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易網
在對全球經濟衰退前景的擔憂陰云籠罩下,在過去的一個月,以小麥和玉米為代表的國際農產品價格下跌明顯,其中,小麥累計下跌約13%,玉米則一度跌至年內最低水平附近(跌破2月24日俄烏沖突爆發之前的水平)。與此同時,土耳其總統府發言人卡林周日(7月31日)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說,首批裝載烏克蘭糧食的船只有望于8月1日駛離烏克蘭的黑海港口敖德薩,重新向國際市場出口糧食。這對于國際市場和中國市場意味著什么?
一、回顧:俄烏沖突后烏克蘭糧食出口發展歷程
3月,烏克蘭谷物出口不足常年水平2成。3月烏克蘭通過鐵路向歐洲出口了首批烏克蘭玉米。當時,烏克蘭運輸部門表示,烏克蘭每月可通過火車向歐洲出口多達60萬噸谷物(鐵路公司數據顯示,3月份烏克蘭鐵路公司共裝運約92.4萬噸谷物),而過去烏克蘭每月的谷物出口超過500萬噸。
4月,烏克蘭谷物出口量維持在100萬噸左右,約常年水平的2成。截至4月5日,玉米價格約為每噸245-255美元,波蘭交貨價。
5月,烏克蘭谷物月出口能力只有150萬噸,約為常年水平3成。當月,烏克蘭基礎設施部副部長尤里·瓦斯科夫表示,烏克蘭希望通過擴大西部邊境的設施,在未來幾個月內將出口能力提高50%,即不到平時水平的一半。
6月,烏克蘭谷物出口增長25%,達到217萬噸,不足常態水平50%。
由此推算,烏克蘭向國際市場出口的谷物規模減少了近1500萬噸,接近3月底烏克蘭境內的谷物庫存(包括烏克蘭有1300萬噸玉米和380萬噸小麥庫存)。
二、國際市場預測2022/23年度烏克蘭玉米產量重回2000萬噸
據JCI跟蹤數據,6月一些主要機構預測烏克蘭新作玉米產量達到2500-3500萬噸區間,較上年依舊減產40%左右,但優于俄烏沖突爆發后平均55%的悲觀預期,相當于較前期低位預估水平增加500萬噸。作為對比,7月收獲的烏克蘭大麥面積較上年減少25%,烏克蘭小麥產量分別減少40%。
根據海關數據顯示,今年3月至6月,中國自烏克蘭進口的玉米規模依次為136萬噸,70萬噸,12.6萬噸和8.6萬噸,呈逐月下降趨勢。而據媒體報道,此次烏克蘭首批運糧船隊將由16艘船只組成,最早可能會于8月3日抵達土耳其的伊斯坦布爾,然后再前往非洲國家。
由此來看,今年年底之前烏克蘭玉米重回中國市場的希望還是有的(若價格合適,不排除增加烏克蘭玉米進口規模的可能),后續以非轉基因玉米為主的進口玉米粉加工也有望有所恢復。當然,由于黑海地區谷物出口恢復需要一個過程(不僅是港口掃雷工作,協議簽署后敖德薩港口事件以及烏克蘭最大糧食生產和出口公司老板之一被俄導彈擊中均為烏出口前景蒙上陰影),且在6、7月國際市場消化一部分利空之后,其后續影響也將隨著恢復時間的拉長而弱化。同時,在中國進口谷物國名單正在不斷拉長,以應對下一輪的“潛在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