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宏觀與基本面共振,油脂市場面臨較多變數

    2022-07-20
    摘要:

    目前美豆主產區的天氣陰晴不定,8月供需報告中的面積數據可能仍有變數。影響油脂油料的其他關鍵變量還有四個方面。

    7月19日,新湖期貨主辦的“2022半年度大宗商品匯”農產品產業分論壇在線上舉行,在上午的油脂論壇和下午的飼料養殖論壇上,與會嘉賓結合目前的形勢,從多個方面對農產品下半年及未來的走向進行了分析。

    油脂市場存在較大不確定性

    張弛有道資產管理(北京)有限公司農產品總監甘云全認為,上半年油料市場的波動很大程度是受到印尼棕櫚油政策的影響。為了控制印尼國內的棕櫚油價格、保證國內供應,在過去半年,印尼提高出口關稅、限制出口,加上反復無常的DMO政策,引發棕櫚油價格劇烈波動。5月23日起,印尼解除了棕櫚油的出口禁令,但同時也提出了新版DMO政策。雖然印尼壓榨廠毛油脹庫,庫存壓力很大,但是運力緊張、出口許可證發放數量不多,限制了印尼棕櫚油的實際出口量。7月15日至8月31日,印尼階段性取消棕櫚油出口專項稅,總的出口稅大幅下調,目的也是促進出口、降低庫存壓力。未來,從政策方面,印尼可能會通過進一步提高生物柴油勾兌比例支持棕櫚油產業發展。

    生物柴油方面,廣東厚方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投研經理段國鈺介紹,未來可再生柴油市場份額將逐步提升。2022年隨著產能擴張和其他油脂獲得難度加大,目前可再生柴油新增產量中,豆油的原料占比增加明顯。此外,美國生物柴油也主要使用豆油生產。“在美國豆油消費上,預估豆油生物燃料消費將從2022/2023年度的122億磅上升至2024/2025年度的163億磅,消費年增速在50萬—60萬噸。出口方面,預計美國豆油出口逐年萎縮,2024/2025年度較2021/2022年度預計下滑60萬噸。美國豆油和南美豆油價差將走擴,在國際貿易中的減量由南美豆油和其他油脂增量來彌補。”他說。

    物產中大化工集團油脂油料部負責人李知錦在會上表示,下一季全球油籽供應的增量主要是大豆,新季大豆增產顯著。菜籽新一季加拿大產量恢復,葵籽今年烏克蘭同比減產45%。整體上,全球油脂油料舊作供應仍緊張,新作預計到11月釋放。從國內供應情況來看,壓榨利潤前期下跌,上周開始修復,低榨利限制了大豆進口。庫存上,隨著棕櫚油集中到港,開始累庫,豆油庫存穩中略跌,菜油持續去庫。供需平衡方面,今年上半年豆油消費同比下降3.8%,7月之后大豆供應環比減少,未來豆油需求有望好轉,但近期豆棕價差大幅擴大,豆油消費將隨著棕櫚油進口增加而下調。

    新湖期貨油脂高級分析師陳燕杰補充說,影響油脂油料的其他關鍵變量還有四個方面。

    首先是烏克蘭葵油出口的新變化。俄烏沖突下黑海船只無法運出,導致烏克蘭的葵油出口一度明顯遇阻,出口量非常低,但5—6月烏克蘭葵籽、葵油出口大幅增加,烏克蘭葵油出口量暫時已經接近正常水平。新季油籽播種方面,從烏克蘭2022年春耕結果看,葵籽的播種面積同比減少約30%。從美國農業部的供需預估看,2022/2023年度烏克蘭葵籽產量同比將下降46%,庫存消費比仍在34.27%的高位,新季烏克蘭葵籽供應寬松。

    其次,需要關注馬來西亞外籍勞工恢復難問題。種植業外籍勞工短缺問題,是近兩年馬來西亞棕櫚油產量持續偏低的重要原因。中期看,馬來西亞外籍勞工短缺的問題還將持續,暫時難有改善。

    再次是北半球油籽產區天氣情況。美豆產區天氣仍有不確定性,加拿大菜籽目前生長良好,由于去年大減產,新季產量料將恢復性大增。東南亞中期降雨可能顯著增加,進而影響中期產量。

    最后是生物柴油需求邊際的增加。棕櫚油生物柴油商業利潤較好,但中期對印尼棕櫚油的降庫效果有限,長期對印尼棕櫚油供需平衡表影響較大。國際豆油生物柴油利潤向好,南美地區阿根廷和巴西豆油生柴消耗趨增。

    飼料養殖行業易受宏觀因素影響

    相較于農產品板塊近期大幅下跌,豬價表現相對強勢。遼寧愛普羅斯飼料有限公司生豬首席分析師鄭慶偉認為,當前現貨價格處在高位振蕩階段,本輪上漲沒有體現出銷區和產區的差別。白條豬的價格已經有了壓力,下游消費并不太認可毛豬價格的上漲。2022年一季度的采購量也比較高,目前來看不會出現非洲豬瘟疫情,所以產能的去化現在有些困難。

    “另外,從屠宰場的日屠宰量來看,現在出現下降趨勢。上市企業的合計銷量也出現下降。隨著散戶養殖戶減少,規模企業對市場的影響力大增。整個豬周期中,目前處于主動增庫存的階段。由于囤貨、二次育肥、肥轉母等因素,約8%應該出欄的豬沒有轉化為豬肉,導致了6—7月大漲的行情。”他說,從CPI的角度分析,當前現貨豬價還處在一個相對高位。

    展望下半年國內養殖需求,上海學益事業有限公司養殖研究員鄧燁表示,生豬基本面目前不確定性因素仍然較多,第三季度確定產能下滑程度后,2022年下半年母豬產能的回升情況將決定2023年豬價形勢。蛋禽方面,需關注補苗在原料價格逐漸回落后,是否會出現恢復加速以及時間點,下半年整體蛋禽存欄恢復至超歷史中性區間水平概率較小。黃羽雞養殖量的恢復狀況存在較大不確定性,白羽雞基本面較穩定。

    “整體上,國內養殖需求下半年上升超預期概率偏低,豆粕提貨維持歷史中性水平不難。2022/2023年度需求同比實現正增長目前來看可能性較大。”鄧燁預計。

    回到飼料市場,新湖期貨農產品高級分析師孫昭君表示,短期來看,美聯儲7月加息預期仍較強,系統性風險面前,大宗商品跟隨宏觀情緒波動。玉米短期預計也難破趨勢,不排除繼續探尋成本端支撐的可能,但盤面絕對價格預估已進入價值區間,定向稻谷成本、新作種植成本以及進口玉米完稅成本共振支撐下,對基本面的悲觀情緒在改善。中長期來看,全球經濟衰退預期下,大宗商品中長期的上行動力不足。

    孫昭君認為,就玉米供需基本面而言,一方面新作產需缺口預期仍在,種植面積下降疊加養殖利潤好轉,新年度玉米供需格局預計進一步偏緊,支撐價格。另一方面進口利潤中長期有望修復,回歸正值,進口玉米價格預計將對盤面形成一定的底部支撐。

    蛋白粕方面,新湖期貨農產品研發總監劉英杰表示,美豆近月合約振蕩已久,風險增加。近期宏觀擔憂升溫,美豆大幅回落,短期占據主導的仍是宏觀面、系統性風險。雖然相對于油脂,豆粕價格表現更為堅挺,但堅挺可能是暫時的。目前國內豆粕庫存已經出現拐點,基本面來看盤面略顯超跌,但從宏觀層面無法確認超跌已經結束。若系統性風險暫時解除,市場重新回歸基本面,美豆的基本面也可能在悄然發生變化。

    在他看來,目前美豆主產區的天氣陰晴不定,8月供需報告中的面積數據可能仍有變數,對美豆產量影響最大的還是未來單產調整預期。若美豆主產區天氣連續幾周沒有變化的話,美豆的支撐將減弱,美豆仍有下跌空間。總的來看,當前粕類市場,盤面可能會有短線反彈,但中長線已進入跌勢。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