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場供需分析及展望:油脂高點已經出現,本輪牛市結束,未來走勢如何?

    2022-07-18
    摘要:

    2022年6月起行情急轉直下,僅一個月時間便跌至2021年12月的水平,是否說明周期牛市轉為熊市?未來全球油脂供需改善已確定,價格高點已出現。

    東證期貨

    嘉賓:國家糧油信息中心 王遼衛

    近一年來,油脂市場行情波動大,從上漲到下跌的速度與幅度超預期,從2020年5月開始進入上漲周期,由4800-5000元上漲到2022年6月的12000元,創歷史記錄。2022年6月起行情急轉直下,僅一個月時間便跌至2021年12月的水平,是否說明周期牛市轉為熊市?

    一、市場邏輯復盤

    (一)宏觀經濟

    疫情爆發后,全球主要經濟體大量發貨幣,量化寬松,全球商品價格上行,配合供需緊張,使價格漲幅超越基本面。今年美國CPI持續高漲,開啟新一輪加息,資金快速收縮會迅速影響今年的經濟形勢,全球經濟有可能進入衰退周期。在該預期下,大宗商品整體下行。

    (二)供需面

    供給端:2020年秋季,黑海地區葵花籽遭遇干旱;2021年,加拿大菜籽遭遇干旱;2022年初,巴西、阿根廷地區的大豆遭遇干旱;2020年疫情爆發以來,馬來西亞勞動力不足導致棕櫚油連續兩年減產。這些因素之下,油脂供給不斷收緊,給量化寬松與資金炒作提供機會。2020年5月后,油脂價格不斷走高,高價刺激新一輪增產周期的開啟,農戶開始大量購入化肥,各主產國對下一年的預期樂觀,今年1-5月巴西化肥進口量同比增加17%。

    需求端:高價抑制了消費需求。俄烏沖突后,歐盟、印度、中國的油脂消費大幅下降,棕櫚油最為典型,中國棕櫚油與豆油價格倒掛現象尤為明顯,最高點時倒掛將近3000元,棕櫚油消費斷崖式下跌。價格不跌,消費不起,平衡短暫高位震蕩。

    從周期角度來看,時間站在空頭一方,因預期9月之后全球供給會更寬松。在該預期下,價格須回落,刺激需求,重新實現平衡。所以從宏觀與基本面看,這輪上漲周期即將結束。

    (三)出口政策

    5-6月份價格仍高位上漲的原因是印尼在棕櫚油出口政策上反復無常,從最初的國內市場義務DMO 20%,到30%,到執行后取消,再到實施出口禁令,總體上是政策限制棕櫚油出口。印尼是全球最大的棕櫚油出口國,對全球油脂短期供需形勢影響很大。但5月23日印尼出口禁令取消后,6月加快出口的審批,之前5月份因為出口禁令導致的堰塞湖的庫存在6月乃至7-8月份將持續投放市場,打壓市場價格,本輪行情棕櫚油波動幅度最大。

    (四)俄烏沖突

    俄烏沖突之后,不僅油脂,全球小麥、玉米持續上漲,近期有所回落。俄烏兩國每年向國際市場出口葵花籽油的量超過1000萬噸,因烏克蘭港口限制,烏克蘭600萬噸出口全部停滯,一些國家需要轉向重新采購棕櫚油或豆油,加大其他油脂的供應緊張,導致供需失衡,推動價格上漲。而現在俄烏正就烏克蘭農產品出口通道的通暢進行談判,預期開放烏克蘭農產品出口通道,且原本主要通過海運運輸的烏克蘭產品也在準備使用陸運運輸,1-5月烏克蘭農產品出口量要遠高于預期。

    (五)原油上漲

    原油上漲刺激生物柴油需求向好,利好棕櫚油與豆油需求。近期原油價格回落,對生物柴油需求的刺激減弱,影響油脂的需求與價格。

    (六)市場預期變化

    期貨市場程序化交易所占份額較大,程序化交易的特性會進一步加快價格的下跌;市場預期的變化(價格太高,人心思跌)也導致價格快速的下跌。

    二、走勢判斷

    油脂的高點已經出現,本輪牛市結束,熊市未來的走勢如何?

    (一)基本面

    1.產量

    2022/23年全球植物油產量增加,增加幅度大,增長主要來源于菜籽、豆油與棕櫚油。菜籽主要因為加拿大產量的恢復性增加;豆油產量增加主要來自于大豆供給。本年度豆子供應緊張主要是南美的減產2800萬噸,下一年度南美不僅恢復性增產,而且種植面積增加,2022/23年全球大豆產量可能會創紀錄,豆油產量將增加;馬來西亞棕櫚油已經連續兩年減產,馬來的勞動力問題將逐步得到解決,本年度整體供給增加。全球2億多噸的油脂中,棕櫚油是全球最大的貿易油脂產品,且油脂之間的替代性很強,在過去一段時間棕櫚油成為決定油脂方向的重要品種。

    全球棕櫚油2022/23年預計到達7900萬噸,其中印尼4600萬噸,馬來1900萬噸,兩國出口占據全球的接近90%。馬來西亞種植面積2019年起開始下降,主要因為環保與政策因素。單產從2015年以后開始下降,從長期趨勢來看,馬來西亞棕櫚油樹齡結構不合理不科學,老齡樹多,未來馬來的增產潛力是有限的,需要長期關注。分月度情況來看,2022年6月產量達154萬噸,符合市場預期,超越2018、2019水平,接近去年同期,恢復到了正常水平,目前正處于季節性增產期,預期7-9月份產量還會繼續增加。

    2.出口與庫存

    馬來西亞出口在6月份下降明顯,主要原因是全球油脂價格下跌令市場觀望心理增強,印尼恢復出口搶占部分市場份額,7月份預期也會同比下降。

    6月末馬棕庫存水平雖仍處于偏低水平,但市場預期會增庫存,印尼積極出庫,馬來出貨進度受其影響相對較慢,庫存會持續增加,導致馬棕價格快速下降。

    (二) 印度尼西亞棕櫚油情況

    根據印尼4月數據,4月底印尼國內棕櫚油庫存已達610萬噸,5月受出口限制政策影響,5月底印尼庫存預計超過800萬噸,6月底將達到900萬噸,基本處于滿庫,出口急迫性強烈。6月份印尼政府批準出口配額,不斷提高出口配額,支持企業出口,但油脂價格不斷下跌,全球經濟環境不佳,印尼國內大量的庫存使各國貿易商會較為謹慎,不敢大量采購和囤貨,都在等待價格的企穩、等待印尼去庫風險釋放完畢,在此前,印尼棕櫚油價格難以出現很大的反彈。印尼正在計劃推廣B35、B40,若實施B40,則會增加棕櫚油一年280萬噸的消費量,價格有可能會止跌。

    (三)生物柴油

    全球生物柴油產量達4000多萬噸,主要由于棕櫚油、豆油主產國不斷釋放該因素,其中美國大幅增加可再生柴油量,會在長周期內對油脂價格有支撐。歐盟22/23年將陸續停止用棕櫚油來生產的生物柴油量,會抵消美國的部分增量。生物柴油整體受政策影響較大,需要長期關注。

    (四)豆油

    2023年全球豆油消費將增加200萬噸,需求與出口增加,將支撐國際價格,主要看美國2022/23年的可再生柴油政策與產能,若按照拜登上臺時發布的政策來預估,需求有可能會有非常明顯的增幅。

    (五)菜油

    貿易格局在發生變化。加拿大是全球最大的菜籽生產國、主要的菜油/菜粕出口國,其主要出口目的國是美國與中國。美國不怎么進口菜籽,主要進口菜油、菜粕;而中國既進口菜籽,也進口菜油、菜粕。2021/22年度受全球減產,因為運輸成本低,加拿大優先滿足美國需求,中國菜油進口減少。不過,目前國內對10月份后加拿大新季菜籽買得較多,加拿大新季菜籽上市后,其菜油、菜粕供應量也將增加,會刺激中國進口提升。大豆需要等到新季南美大豆兌現增產后,才能看出全球供應的寬松。

    (六)葵油

    俄烏沖突導致葵油出口與產量下降,沖突爆發短期使得全球貿易格局發生根本性變化,使一些有效的葵油、小麥、玉米的供給變為無效供給;長期來看,持續戰爭使新季種植面積下降,減產減面積格局已定,中國本年度進口大幅減少,22/23年進口葵油仍將保持在較低水平,需要其他油脂替代。

    (七)國內需求

    國內消費需求大幅下降,預計21/22年度國內植物油食用消費下降6.6%、工業和飼料消費下降33.6%,整體植物油消費下降近10%。原因包括:疫情影響餐飲消費,2022年上半年上海、北京封鎖的影響遠大于2020年,且對于經濟及消費預期也不樂觀;高價抑制需求,棕櫚油比2020年5月上漲近3倍,疊加經濟下行,消費能力差;動物油代替植物油。消費下降,進口虧損,進口量也大幅減少,今年1-5月植物油進口同比減幅達65.9%,2021/22年度同比下降51.7%,大豆、菜籽進口也在下降,國內油脂庫存水平低。未來關注國內何時開始補庫存,尤其是棕櫚油方面。但預計明年需求預期會增加。

    三、未來走勢

    (一)供需

    周期上看,進入增產周期,即便美國大豆產量不樂觀,但若巴西大豆種植順利、產量大幅提升,會部分壓縮美豆的出口時間窗口和出口需求。認為價格高點已經出現,就看下跌過程中誰來承接印尼過量的庫存、什么時候接的問題,來判斷價格低部的位置。

    (二)宏觀經濟形勢

    宏觀經濟形勢是否會持續惡化,中國經濟6月的反彈是否會持續,以及美聯儲的加息對全球的影響會發展到哪一步。

    (三)棕櫚油表現

    棕櫚油在油脂中是核心品種,棕櫚油增產的節奏與幅度需要持續觀望。

    (四)外部沖擊

    俄烏沖突如何結束無法預測,希望看到烏克蘭的糧食出口可以順利解決;新冠疫情會對需求與經濟產生影響,在國內是非常重要的關注點,會影響價格走勢的節奏。

    (五)原油價格

    6月原油的下跌是對宏觀經濟的悲觀預期,且經濟預期會進一步走弱,原油可能會形成新一輪下跌的品種,非常值得關注。

    四、總結

    未來全球油脂供需改善已確定,價格高點已出現。短期印尼出口壓力、宏觀預期等會繼續對價格施壓,中長期需要關注俄烏局勢、主產國產量、各主產國生物柴油政策、中國補庫節奏等。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