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安期貨
本次華南油脂調研共計走訪7家企業,其中6家企業為油脂、蛋白粕大型貿易商,在華南地區排名靠前,油脂貿易量從四五千噸/月到兩三萬噸/月不等,豆粕貿易量1.5-3萬噸/月不等。1家企業為油廠,華南地區排名前三,下游主要是包裝油。
疫情對油脂消費的影響很大
不論是貿易商還是油廠,普遍認為疫情這幾年令油脂消費出現了萎縮,尤其是和去年對比,今年的油脂、粕類出貨量比去年差了很多;
規模體量比較大的企業在這兩年的經營都是穩健為主,風控擺在第一位,套保的觀念已經深入人心,而很多缺乏品牌效應的中小企業則被市場淘汰。
貿易商也并不看好后市油脂的需求。暑期消費也沒有明顯提振需求,往年來看旅游帶來的消費增長一般都有15%以上,但今年并沒有。
四季度菜油供應壓力大
進口菜油在十月底之前都是比較緊張的,加拿大菜籽新作已經成交100萬噸,益海、中糧也有采購,十月下旬就會開機,四季度菜油供應壓力大。
動物油脂替代植物油
因今年植物油價格過高,在很多飼料廠都出現了動物油脂替代植物油的情況,豬油最便宜的時候比植物油要低1000元/噸。
而豬油雖然更便宜,但酸價也更高,尤其是天熱容易變質,但是下游飼料企業因為成本的原因不得不進行替換。但下半年隨著植物油價格的下跌,這部分市場份額將重新回歸植物油。
6-7月棕櫚油到港出現問題
6-7月的棕櫚油到港確實出現了問題,主要是運費增加讓油廠買船不暢,印尼本地都是優先在中上旬先裝好發往印度的船,在中下旬才裝發往中國的船,所以現在棕櫚油整體的庫存仍然偏低,這種情況大概在八月中下旬之后才會有好轉。
廣東地區生豬和水產養殖都受到影響
廣東5月份經歷洪澇災害,生豬和水產養殖都受到一定影響,緊接著又迎來高溫,受運輸條件限制,魚苗的需求有限,因而水產投料并不積極,這導致豆、菜粕消費需求沒什么起色。
由于下游消費不暢,飼料企業一般維持物理庫存在7-10天,往年高的時候庫存有10-20天。且相當一部分飼料廠用庫存存儲能量作物,認為后市玉米、小麥還要上漲。
行情展望
因去年加拿大菜籽減產三分之一,全球菜籽供應大幅減少。今年加拿大雖然播種面積較去年小幅減少,但目前來看生長期天氣良好,作物有豐產預期。新季加菜籽于8月底開始收獲,十月份或到港,四季度進口菜油供應壓力較大,菜油基差有望走弱。
印尼龐大的庫存壓力,以及面臨的產量旺季,令國際棕櫚油承壓;烏克蘭恢復黑海出口,全球糧食供應有改善的預期,也打壓農產品價格。短期來看,油脂板塊走勢偏弱。
雙節備貨到八月中旬左右啟動,油脂需求或好轉。近期大豆壓榨量不及市場預期,且接下來三個月進口大豆到港量較少,目前豆油庫存處于近三年低位,接下來豆油基差或相對堅挺。但棕櫚油自八月中旬之后面臨集中到港,現貨供應壓力將緩解,棕油基差有一定的下降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