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消息:截至2022年8月12日的一周,全球油籽價格上漲。隨著通脹擔憂減退,投資者風險偏好改善;美國大豆進入關鍵生長期,圍繞天氣預報以及作物評級的炒作導致期價波動加劇;巴西大豆出口供應緊張,促使中國買家短期內采購美國大豆,但是地緣政治不確定性以及國內大豆增產將會限制中國進口需求。
周五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的2022年11月大豆期約報收14.5425美元/蒲,比一周前上漲3.2%。8月船期的美灣1號黃大豆現貨價格為每蒲17.5775美元(每噸645.9美元),比一周前上漲3.20%。Euronext交易所11月油菜籽期約報收656.25歐元/噸,比一周前上漲0.5%。芝加哥12月豆油期貨報每磅67.97美分,比一周前上漲6.3%;洲際交易所(ICE)的11月油菜籽報收863加元/噸,比一周前上漲1.5%;阿根廷上河大豆FOB現貨報價為612美元(含33%出口稅),比一周前上漲0.82%。周五大連商品交易所2022年9月大豆期約報收6,258元/噸,比一周前上漲0.8%。周五紐約商品期貨交易所(NYMEX)的西德克薩斯中質原油(WTI)9月合約報收92.09美元/桶,比一周前上漲3.5%。全球基準的10月布倫特原油期貨報98.15美元/桶,比一周前上漲3.4%。周五ICE美元指數報收105.51點,比一周前下跌0.92%。
通脹見頂跡象顯現,投資者風險偏好回升
過去一周包括農產品在內的大宗商品市場重續升勢,延續了7月下半月以來的普漲行情,這主要反映出宏觀擔憂有所減退,特別是主要經濟體的通脹壓力有所減退,令人期待通脹見頂可能意味著美聯儲等央行的貨幣緊縮政策有所放松,加息空間可能受到制約,這一預期令美元匯率回落,全球股市出現反彈,反映出投資者風險偏好改善。不過美聯儲官員重申將會繼續緊縮政策,努力降低需求,并對消費者價格施加壓力,以將通脹率推低至2%的目標。美國以及其他主要央行的加息政策繼續令世界經濟增長受制,2023年面臨滯脹風險。這意味著今年下半年全球大宗商品仍然傾向下行風險。具體到農產品而言,天氣風險有可能導致市場出現脈沖式上漲。
美國大豆作物依然面臨天氣威脅
8月供需報告是基于截至8月1日的作物狀況。在8月份的頭12天,中的和北部等部分地區炎熱干燥,導致大豆狀況下滑。截至8月7日,大豆優良率為59%,比一周前下滑1%,比去年同期低1%。就各州情況看,東部玉米種植帶多雨有助于當地作物改善,其中伊利諾伊州大豆優良率為70%,比一周前提高2%;印地安納州51%,比一周前增加3%。但是種植帶持續炎熱干燥,導致大豆狀況下滑,衣阿華州的大豆優良率為61%,比一周前降低12%。明尼蘇達州63%,比一周前下滑3%。北達科他州59%,比一周前下滑4%。美國全國海洋大氣管理局(NOAA)周五預報,在8月13日到16日期間,中和大平原地區將會出現分散性降雨,少數地區可能出現1英寸以上降雨。8月18日至8月24日期間,北部平原和中北部更為炎熱干燥,不過中部大部分地區將出現季節性涼爽天氣。未來2周美國中天氣將會決定大豆價格波動范圍。
美國大豆單產意外上調,但是庫存用量比依然偏緊
美國農業部周五在8月份供需報告里將2022/23年度美國大豆單產調高至51.9蒲/英畝,高于7月預估的51.5蒲/英畝,也高于上年的51.4蒲/英畝,因為伊利諾伊、印第安納和俄亥俄等頭號產區的單產改善,足以抵消密西西比河以西地區的單產損失。作為對比,報告出臺前分析師們平均預計大豆單產將調低至51.1蒲/英畝。
由于單產上調超過了收獲面積下調30萬英畝的影響,2022/23年度美國大豆產量預計達到45.31億蒲,高于7月份預測的45.05億蒲,比上年的44.35億蒲增加2.2%。2022/23年度美國出口量預計為為21.55億蒲,較上月調高2000萬蒲,但是略低于調低后的2021/22年度大豆出口21.60億蒲(上月預期為21.7億蒲)。盡管2022/23年度美國大豆供應提高3600萬蒲,但是由于出口上調,期末庫存僅僅上調1500萬蒲,庫存用量比為偏緊的5.4%,上年5.0%,2020/21年度5.7%。
全球大豆庫存同比增長,中國進口需求下調
美國農業部預測2022/23年度全球大豆期末庫存為1.014億噸,上年8970萬噸,主要因為2023年南美產量提高。美國農業部預計中國2022/23年度大豆進口量為9800萬噸,今年為9000萬噸(低于上月預測的9200萬噸)。美國農業部仍然估計全球2022/23年度大豆壓榨量接近創紀錄的3.27億噸,去年為313億噸,出口量為1.69億噸,去年為1.53億噸。
美國農業部還預計2022/23年度全球葵花籽產量為5093萬噸,同比減少11.1%,主要因為烏克蘭產量將同比劇減45.7%,僅為950萬噸,歐盟產量將同比減少6.2%,超過了阿根廷、俄羅斯和土耳其的產量增幅。烏克蘭葵花籽出口量預計只有125萬噸,同比減少約31%。俄羅斯出口將增至80萬噸,同比增長190.9%。全球葵花籽期末庫存預計為655.8萬噸,同比減少約20%。
美國新季大豆出口步伐可能加快
美國農業部出口銷售報告顯示,截至8月4日的一周,2021/22年度大豆凈銷售量為負66,710噸(被取消),2022/23年度凈銷售量為477,241噸,合計為410,531噸。2021/22年度迄今的美國大豆銷售總量(包括已裝船和尚未裝船的銷售量)為5946萬噸,同比減少4.1%;實際出口量為5479萬噸,同比降低7.8%,相當于調低后出口目標5880萬噸(7月份預測為5906萬噸)的93.2%。要實現這一出口目標,本年度剩下時間里每周出口至少100萬噸大豆,這顯然不切實際,意味著下個月仍有可能繼續調低陳豆出口目標。不過市場注意力已經轉向新豆。截至8月4日,2022/23年度美國新豆銷售量達到1574萬噸,同比提高34.3%。這反映出巴西大豆出口供應趨于枯竭,促使買家轉而買入美國大豆。美國農業部稱,美國私人出口商周一報告向中國銷售了13.2萬噸大豆,周三報告向中國銷售了19.6萬噸大豆,2022/23年度交貨。
2022/23年度阿根廷大豆播種面積提高4.3%
羅薩里奧谷物交易所(BCR)表示,在經過連續六年播種面積下降后,下個年度阿根廷大豆播種面積有望增長。該交易所預期2022/23年度阿根廷大豆播種面積將達到1680萬公頃,比上年的1610萬公頃提高4.3%。在2015/16年度到2021/22年度期間,阿根廷大豆播種面積年年下降,累計減少近20%。但是在2022/23年度,大豆播種面積有望提高70萬公頃。報告稱,主要的影響因素是天氣。今年出現拉尼娜現象的幾率很高,這將是連續第三年出現拉尼娜。農戶選擇大豆作為高度不確定的一年中的安全賭注。選擇播種大豆的其他原因包括成本和生產投入的考慮,以及中部地區早期玉米單產不利。交易所預計大豆產量將達到4700萬噸,損失或未收獲的面積估計為40萬公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