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花順期貨通
持續走弱:棕櫚單日崩跌超6%
周五(9月2日),油脂整體再度迎來了趨弱的態勢。其中,波動最為猛烈的棕櫚主力合約日內最低錄得7870元/噸,單日最大跌幅超6%。
那么問題來了,是什么導致了盤面的走弱?后市我們又該何去何從呢?
供應驟增:USDA月度壓榨報告帶崩市場
毫無疑問,隔夜公布的美國農業部USDA月度壓榨報告是帶崩行情的直接導火索。
數據顯示,7月美國大豆壓榨量為544.0萬噸,遠超上月的522.0萬噸的去年同期的499.0萬噸。同時,豆油產量為21.6億磅,較上月增長4%,較去年同期增長9%。
近年來,隨著海外商品市場參與主力越來越向機構靠攏,市場對消息的敏感性也被愈發拔高。部分專業機構做抉擇特別強調邏輯性,它們通常會在美國農業部月度報告出爐后迅速做出買進或賣出的最終決策,而這部分資金的聚集又反過來進一步拔高了相關數據的重要性。
從目前市面上的信息來看,美國農業部的月度報告仍然是所有此類報告中最權威的。市場各交易主體沒有理由不重視這樣一份報告。雖然任何報告都不可能百分之一百的準確,但忽視這樣一份權威報告必定是要付出慘痛的代價的。
本次公布的數據遠超上月及去年同期,空頭借機發難打壓油脂氛圍自然也算是情理之中。
政策“一日游”?印尼再度回調出口稅:
除了超量大豆壓榨給市場帶來的利空外,印尼將棕櫚關稅重新調低的消息對油脂而言亦是較為直接的利空。
眾所周知,由于上半年的出口禁令,印尼棕櫚油出現了大面積脹庫現象。無法處理的庫存使相關企業收購意愿大幅降低,棕櫚果報價直線崩跌,部分農民甚至出現了棕櫚果無處可賣的情形。
由于印尼棕櫚從業人員高達1700萬人,在利益受損的背景下越來越多人走上街頭。總統佐科為了挽回支持率,又反向提出了“加速出口、降低關稅,減少進入生產旺季的產量損失”的政策方針。――在政策刺激背景下,該國棕櫚油出口稅費迎來了大面積調降。
據本周周初消息,印尼計劃將在9月1日-15日將毛棕櫚參考價上調至930.02美元,若按此參考價,該國毛棕出口關稅將回升至124美元/噸。但大出市場預料的是,8月31日印尼經濟事務協調部最終出爐的參考價是929.66美元,按法規,其所對應的關稅仍為原本的74美元/噸。
超出市場預料的關稅寬松為進口商在9月上半月帶來了額外40美元/噸的優惠,事件從側面對油脂的普跌起到了助推效用。
注:油棕種植2年之后即可收獲,并且能持續產油20多年。由于印尼國家領土面積小,全國只有33%的農業用地,產油量高而占地面積小的油棕得到了印尼人的青睞。從數據上看,東南亞是全球棕櫚油的主要產區,印尼作為全球最大的棕櫚油生產國,棕櫚油總產量占全球60%左右,而馬來西亞的棕櫚油產量占全球的25%左右。
原油持續回落:
最后,近日國際油價的回落預期亦是較為明確的利空項。
眾所周知,當前全球生物柴油的年產量高達4800多萬噸,在植物油的需求量中占據了近30%的比例。此前在全球油價持續走強的背景下,市場原本對油脂的定價是存在溢價的。而今,油價氛圍的轉向成為了壓垮棕櫚的最后一根稻草。
中信期貨:油脂持震蕩偏弱預期
在盤面持續孱弱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機構對油脂后市持悲觀預期。中信便是其中一員。
在最新研報中,中信期貨提到,短期看,馬來棕油8月產量預增,出口增幅不確定,庫存存變數。印度尼西亞將棕櫚油出口稅豁免延長至10月31日,預計出口壓力仍延續。加拿大菜系新作供需同比變化不大。PF預估美豆新作單產51.7,天氣炒作隨著降水增多逐漸退潮。疫情干擾下國內需求或旺季不旺,預計油脂承壓回落。
中期看,印尼出口恢復性增長壓力釋放后,油脂供需偏緊格局改善仍有賴于棕油季節性增產幅度。外勞約束以及單產趨勢性走低,預計棕油年度增產幅度或下修。美豆豐產后南美或接力增產;中國疫情得到控制,復工后消費或持續走好。印度需求或支撐市場。預計油脂在歷史價格中樞位置震蕩。
長期看,2022年油脂產量增長趨勢逐漸明朗,同時印尼生柴添加比例或提到高B40。產業供需決定價格下限,原油價格及生柴需求決定價格上限。