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馬來西亞媒體7月23日報道:油棕園主說,由于缺乏合適的替代方案來收割新鮮油棕果串,因此油棕園如今更迫切需要外勞來處理收割工作。
園主深受人手短缺問題困擾多時,因而建議人力資源部加速聘用外勞的程序。
他們說,少了這些工人就無法采摘成噸的新鮮油棕果串,這也意味著種植者及小園主收入損失慘重。
種植及原產業部長祖萊達早前透露,馬來西亞的油棕業在今年首五個月因勞工短缺無法采摘新鮮油棕果串,而損失高達104億6000萬令吉。
這名安邦國會議員指出,由于缺乏外勞,以致約有150萬噸新鮮棕櫚果串無法在一個月內收割。
馬來西亞園主協會(MEOA)主席杰菲瑞王(音譯,Jeffery Ong) 說,油棕業現缺乏約12萬名工人來收割。
“盡管油棕園可以使用機器,但該領域尚未研發具有成本效益的收割機器,尤其是涉及高大的油棕樹。”
他表示,“我們還是得依靠人力,但本地人不愿在種植園工作。”
他補充,如果不立即解決勞動力短缺問題,馬來西亞油棕業會在今年損失約280億令吉。
杰菲瑞說,勞動力的短缺也意味著油棕園將面對收割者的短缺,導致縮短了收割周期及延長的收割期。
新鮮油棕果串的收割期以人手運作的方式,在一個月內完成兩到三次。
杰菲瑞說,人手不足導致許多新鮮的油棕果串無法按時采摘而減少了收成。
“勞動力越少,收成越低,無法收割的新鮮油棕果串逐年增加。”
他說,該協會的數據顯示,若與2017年的每公頃17.89 公噸油棕果串收成相比,2021年的新鮮棕櫚油的產量降至每公頃15.47公噸。
這是油棕種植業勞動力供應不足所造成。
杰菲瑞指出,在新冠肺炎爆發初期,種植業的人力只缺乏3萬至4萬人。
在落實限行令后,短缺的勞工人數激增,現在該領域在全國需要10萬至12萬人。
“目前油棕領域需要10萬至20萬名外勞來提高產量。”
“有很多外勞還會返國,若沒有人填補他們的空缺,外勞短缺的數字將會增加。”
他說,該協會建議人力資源部加速聘用外勞的程序。
他還希望政府通過外勞中央管理系統(FWCMS)協助外勞的招聘。
杰菲瑞說:“長遠來看,有必要成立一個涵蓋各領域代表,包括人力資源專家的特別團隊,以評估外勞及改善中央管理系統的招聘過程。”
摘果勞工需求量更高
面對外勞短缺問題也包括馬來西亞約6萬5000名小園主。
馬來西亞全國小園主協會(PKPKM)主席阿茲米哈山說,大部分小園主都是老年人,他們只是雇用外勞來管理他們的園丘。
他說,油棕園缺乏外勞的問題,已經影響了像他這樣需要外勞收割的小園主。
他說:“自動化的成本太高,對小園主而言不切實際。”
他續說,原棕油價格突然上漲至每公噸1300令吉也影響了小園主,因為油棕園的管理成本也暴增了40%。
再加上人手短缺導致收割費也隨著被推高,讓情況雪上加霜。
“成本增加了,收割費從60令吉漲到70令吉,一些甚至每噸80令吉,也有一些不愿以噸計算的油棕果采摘者是按照果串來計算,以前一串是1令吉20仙,現在他們要求一串5令吉。“
“當原棕油價格昂貴的時候,小園主尚可負擔,現在價格下降了,成本卻增加了,而且價格一漲了就不會下跌了。”
“以前的收割周期是15天,現在增加到20天到一個多月,若不收割油棕果就沒有產量,收割得晚了果實又掉了,價值又不一樣。 ”
新鮮油棕果串的價格如今已降至每公噸700至850令吉。
因此,他希望當局在監督外勞服務薪資成本的同時也立即解決勞工荒。
“我們有油棕價格指南,但沒有管理價格……必須控制收割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