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宏觀仍是主導因素,油脂板塊集體重挫

    2022-08-18
    摘要:

    宏觀層面的壓力持續對盤面施壓,疊加印尼加快棕櫚油出口、產地棕櫚油季節性增產等多方面因素,油脂的供應端壓力凸顯。

    期貨日報

    昨日,內盤油脂板塊集體重挫。截至收盤,棕櫚油主力2301合約下挫2.99%,收報于8186元/噸;豆油主力2301合約收跌1.78%,收報9466元/噸;菜油主力2301合約走低2.20%,收報10849元/噸。昨日夜盤時段,上述三大油脂品種繼續下跌。

    記者了解到,宏觀層面的壓力持續對盤面施壓,疊加印尼加快棕櫚油出口、產地棕櫚油季節性增產等多方面因素,油脂的供應端壓力凸顯。

    “油脂板塊下跌的原因主要是國內大宗商品整體下跌氛圍的帶動,油脂自身基本面沒有出現重要的變化。”中泰期貨研究所植物油首席分析師史恒昱表示。

    記者注意到,昨日馬來西亞棕櫚油盤面跌幅大于國內油脂。在新湖期貨油脂油料分析師陳燕杰看來,目前國際棕櫚油供需穩中趨弱。“一方面,馬來西亞棕櫚油供需兩弱,庫存持續環比改善。另一方面,印尼棕櫚油出口仍面臨物流瓶頸,預計9月才能顯著改善,印尼本土棕櫚油庫存超高局面預計延續。此外,美豆新作單產炒作有所降溫,短期CBOT豆類盤面同樣走弱。”她說。

    不過,史恒昱介紹,在油脂板塊單邊下跌的過程中,月間價差和品種間價差的變化反映了市場基本面的現狀。其一,各油脂品種9—1價差走高、1—5價差普遍走低,反映了市場對中長期方向“強現實,弱預期”的判斷。目前國內市場三大油脂庫存均仍處在歷史同期偏低水平,中秋節前包裝油渠道備貨的持續開展導致現貨市場處在階段性供不應求的緊張狀態,現貨和近月基差堅挺,這對近月價格形成了支撐,因此下跌過程中遠月跌幅更大,導致9—1價差走強。而由于目前2305合約持倉量和流動性仍處在偏低的狀態,因此更遠的1—5價差在單邊下跌過程中以流動性更好的2301為主導,價差隨之下跌。其二,三大油脂價格從高到低的排序為菜油、豆油、棕櫚油,這也反映了目前國內油脂市場不同品種間的供需緊張程度的差異。盡管近月供給緊張,但棕櫚油可能很快會面臨不斷加速的進口到港,不久的未來就可能會出現國內港口庫存快速上升的情況,這導致棕櫚油走勢明顯弱于其他品種。

    事實上,隨著前期下跌趨勢形成,近期油脂盤面進入盤整階段。對此,史恒昱表示,油脂甚至大宗商品市場的中期行情結構現在還不能輕易定性為已經走出了底部或者現在就處在底部區間。

    “從宏觀層面來看,我們從對20多年來全球大宗商品行情結構的回溯中發現,商品自低位累計上漲幅度較大,來到高價區間,出現了類似今年6月份之后的大幅下跌,價格大概率很難回到之前的高位。然而,如果不發生危機式的崩潰,后面的行情模式可能是在一個長達幾年的時間里短期波動率不斷變化的振蕩。”史恒昱說,對于交易者來說,這樣的行情結構,其交易系統的決策邏輯可覆蓋的范圍是很難把握的。在這種大級別的行情結構中,目前的位置可能只是一個中繼。

    在陳燕杰看來,前期油脂盤面重挫,固然有印尼棕櫚油庫存超高、市場預期印尼出口將逐漸增加的預期,但更多還是美國強力加息觸發的經濟衰退風險所導致的系統性下跌。因此,油脂盤面是否觸底及走出底部,國內外油脂基本面是關鍵,但更取決于經濟周期背景下的商品整體趨勢。

    從供需預期角度來看,陳燕杰表示,隨著出口物流制約的逐漸改善,中期印尼棕櫚油出口預期進一步增加,但印尼庫存的顯著下滑仍需時間。若印尼出口順暢,馬來西亞棕櫚油庫存中期仍將回升。美豆新作同比將增產,但供需緊張局面持續。全球新作菜籽主要是加拿大,將恢復性大增產。國內油脂當前供需緊張,但從9月開始,隨著棕櫚油、大豆、新作加拿大菜籽進口的陸續到港,中期國內供給偏少局面將逐漸改善。因此,從中期看,國內油脂供應緊張預計有所緩和。國際油脂及油籽供需也將隨著印尼棕櫚油出口增加、北半球新作油籽上市而改善。從宏觀角度看,美國加息強度預期有所減弱,但加息周期還在持續。

    “綜合來看,當前植物油只是處于國內外供需逐漸改善的前夕,更多還是應該定義為反彈,中期有再度回落至底部的可能。”陳燕杰認為。

    在史恒昱看來,未來油脂的基本面變化,需要把握“一短一長”。他解釋說,“一短”指的是國內市場近月棕櫚油到船的節奏和庫存上升的速度,因為國內8、9月份24度棕櫚油前期已經有大量的買船,但由于物流和運力等因素的影響,現在到港速度偏慢,后期如果出現加速,近月油脂供給緊張的局面將明顯改善。“一長”指的是對于長期供需的把握上,今年三季度以后,加拿大新作菜籽上市可能會造成國際市場菜系品種現貨供給從緊張快速轉變為寬松,因為加拿大新作菜籽年產量將從1260萬噸大幅上升到今年的2000萬噸,這是今年油脂油料市場年度平衡表里一個重要的變化。

    此外,陳燕杰表示,中短期內市場需重點關注印尼棕櫚油出口征稅政策變化。9月之后,出口零征稅政策是延期還是恢復征收,需重點關注。若恢復征收,按照目前的毛棕櫚油參考價,9月毛棕櫚油出口征稅將在150美元/噸附近,將階段性利多印尼棕櫚油出口報價。同時,印尼棕櫚油出口物流仍是關鍵。若9月出口持續遲緩,導致本土庫存壓力難降,進而令印尼本土毛棕櫚油價格再度下行,將邊際利空國際棕櫚油價格。但若物流問題顯著改善,印尼出口大量增加、庫存下降,則將是利多。

    “后期油脂價格是否能走出方向,關鍵因素包括印尼出口稅政策、印尼出口物流改善后出口及庫存的顯著變化、美豆新作產量、國內棕櫚油大量到港兌現等。”陳燕杰說。

    油脂拖累,花生主力合約價格刷新3周來低位

    受油脂市場的跌勢拖累,昨日花生期貨同樣出現大幅下挫,主力2210合約收跌2.25%,報9488元/噸,刷新三周來低位。

    “由于盤面受宏觀因素影響較大,大宗商品整體回落,且旺季需求不及預期,油脂聯動下行壓力呈現。受新花生上市的影響,陳花生略顯疲軟,市場交易量有限,以按需采購為主。油廠國內花生零星到貨,多以簽收合同米訂單為主。目前花生油市場屬于壓榨淡季,多處于定量開機狀態,轉換為花生油庫存為中秋節日做儲備。因此,即使當前新季花生減產已被證實,但舊作基本面和宏觀因素并不支撐盤面走強。”中原期貨研究所所長李娜表示。

    據華融融達期貨分析師潘越凌介紹,進入8月份以來,花生市場現貨基本面有兩個關注點:一是中秋備貨,二是春米上市。從8月上旬以來,中秋備貨不及預期,終端需求表現一般,部分食品廠隨需隨采,未見明顯備貨意愿。但由于今年中秋較早,新米上市延遲,部分食品廠原料需等待新米上市,整體走貨仍需觀望。食品廠整體開工率中等偏低,一定程度拖累盤面反彈力度。    

    此外,潘越凌說,今年新季花生種植期因干旱問題后移,上市時間較往年延遲1—2周。時至8月中旬,南方市場率先開秤,河南新米上市量也逐漸增加,河北、遼寧部分中間商積極外調河南貨,多以水分和質量論價,山東、東北地區目前新花生長勢良好,多在坐果期。今年受減種影響,農戶上貨開秤挺價意愿強烈,但就目前消費狀況來看,未見有明顯起色,下游備貨積極性受限,開秤價大概率出現回調。

    “近期新季花生已少量上市,批發市場到貨量環比增加5.5%,部分加工廠入市收購用于炒貨。受播種延遲影響,8月份新花生上市數量較為有限,有利于增加陳季花生銷售時間窗口。中秋節備貨逐步啟動,近期冷庫貨源銷售意愿有所增強,規模型批發市場出貨量環比增加5.86%,冷庫貨源出售意愿增加,增加短期供給。但在新季減種面積處于歷史高位背景下,低價銷售意愿不強,花生價格下方存在支撐。產區天氣方面,今年部分產區旱澇急轉,對產量及品質產生一定不利影響。”李娜表示,后期花生走勢需要等宏觀平穩運行以及需求恢復后,花生價格才會走出比較好的方向。

    事實上,在減種及天氣等利多因素的作用下,盤面近遠月合約波動中均已有較為充分的兌現。對于后市,潘越凌表示,隨著新米的陸續上市,盤面邏輯將回歸現貨交易層面,那么未來期價能否觸底反彈并持續走強,關鍵在于下半年的消費狀況能否有亮眼表現,及現貨實際成交狀況。

    “今年與去年同為高結轉庫存年份,但有兩方面不同:其一,庫存持貨主體不同。2020/2021榨季的結轉庫存大部分集中在下游規模壓榨企業手中,社會庫存有限。今年的結轉庫存則大部分集中在中游貿易商手中,下游壓榨企業只保留了安全庫存,也就是社會庫存較高。其二,冷庫貨源結構不同。上半年花生粕價格高企,壓榨企業利潤豐厚,規模油廠停收較晚,使得油料米消耗殆盡。今年的持貨主體為中游貿易商,部分通貨庫存在過篩后,篩下發往南方小油廠,篩上繼續存于冷庫,使得目前冷庫貨源以8篩上食品米為主。”潘越凌介紹說。

    進口米方面,據李娜介紹,蘇丹遠期現貨陸續到港,到港量不多,港口庫存不多,當前港口售價低于遠期訂單成本價格,低價不認賣,多數執行油廠合約,利多后市陳米庫存。陳季庫存花生進入消耗尾期,因今年市場消費滯緩,陳季花生仍有一定的庫存壓力。隨著新產季花生上市的臨近, 陳季花生消耗時間縮短,去庫存意愿增強。 

    “從消費端的具體情況來看,油用需求方面,季末油廠收購結束,部分油廠執行進口米合約,多數油廠庫存充裕,部分油企反映中秋節花生油走貨訂單同比去年減少。食用需求方面,國內餐飲及中秋節月餅消費動力不足,中秋節旺季不旺,無明顯改善的跡象。受海運費高企, 部分歐洲市場份額被美國、巴西、阿根廷等國替代,當前為出口淡季。”李娜表示,整體來看,受花生種植面積減少影響,預計對開秤價格有一定支撐,具體還需等待單產及需求端的進一步明確。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