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干旱高溫天氣威脅作物收成,可能提高中國進口需求

    2022-08-25
    摘要:

    氣候變化引發華中和西南地區持續高溫,加上東北洪水,正威脅著秋糧收成。目前的最大風險是糧食減產可能會推高中國進口需求。

    博易大師

    8月24日消息:今年夏季的極端天氣席卷中國多個主要糧食地區,而這正值作物收獲進入關鍵時刻。分析師表示。作物損失程度仍然取決于天氣。氣象專家表示,未來10天中國南方的降雨可能會緩解一些地區的干旱狀況。

    由于國內庫存充足,中國很大程度上沒有受到今年國際糧價暴漲的沖擊。但是氣候變化引發華中和西南地區持續高溫,加上東北洪水,正威脅著秋糧收成。目前的最大風險是糧食減產可能會推高中國進口需求。

    由于全球主要生產國的天氣不利,加上疫情加劇物流緊張,以及俄烏沖突和西方制裁影響到黑海出口供應,導致今年全球糧食供應緊張,今年早些時候國際糧食價格創下多年新高,一些進口國的食品支出飆升。雖然近幾個月來全球食品價格有所回落,但是從歐洲到美國中以及印度等國的天氣炙熱干燥,繼續威脅北半球的作物前景。

    惠譽解決方案公司的分析師查爾斯·哈特稱,惡劣天氣將會擾亂本年度中國糧食供需平衡。秋季收獲的作物占到中國糧食總產量的四分之三,也決定著中國能否實現其6.5億噸的產量目標。

    高盛集團的分析師稱,今年中國長江沿岸和四川盆地遭受了1961年以來最為嚴重的干旱,對當地農作物構成嚴重威脅,因為這些地區占到全國大米產量的將近一半。中國農業部已經警告說秋糧生產面臨嚴重挑戰。斯托尼亞咨詢公司聯合創始人達林·弗萊德里克斯表示,主要受影響的作物是玉米和水稻,因為華中和華南的火爐天氣會降低作物單產。長江三角洲的一些油籽產量也受到影響,不過油籽主產區位于東北。

    在東北,大雨導致遼寧和吉林省部分地區發生洪澇災害。一些分析師猜測玉米產量可能減少約450萬噸。美國農業部在8月份供需報告里預計2022/23年度中國玉米產量達到2.71億噸,低于2021/22年度的2.7255億噸。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