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日報
7月18日消息;受經濟衰退預期和印尼增加棕櫚油出口消息影響,6月中旬以來,豆油期貨走出近三年來最大一波跌幅。7月中旬后,隨著利空消息的逐漸消化,豆油市場恐慌情緒稍有緩解,豆油期貨企穩反彈。展望后市,目前國內豆油供應偏緊依舊,豆油期貨反彈步伐有望延續。
恐慌情緒有所緩解
因美國CPI高企,市場預期美聯儲會持續大幅度加息,從而引發經濟衰退擔憂,導致近期大宗商品價格大幅回調。因金融屬性較強,加之前期炒作泡沫過大,以棕櫚油和豆油為代表的油脂期貨受到沖擊更大,短短一個月時間,大連豆油期貨主力合約從12000元/噸跌至8000元/噸左右,跌幅一度在30%以上。但隨著豆油期貨價格的下跌,市場利空消息有所消化。而且以美國股市為代表的宏觀經濟面,并未完全惡化,自6月中旬后,道瓊斯指數開始企穩反彈,大宗商品市場的走勢有恐慌過度嫌疑。
另外,我們注意到,國際原油價格跌勢放緩。俄烏沖突造成的供應減少短期內無法完全彌補,而需求隨著經濟面好轉依然強勁,原油價格大概率仍將高位運行。這將使得具有生柴概念的植物油脂價格很難進一步深跌。
國際油脂利多猶存
雖然油脂油料市場劇烈波動,但國內外油脂油料供需面變化不大,供應偏緊格局并未根本性扭轉。豆類方面,目前陳作南美大豆產量減少已成定局,出口能力隨著產量減少而下降。陳作美豆出口步伐放慢,但庫存降低已成不爭事實。新作美豆正在生長期,因播種面積調低,2022/2023年度美豆期末庫存繼續邊際調緊。關鍵生長期的天氣也將成為市場炒作的重點。另外,目前美國大豆壓榨情況良好,但豆油需求旺盛,使得豆油庫存處于低位。上周五美國全國油籽加工商協會(NOPA)發布的月度報告顯示,美國6月大豆壓榨量為1.64677億蒲式耳,高于市場分析師平均預期的1.64484億蒲式耳,比上年同期的1.5241億蒲式耳高8%。截至6月30日,美國豆油供應量下滑至17.67億磅,為去年9月份以來月末庫存的最低水平。
棕櫚油方面,印度尼西亞放開出口限制,導致棕櫚油價格崩盤,一個月內棕櫚果價格下跌三之分二以上,這將打擊種植場的收摘積極性,導致棕櫚油減產。在馬來西亞,勞工不足的問題仍未解決,棕櫚油庫存恢復極為緩慢。
國內豆油供應仍緊
因進口大豆成本偏高,油廠壓榨利潤微薄,甚至虧損,近幾個月,油廠開工率偏低,油廠豆油產出量不高,油廠庫存持續處于偏低水平。據監測,上周國內111家油廠大豆實際壓榨量169.65萬噸,開機率為58.97%,周度壓榨量處于歷史同期偏低水平。截至7月8日,全國重點地區豆油商業庫存約95.25萬噸,周環比減少1.72萬噸,降幅為1.77%。由于大豆壓榨量不高、提貨偏好,上周國內豆油商業庫存未能延續此前緩慢回升勢頭,開始回落。中長期看,7—9月國內預估大豆進口量顯著偏低。雖有較充足的大豆庫存、儲備進口大豆拍賣持續,但后期豆油庫存季節性回升勢頭預計仍會放緩甚至階段回落。從需求上看,隨著時間的推移,為中秋、國慶雙節銷售備貨將提上日程,豆油需求邊際改善將是大概率事件。
除基本面因素外,油脂期貨市場交易的還有市場預期、市場情緒等因素,恐慌性、非理性下跌后,報復性、糾偏性的反彈很容易發生。而后才會認真評估供需狀況,目前看,豆油供應偏緊的格局并未根本改觀,豆油期貨反彈后振蕩概率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