095萬英畝低了262萬英畝,比分析師預期的9043萬英畝低210萬英畝,這使得播種面積的同比增幅縮小到1%。

    美國大豆優良率下滑,土壤墑情連續三周下滑

    美國農業部作物進展報告顯示美國大豆狀況繼續下滑,反映出近期部分地區的降雨不足以緩解干旱的影響。截至7月3日,大豆優良率為63%,比一周前下滑2%,高于上年同期的59%。自6月15日首次發布大豆優良率以來,大豆優良率已從最初的70%降至63%。這也和中西部土壤墑情持續變差保持一致。截至7月5日,衣阿華州表層土墑短缺到非常短缺的比例為34%,高于6月12日的11%;伊利諾伊的這一比例為44%,高于6月12日的12%;印第安納的這一比例高達72%,而6月12日為7%。

    加拿大油菜籽播種面積調高,歐洲油菜籽產量預計增長

    加拿大統計局周二發布了基于農戶調查的播種面積報告,將2022年加拿大油菜籽播種面積調高到2140萬英畝,高于3月份預測的2090萬英畝,與分析師預期一致,不過仍然比上年減少4.7%。雖然播種期間油菜籽價格高企,但是農戶改種谷物等替代作物,導致油菜籽播種面積同比下滑。據報道稱,今年薩斯喀徹溫省油菜籽播種面積為1140萬英畝,同比減少6%。

    行業分析師對該數據存有一定的疑問,他們指出,該數據并未反映出大草原東部地區因多雨天氣而造成的播種損失,油菜籽播種規模有可能被夸大。一位分析師表示,這份播種面積數據并沒有真實反映出曼尼托巴省或薩斯喀徹溫省因洪水淹沒的土地而造成的任何損失。政府最終可能需要調整播種數據。

    歐盟種植戶團體COPA-COGECA稱,2022年歐盟27國的油菜籽產量將比上年增長7.3%,葵花籽產量同比增長10%。

    巴西大豆更有競爭力,促使中國買家洗船美國大豆

    周一(7月4日)有報道稱,由于美國大豆價格缺乏競爭力,中國買家取消了至少五船美國大豆合同,轉成購買巴西大豆。貿易商報告,8月份有三船美國大豆從美灣發貨,兩船從美國太平洋西北口岸發貨,目的地為中國。但是現在這些大豆船貨的產地轉到了巴西,因為近期船期的美國大豆價格遠高于南美大豆。

    截至7月6日,美灣地區近期船期的大豆FOB報價為每噸616美元,相比之下,巴西帕拉納瓜港口近期部位的大豆FOB價為599美元,阿根廷上河地區大豆FOB價為575美元。即使是9月船期的大豆,巴西大豆也比美國大豆更有競爭力,考慮到季節性因素,這種情況并不常見,因為屆時美國大豆進入收獲期,大豆價格通常因供應增加而下行。值得一提的是,巴西國家商品供應公司(CONAB)7月7日將巴西2021/22年度巴西大豆產量調低到1.24048億噸,較6月份預期調低22萬噸,同比降低10.2%。

    美國大豆出口目標可能難以實現

    6月份下半月美國陳豆合同連續遭到取消。美國農業部出口銷售報告顯示,這兩周美國2021/22年度大豆凈銷售量累計取消28萬噸,使得2021/22年度美國大豆銷售總量(包括已經裝船和尚未裝船的銷售量)降至5989萬噸,比上年同期減少3.25%,其中對華大豆銷售總量為3,049萬噸,同比減少14.9%。已經裝船的美國大豆出口量為5216.5萬噸,比上年同期的5949.4萬噸降低12.3%;而按照美國農業部當前預測,2021/22年度大豆出口量為5906萬噸,比上年的6152萬噸降低4%。

    如果要實現美國農業部的出口目標,意味著在7月和8月份美國需要出口690萬噸大豆,平均每周出口大約81萬噸。而自6月初以來,美國平均每周大豆出口量不到55萬噸。考慮到當前美國大豆的溢價,顯然無法實現這一出口水平。美國農業部將在下周二(7月12日)發布7月份供需報告,屆時我們將觀察美國農業部是否會調整陳豆出口預期。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